謝林杉
[摘要] 超級英雄電影以其類型化的好萊塢生產模式,在全球范圍內形成了獨特的自我風格。其中,漫威漫畫公司更是憑借超級英雄電影成功轉型,廣為人知。在意識形態的影響下,作為美國核心價值觀之一的個人英雄主義,是超級英雄電影的核心。本文運用符號學觀點,以伴隨文本相關理論為基礎,通過對電影中傳遞的價值觀、我國漫威電影受眾特點以及所打造的豐富伴隨文本等問題的探討,說明如何在價值觀不一致的中國市場,成功進行其主流價值觀的跨文化傳播。
[關鍵詞]超級英雄電影;個人英雄主義;伴隨文本
[中圖分類號]G1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3115(2017)18-0011-04
一、超級英雄電影及漫威電影宇宙的構建
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美國漫畫產業迅速發展,創造出大量超級英雄形象。隨后,這些超級英雄故事被改編成電影,漫畫形象也隨之立體地展現在大銀幕上。經過大量的改編與發行,超級英雄電影已經成為一種新的電影類型。大制片廠的流水化作業、電腦科技的日益成熟、對受眾需求的精準把控,使得超級英雄電影逐漸顯現出對市場的影響力。
漫威漫畫公司以超級英雄漫畫和電影為媒介,在全球范圍內的電影受眾中有著較高的知名度。1944年,漫威公司首次推出漫畫改編的電影《美國隊長》,卻并未給其發展帶來很大的變化。1998年,實現破產重組后,漫威著手將其旗下的漫畫角色進行拋售。索尼投拍的《蜘蛛俠》及??怂垢木幍摹禭戰警》均有不俗的票房及口碑成績,兩個超級英雄的走紅給漫威帶來了名氣。但由于片子的大部分票房盈利都被索尼、??怂沟荣徺I方分走,漫威并沒有如預期中獲得可觀的利潤。2008年,漫威成立了自己的影視公司,并很快推出了“漫威電影宇宙”計劃:將主角不同的超級英雄故事有步驟地一一推向大銀幕,并逐步將他們在同一部電影中集齊,以“英雄團隊”的方式去承擔拯救世界的任務。
漫威關于“電影宇宙”的構建,似乎在下一盤很大的棋?!半娪坝钪妗敝械拿坎坑捌甲裾战y一的價值原則。在構成上,先將獨立的超級英雄角色故事搬上銀幕,在每個故事中都相互埋下劇情伏筆;再將各個超級英雄聚集一處,通過先前的每一處伏筆將劇情逐漸鋪開,形成完整的更為巨大的故事網絡。這使得一部部漫威電影看似獨立,卻有著共同的表演方式和文化內核。不論哪一部影片出現,都有著部分代表整體的功能,逐步形成并不斷強化電影的品牌效應。
二、漫威電影中的個人英雄主義
“電影的媒介決定了電影符號的載體是綜合性的,即圖像、聲響、語言等不同類型符號的綜合?!??譹?訛組成電影的每一種不同的表現載體,都攜帶著大量的文化符號?!胺柣疵浇榛?,是在具體語境中實現的?!??譺?訛我們談論電影文本,不應該也不可能拋開具體的語境在真空中對其進行解讀。作為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電影文本的生產,不僅是藝術的創造,也是意識形態的要求。毫無疑問,漫威電影通過不斷的發展,已成為新時代美國式英雄電影的典型。在意識形態的作用下,電影中始終充斥著對個人英雄主義的宣揚與贊頌。
漫威電影中的超級英雄形象是無所不能的代表,他們擁有普通人夢寐以求卻求之不得的特殊能力,可以做出一些不同尋常的英勇行為,匡扶正義,守護人民,與邪惡勢力斗爭。比如蜘蛛俠﹑鋼鐵俠、美國隊長、綠巨人等,他們都擁有超凡的能力——借動物的特性飛檐走壁、用高科技的力量上天入地、格斗能力超強且身手不凡、力大無邊刀槍不入……這些超級英雄的形象基本都源自于漫畫,他們擁有鮮明的個性和突出的超能力,在大災難面前,都將地球和人類的命運扛在自己肩上,與邪惡勢力斗爭,保護平凡的普羅大眾。美國人借以在影片中推崇超級英雄的機會,宣揚在經歷了成長過程中的波折、錘煉和磨難之后,還永不放棄的精神。這種精神似乎值得宣揚,但深究之后不難發現,它其實是拋開團隊協作精神,突出強調個人能力的。電影中超級英雄普遍都有著強烈且鮮明的個性特征,獨來獨往,不喜或不屑融于集體。即使組成團隊“復仇者聯盟”,但在真正面臨困難之際,稍有分歧則土崩瓦解。這一典型的文化符號所指向的便是美國主流價值取向中的個人主義思想。
