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亮亮,唐兵兵
企業管理
精益生產在裝載機散熱器裝配線的應用
郭亮亮,唐兵兵
(廣西威翔機械有限公司,廣西柳州545007)
針對公司裝載機散熱器裝配線裝配方式落后、裝配效率低、裝配質量差異較大等問題,采用精益生產的方法和工具,在生產現場進行優化和改善,以提高生產效率,解決企業實際問題。
精益生產;生產線平衡;混線生產;單件流
柳工裝載機事業部薄板件廠主要配套生產裝載機駕駛室和散熱器。其中散熱器是全套配送總裝,機型多達21種,零件小、種類多是該廠產品的主要特點,裝配方式落后、現場混亂是該車間面臨主要問題。表1所示為機型裝配方式分析表,可以看出,只有1種機型實現了單件流,其余20種機型都存在效率低、在制品數量大、勞動強度大問題。其中地攤式裝配機型,產量都較低,故在此不做重點研究。只有856濰柴自2011年開始逐漸由濰I向濰II切換,由原來每月不到10臺,到現在月均250臺,如圖1所示。
表1 機型裝配方式分析
圖1856 濰柴散熱器產量趨勢圖
但工藝、設備、物流等沒有隨著產量的增加而改進,仍保持地攤式的裝配方式,沒有很明確的工位劃分,各工位工作內容不確定,生產效率低,存在大量浪費的現象,導致產能不能跟上市場發展的需求。為保證滿足銷售需求,通常需要加班才能完成當日的訂單計劃。延長勞動時間,員工經常加班,企業成本也隨之增加,最終導致員工怨言大,人員流動較頻繁,增加了管理的難度,由產能不足問題形成的惡性循環日益凸顯。
通過對現狀的調研,將問題匯總為5類:
(1)人:員工對精益工具及6sigma理論都不了解,排斥流水線作業。
(2)機:需要4部行車,實際只有2部行車,無法滿足正常節拍生產要求;工位器具配備合格率不到10%.
(3)料:推式物料供貨,物料流動效率低。倉庫物料收發與生產需求銜接不好,采用計劃式的推式供貨,一旦出現計劃調整或生產異常,大批物料堆積現場,物料流動性差,物流響應的速度慢,影響生產效率。
(4)法:地堆式作業和大批量作業,效率低,質量問題多,非增值時間和步行時間占到81%.缺乏標準操作指導,產品品質一致性不高。
(5)環:缺乏系統管理模式,管理提升緩慢。生產單位的生產管理方法無章可循,庫存量達120臺,且庫存區與裝配區不明確,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
在國家政策對實現鄉村振興提出要求的前提下,當地政府要求儀隴縣以農業為支撐,發展“農業+N”的產業發展新模式,打造百里環線優質柑橘示范帶。在實行多維休閑農業綜合體理念下的產業融合模式后,通過整合土地、人力、資本三大要素,據規劃將帶動園區貧困戶1 086戶、貧困群眾4 126人通過入地流轉、園區務工、入股分紅等方式,可實現農戶年均增收5 000元以上,從而助力鄉村振興。
針對以上問題,運用精益生產方式的工具和方法,對生產現場進行優化和改善,解決難題。
2.1 工藝流程圖分析
通過工藝流程圖分析,可以找出非增值工序及時間并識別出瓶頸工位。如圖2所示。
圖2 散熱器各工位作業時間平衡分布圖
由圖2數據可以看出,四工位的作業時間最長,488 s,是瓶頸工位,瓶頸工位決定了此條流水線的CT.所以設法降低布線工位的時間,提高該條流水線的平衡率,對提高整條線的產能有著重要意義。
2.2 微觀流程圖分析
通過微觀流程圖分析,找出影響產品質量的因素。如圖3所示。
圖3 微觀流程圖
2.3 制定改進措施
根據工藝流程圖和微觀流程圖的分析,對得出的因子時進行匯總并分析,如圖4、圖5所示。
圖4 因子匯總表
從圖5可以看出工藝和物流類問題占至總因子數的93%,下面主要從工藝和物流兩方面進行改進。
2.3.1 工藝方面改進
對生產線平衡改善時,ECRS(即Eliminate取消,Combine合并,Rearrange重排,Simplify簡化)分析原則進行作業改善,改善后效果如圖6所示。
圖5 因子分析表
圖6 工藝改進后的各工位作業時間平衡分布圖
工位調整后,距目標線平衡率和工序節拍仍有差距,接下來將從物流路線等方面改進。
2.3.2 物流方面改進
改善前,車間工位布局凌亂、無規則,物流配送主要依靠車間南大門大物流通道,并未形成物流回路,且兼做交通道,物流不暢通,物料配送時需跨越主線裝配區,存在嚴重安全隱患;散熱器采用地攤式裝配,明顯存在人員走動頻繁,行車長距離長時間使用,影響裝配效率。每種物料平均物流距離約4 m,共有8種物料(不含標準件),總成吊運距離平均為8 m,即一臺散熱器物流距離約為4×8+8=40 m,如圖7所示。
圖7 改善前工藝布局圖
通過現狀工藝布局分析、討論,確定了布局優化調整方案。將地攤式和大批量作業方式取消,重新建立一條新線,同時滿足多種機型的混線裝配。工位物料靠近主線兩側,減少員工的走動;部裝工位垂直主線且靠近主線裝配工位就近布局,減少吊運距離;增加主線及部裝線物流通道,在主線內側清理一條寬1.2 m的主物料配送通道,保證物流的暢通和人員的安全,也便于物料的先進先出。如圖8、圖9所示。
圖8 改善后工藝布局圖
圖9 物流改進后各工位作業時間平衡分布圖
截至2012年11月底,歷經半年時間推進,完成了精益生產在工程機械散熱器裝配線的應用。質量內反饋率由原來的4.1%下降到2%,下降了51%,人均效率由原來的1.798臺/人/小時提升到3臺/人/小時,提升了66.9%,成品庫存量由原來120臺下降至50臺,下降了58.3%.
通過對不同產品的裝配工藝分析,使用統計方法和精益生產工具,把握共性、識別差異、找出瓶頸工位,實現混線單件流,提升了效率,提高了質量,為其他產品的混線單件流提供了方法,也為后續裝配線工藝布局規劃、工位設置及產能策劃提供了很好思路。
精益生產模式是一種適應市場靈活變化的現代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其核心思想是消除一切浪費,提倡資源合理有效地配置和使用。經過實踐證明,精益生產模式能有效提升工程機械企業生產效率,降低企業成本,提高利潤,其必將成為工程機械行業應對日趨激烈的全球化競爭及少量多樣、快速變化的市場需求的必經之路。
The Application of Lean Production Used in Loader Assembly Line
GUO Liang-liang,TANG Bing-bing
(Guangxi Weixiang Machinery Co.,Ltd.,Liuzhou Guangxi 545007,China)
As the backward mode,low efficiency in the loader radiator assembly line,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lean production in this line,use lean production methods and tools to optimize and improve the production site management,in order to increase production efficiency,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lean production;line balance;intermix production;one-piece flow.
TH186
B
1672-545X(2017)07-0217-03
2017-04-03
郭亮亮(1987-),男,內蒙古烏蘭察布人,助理工程師,本科,主要研究方向:工程機械駕駛室、散熱器制造工藝及質量管理;唐兵兵(1986-),男,廣西桂林人,助理工程師,本科,主要研究方向:精益生產及生產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