三、漫威電影的受眾特點
盡管美國與中國秉承不同的價值觀,但漫威公司一方面在文本內容上下足功夫——在將漫畫改編成電影的過程中準確把握受眾心理,使用可行、現實的受眾策略——讓電影的傳播及價值觀的傳播變成了可能;另一方面,通過對電影這種媒介形式進行外部包裝,迎合中國市場目標受眾的特點,創造噱頭吸引受眾,為電影的傳播創造了更為有利的條件。
電影接收者在電影的觀看過程中,都存在著“期待視野”。受眾的審美經驗、文化經驗、社會經驗等既有經驗,都存在于受眾個體不同的“期待視野”中,并在接收電影的同時充分地被調動起來,影響受眾對電影文本的解釋。對于漫威超級英雄電影來說,中國市場的80、90、00后是其主要的目標受眾群體。在這一受眾群體的成長過程中,網絡這一新興媒介以及由此帶來的西方價值觀等,深刻影響了他們在接受心理、表意模式等各個方面的行為塑造。其中,他們主要的接受心理特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在電影內容方面,青少年群體的自我因素在其接受心理上有著決定性作用。近幾年我國電影行業來蓬勃發展,國外引進大片越來越多,受眾在選擇上有了極大的自主權。同時,社會文化的日益豐富,價值觀念的日漸多元,使得受眾不滿足于同質化的內容。以往在電影中出現較多的那些生硬的、宣傳式的、灌輸式的敘述模式與表演模式逐漸被大多數受眾拋棄,帶有此種色彩的電影也變得越來越不暢銷,逐步退出歷史舞臺。漫威的超級英雄電影內核雖然是對不同于我國的美國價值觀的宣揚,帶有一定的意識形態教育色彩,但是在內容的表現上貼近我國目標受眾所接受的表意方式,年輕化、趣味化,與我們傳統的以價值觀宣傳為目的的電影的敘述方式形成反差,營造了新鮮感。
其次,在對電影形式的接受特點方面,開始重視娛樂消費和藝術追求的統一。在電影市場選擇多樣化、娛樂多元化的今天,電影質量尤其重要。這里的質量包含了兩個方面:一是電影文本本身的質量,二是電影在感官效果、視覺傳達上的質量。作為超級英雄電影目標受眾的中國青少年群體,其成長環境中充斥著娛樂化、商業化等因素。在對電影的接受過程中,這一受眾群體幾乎不會刻意區分娛樂消費與藝術追求,甚至對娛樂消費的追求更為關注。比如,一部分受眾對超級英雄類型電影的敘事風格持有模式化的觀點,但每當影片上映之時,又會為了感受所謂的“大片”效果而走進影院,為電影買單。電影院現場氣氛、設備的清晰度、立體效果呈現的程度,甚至電影票價的高低、看同一場次觀眾的組成等,都成為可能影響電影文本解釋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3D、4D、IMAX等技術越來越普及的當下,立體效果等視覺傳達方面的呈現對電影文本本身的解讀產生著巨大的影響。漫威很好地抓住了年輕受眾傾向于感官刺激的這一心理,在每部超級英雄電影中,都有大量的打斗場面,并運用極富表現力的技術將其呈現在受眾面前。endprint
四、漫威電影:伴隨文本的成功
上文說到,漫威電影相連成章,除了電影文本之外,想要完整解讀電影內容,就勢必離不開對伴隨文本的認識和理解。趙毅衡認為:“任何一個符號文本,都攜帶了大量社會約定和聯系,這些約定和聯系往往不顯現于文本之中,而只是被‘順便攜帶著。”?譻?訛伴隨文本分為六種,即型文本、副文本、前文本、元文本、鏈文本和先后文本,“這些成分伴隨著符號文本,隱藏于文本之后、之外,或文本邊緣,積極參與文本意義的構成,影響意義解釋”。?譼?訛
電影是一種特殊且復雜的符號文本,具體就其文本形式而言,可以分成劇本文本、場景文本、演出文本等。因為電影文本本身的復雜性,其伴隨文本也變得更加豐富。例如,圍繞一部電影,就有導演編劇,以及導演編劇的其他作品;演員,演員的演戲風格,演員的影迷反應;電影發行公司的投資、風格;電影預告片、宣傳片、海報的各種制作;有關電影的各種評論,票房收入的高低等。所有這些,都構成了這部電影的伴隨文本。伴隨文本不僅影響電影文本的意義解釋,同時也是電影流行的主要原因。因此,電影文本與伴隨文本的結合,“使文本不僅是符號組合,而是一個浸透了社會文化因素的復雜構造”。?譽?訛就對電影的理解而言,伴隨文本有時會起到比電影文本更大的作用,電影文本接收者很可能意識到或“不自覺地”意識到其存在。
身處圖像時代,電影無疑是極受關注的藝術表現形式。隨著新媒體和智能設備的不斷發展,受眾對電影的期待以及電影自身所尋求的突破,已不僅僅停留在電影文本的藝術性上。對伴隨文本的重視和打造,在豐富電影文本符號意義的層面上,甚至起著事半功倍的作用。漫威公司便深諳此道。通過打造豐富的伴隨文本的方式,在中美主流文化價值觀存在沖突與差異的情況下,將電影文本與其意圖構建和傳遞的文化價值觀聯系起來,既發送符號意義,又獲取商業上的巨大利潤,成功地進行跨文化傳播。
下面本文將具體以《美國隊長》系列電影為例,分析在中美價值觀存在沖突和差異的語境下,漫威如何通過打造豐富的電影伴隨文本,來完成包裹著不同價值觀的電影的傳播活動。
(一)副文本
“副文本(para-text)是‘顯露在文本的表現層面上的附加因素,落在文本邊緣上,是文本的‘框架因素,如書籍的標題、題詞、序言、插圖、出版文本;美術的裱裝、印鑒;裝置的容器;電影的片尾片頭、唱片的裝潢;商品的價格標簽等等?!??譾?訛
漫威電影的片尾“彩蛋”一直讓人津津樂道,這便是超級英雄電影副文本的一個典型表現形式。從“彩蛋”最初的定義來看,它的出現是為了給觀眾一個驚喜,意料之外的歡樂。而從“漫威電影宇宙”這個名字我們可以看出,漫威公司給受眾看的并不是僅僅是一個電影系列或者電影世界,而是形成一個獨特的世界觀,一個想象出的獨特的宇宙,在這個宇宙中發生的故事便是自己所制作的電影。讓受眾感受到這個世界觀的真實性,并且認同這個世界觀,最能夠有效引起關注的手段,就是電影彩蛋的應用。漫威電影就以豐富多彩的彩蛋聞名,觀眾也以尋找其中的彩蛋為樂趣,找到了就會產生一種成就感,這種成就感最終轉變為對漫威電影以及其價值觀的認同感。電影放映后,觀眾往往會討論他們在電影中的收獲,比如在《美國隊長》中發現了鋼鐵俠的身影和家庭背景。這些彩蛋為漫威電影贏得了大量的人氣,這些人氣在影片上映之時就會吸引更多的人前來觀看,在收獲大量票房的回報之外,也實現了影片所攜帶的價值觀的更大范圍的傳播。
除此之外,漫威電影在人物形象的妝扮上加入了許多具有象征意義的符號,打破語言壁壘,利于全球范圍內的傳播。例如,美國隊長、蜘蛛俠、超人等超級英雄的服飾、武器配色都以紅、藍為主,紅藍二色所指代的對象正是美國國旗,而美國主流價值觀則作為解釋項藏身其后。通過具有象征意義的圖像來表達或強化其文化內核,比生硬地展現更易得到意識形態不同的中國市場的接受,從而達到順利傳播文化價值觀的目的。
(二)型文本
“型文本(archi-text)也是文本顯性框架因素的一部分,它指明文本所從屬的集群,即文化背景規定的文本‘歸類方式?!??譿?訛型文本指其從屬的集群,以超級英雄電影文本為例,《美國隊長》系列電影中,美國隊長的扮演者都是克里斯·埃文斯;它與《雷神》《鋼鐵俠》《復仇者聯盟》等系列電影都同屬于漫威電影公司出品,也同屬于超級英雄電影這一類別;同時也都通過電影這一媒介進行全球范圍內的傳播。
體裁當屬型文本范疇中最突出、最具規模的一種。它作為一種指示符號,自身攜帶的形式特征控制著受眾對文本的接收方式,指引著受眾使用與其對應的、特定的“注意類型”或“閱讀態度”,與作者一同完成從表意到解釋的傳播過程。超級英雄電影已然成為了一種類型片,在拍攝風格、視聽效果等方面都有其固定的方式,這也決定了其流傳渠道和接收者的主要類型以及心理期待。但這一類型影片并不是橫空出世的,在此之前風格已定且具有固定受眾群體的警匪片、戰爭片、歷史片等,都為超級英雄類型電影提供了成熟的可借鑒之處。同時,由于相似的拍攝風格和表現形式,受眾也容易從相近的電影類型上轉變、聚集,形成較為穩定的群體。風格的相似再加之好萊塢模式化的大片宣傳策略,即使是包裹著不同的價值觀,超級英雄電影也具有足夠的吸引力打動受眾。
除體裁之外,超級英雄電影都有著一個不可忽視的主題——邪不勝正。在《美國隊長》等超級英雄電影中,受眾通常會注意到符號的解釋項,即正義戰勝邪惡,但對于“美國隊長”及其所代表的“美國精神”卻無意識地忽略了。“正義不會缺席”是一個迎合目標受眾群體的主題,受眾通常只看到或者過分關注這一主題。但符號是由再現體、對象、解釋項組成,當受眾接收了作為解釋項的“正義戰勝邪惡”之時,必然也潛移默化地接收到了作為對象的“美國精神”。這樣一個討巧的主題,是超級英雄電影在國內市場得以廣泛傳播的一個重要原因。
(三)元文本
多數電影在正式全國或全球上映之前,會組織超前點映場,為的是給電影進行宣傳造勢,通過電影文本的提前接收者對電影的評論及思考,影響更多潛在接收者的體悟、解讀以及心理期待,從而達到票房和口碑雙雙豐收的目的。這些影響受眾的評論文本,被稱為元文本?!霸谋荆╩eta-text)是‘關于文本的文本,是對此文本生成后被接收之前,所出現的評價,包括有關此作品及其作者的新聞、評論、八卦、傳聞、指責、道德或政治標簽等等?!保孔x?訛比如《美國隊長3:內戰》上映前夕,國內的部分影評人、媒體人或受片方邀請,或受贊助商邀請,前往美國參加影片的超前電影觀看活動,而后紛紛在各種平臺進行“不劇透”的評論。元文本通過這種集中的、多渠道的擴散,使得觀眾對于影片的期待空前高漲。endprint
(四)先后文本
同樣作為出品超級英雄的巨頭,DC漫畫公司與漫威的“爭斗”從漫畫一直延伸到電影市場。但就近幾年的發展狀況來看,在中國市場,漫威明顯占領了更大的份額,收獲了更好的口碑,聚集了更龐大更忠實的受眾群。以兩公司2016年分別上映的超級英雄電影《蝙蝠俠大戰超人:正義黎明》和《美國隊長3:內戰》為例,二者的整體故事結構非常類似,都是超級英雄內部發生沖突的故事,但卻收獲了完全不同的口碑。從票房成績來看,《美國隊長3》在中國內地市場上映幾天,就超過了在此之前上映的《蝙蝠俠大戰超人》一個多月的總票房。在筆者看來,這主要歸結于兩個公司在先后文本問題處理上的不同。
先文本/后文本是指兩個文本之間有特殊關系,一文本常為另一文本的仿作、續集、后傳等。在電影中,先后文本指許多電影是承繼特定的文本而來的,同時也承載著激發新的電影續集“往下講”的功能。
先后文本的結合與運用在漫威超級英雄電影中非常成熟。眾所周知,在《美國隊長3》之前的近10年時間中,漫威公司的每部超級英雄影片都遵照設定好的統一價值原則,一步一步構建起一個較為完整的電影宇宙。《美國隊長3》中出場的超級英雄,除了黑豹,幾乎每一個人物大家都已經通過先文本中角色的塑造耳熟能詳,今后也會在后文本中逐漸變得更加豐富與飽滿。雖然影片涉及的超級英雄眾多,但受眾卻不會覺得突兀,也不會產生理解上的困難。并且,大量先文本的鋪墊,也將引發受眾的獵奇心理,通過一部部作品的上映,逐步形成漫威電影的穩定受眾群體。
而面對漫威近10年鋪墊的強力沖擊,由于錯過了構建自身英雄團隊的黃金時間,沒有形成豐富的先文本,DC的應對看起來讓人略顯失望。在超級英雄人物的塑造上,每一部單人英雄電影對于之后的影片來說都是一個重要的先文本。讓全球觀眾逐漸熟知一個英雄需要時間,尤其是鋪墊一個英雄團隊,但由于DC錯過了這樣的時機,便只能選擇在《蝙蝠俠大戰超人:正義黎明》中沒有充分鋪墊的同時擠進超人、蝙蝠俠、神奇女俠三位巨頭,還引出了海王、閃電俠、鋼骨等超級英雄。一部電影中引入如此多角色,又缺少先文本的必要鋪墊,站在受眾接收文本的立場上來看,是比較困難的,所以影片票房和口碑遭遇“滑鐵盧”也是情理之中。
五、電影受眾的伴隨文本執著
超級英雄電影在票房上的成功,使得電影伴隨文本的地位提到了重視與提高。一方面,接收者利用伴隨文本更加全面地解讀電影;另一方面,注意到這一現象的電影公司也越來越多的使用伴隨文本,以此俘獲接收者的注意力。伴隨文本的成功運用,是漫威超級英雄電影大獲成功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作為電影受眾,理解伴隨文本固然是解讀電影文本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步,但過度地執著于伴隨文本,“在接收這一端,伴隨文本更有可能喧賓奪主,甚至接管了符號接收者的解釋努力,這種情況可以稱為‘伴隨文本執著”。?讁?訛
消費社會中,伴隨文本執著是“文本接收者跨越甚至放棄原文本,直接進入伴隨文本的不完整的傳播過程”。?輥?輮?訛以電影《無敵浩克》為例,如果對副文本過于執著,就會過分注意不同版本“綠巨人”的電影片頭片尾、“彩蛋”的多少等;如果對型文本過于執著,就會只認同愛德華·諾頓所飾演的布魯斯·班納,在面對之后馬克·魯法洛所飾演的角色時懷有抵觸情緒;對前文本過于執著,就會對超級英雄各系列電影(甚至是漫畫)推崇備至;對元文本過于執著,容易受到評論的影響,或對“綠巨人女朋友”等八卦消息過分關注而超過作品本身;過于關注鏈文本,則可能通過觀看《無敵浩克》而喜歡上漫威公司的其他超級英雄;過分熱衷于先文本,就會對李安導演拍攝的經典電影《綠巨人》“念念不忘”;過分熱衷于后文本,就會焦急地等待著下一次有班納博士出現的漫威超級英雄電影。
接收者對超級英雄電影伴隨文本的依賴和執著,會給漫威創造更多的經濟利潤。實際上漫威公司所打造的電影宇宙,就是按照大眾的這些伴隨文本執著來編制的,以《復仇者聯盟》為例,漫威公司為了使它成功,用到了如下方式。
副文本方式:漫威公司在每部電影后,都特別制作預告下一部劇情發展的彩蛋,“等彩蛋”已然成為受眾津津樂道的談資。
型文本方式:除了“綠巨人”班納博士以外,其他超級英雄都沿用之前系列電影中英雄角色的扮演者,以“明星效應”保證了電影的“用戶黏度”。
前文本方式:既是超級英雄電影的延續,又突破了常規電影中單一英雄的模式,擴大了故事發展的更多可能性。
元文本方式:利用新媒體等平臺積極開展宣傳,實時跟進并報道票房數據——《復仇者聯盟》是由漫威漫畫改編而成的超級英雄電影中,首部票房突破10億的。這些評論文本引導受眾對影片進行關注,進而形成觀影及討論熱潮。
鏈文本方式:針對最為普遍的電影文本接收者——全球范圍內的青少年,“正義戰勝邪惡”的情節設定符合這類群體的認同。
先后文本方式:充分利用電影的片頭片尾,對“前情”進行回顧,對“續集”進行預告,充分調動接收者對于后續故事的好奇心。不斷地豐富完善“漫威電影宇宙”計劃,不停地拍攝續集以滿足對后文本熱衷的這一特定群體。
雖然從實際效果看,超級英雄電影為疲軟的好萊塢打了一劑效果不錯的強心針,刺激了電影產業及電影周邊產業經濟發展。但電影制作方若過分地執著于伴隨文本,忽略電影的藝術追求,僅僅為謀求經濟上的高回報;電影接收者只被明星吸引,盲目地為大量沒有藝術價值的作品買單,這樣換取的電影票房高收益并不是我們所期待的電影藝術的繁榮。伴隨文本始終只是被符號文本“順便”攜帶的社會約定和聯系,不應該也并不能成為電影文本本身。歸根到底,電影文本深刻的文化內涵與藝術造詣,才是其具有競爭力的根本所在,也是電影制作方和受眾所應該共同追求和期盼的境界。
漫威公司的超級英雄類型片的確對電影的伴隨文本進行了充分的運用。一方面,使接收者更加完善和立體地對電影文本進行了解讀;另一方面,也配合電影文本,與其相輔相成,不僅在西方世界,也在文化價值觀不同的中國進行了廣泛的傳播,收獲了一批忠實、穩定的受眾群體,建立起了一個值得借鑒的電影品牌,獲得了商業上的成功。但無論是電影制作方還是接收者,都應該清醒地認識到,伴隨文本與電影文本只有各司其職,追求經濟效益與藝術效益并重,超級英雄電影才會更加豐富與飽滿,而不僅僅只是一部部喊打喊殺的復制品。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