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潘強+孫藝民+劉景波
摘要:油水井在修井過程中,由于落物的復雜化,導致打撈作業周期長,打撈成功率低,制約著油田的高效開發。本文針對復雜落物打撈問題配備了相應打撈工具、制定了正確的打撈工藝措施,并在現場試驗中取得了較好效果,具有一定的推廣價值。
關鍵字:復雜落物;打撈工具;打撈工藝
常規井下落物的處理較易,只需根據落物類型選擇相應的工具即可實現打撈。落物的復雜化,導致現行的打撈工藝已不能滿足當前的需要,反復的工序導致占井周期延長,作業時效低。加之不正確的打撈操作和工藝措施的不完善,使轉大修的井次增多。從而增加不必要的作業成本,降低了經濟效益。經過多年來的不斷摸索和實踐,作業大隊技術人員通過制定正確的打撈工藝措施、設計加工出一系列配套復雜落物打撈工具和改進打撈操作方法,提高了復雜落物打撈成功率,減少了無用工序,提高了修井作業時效,有效的降低了作業成本。
1 根據不同復雜落物類型,形成系列的特殊配套打撈工具
為了滿足目前打撈需要,根據不同落物類型加工了現場適用性強、操作方便的打撈類工具和配套類工具。
1.1 雙套銑頭母錐
對于魚頂嚴重變形的管類落物,通過研究,加工制造了雙套銑頭母錐,套銑頭根據工作的需要可加工成不同形狀,鑲焊上鎢鋼塊或碳化鎢等硬質合金,堅固耐磨。套銑筒長度可根據需要加長(最多不超過30m)。地面連接好雙套銑頭母錐下入井內。啟動轉盤,讓大套銑頭對損壞的魚頂進行初步修復引入。在魚頂引入大套銑頭后,小套銑頭對損壞魚頂進行二次修復引入。魚頂被引入小套銑頭后,進入母錐打撈絲扣位置進行造扣打撈。
1.2 限位撈矛
限位撈矛是在雙滑塊撈矛的基礎上加工制作的,其外形結構與雙滑塊撈矛相似,不同的是在滑塊背面焊接一定厚度的鋼板(鋼板厚度根據魚頂內徑選擇),以加大矛桿的外徑,并且在矛桿上焊接上限位塊(限位塊的位置根據落魚選擇),以限定矛桿進入魚腔的深度。地面接好工具下入井內,將矛桿尖引入魚腔后,加重負荷迫使矛桿擠進魚腔,此時在限位塊的作用下,矛桿只能進入魚腔固定深度,上提即可將落物撈出。
1.3 滑套式引鞋打撈裝置
當沖管落入防砂管柱內腔內,砂埋,并且沖管魚頂高于充填封隔器魚頂,則需要打撈沖管解卡倒扣換魚頂,再打撈充填封隔器。經過探討論證,加工了滑套引鞋打撈短節,解決了在φ177.8mm套管內將Ф44mm沖管引入Ф76mm油管短節內的同時,又能使打撈短節伸出引鞋打撈充填封隔器的難題。
1.4 水平井鉆沖防堵工具
水平井施工若井下出現了小件落物,將會導致大直徑工具難以下入,(通井規、封隔器等)下常規工具很難實現打撈,(例如強磁打撈器,即使能將小件吸附,在起鉆過程掛碰套管壁會再次落入井中;一把抓在直井中使用效果不錯,但在水平井中成功率很低。
1.5 套磨撈一體化工具
該工具由上接頭、母錐(公錐、卡瓦撈筒、撈矛)、筒體、套銑頭組成。套銑筒套進井內落魚,母錐造扣時應產生一定的扭拒,能順利的實現倒扣或解卡,切實可行,安全可靠,一次性完成了套銑和打撈的兩套工序。以往套銑后在打撈的方法相比,省去了中間的起下工序,同時避免了起出套銑筒后可能的地層出砂,導致落魚二次砂埋(以往套銑后打撈需反復套銑打撈2-3次才能成功),縮短了占井周期,同時避免了反復套銑打撈的無用工序。
2 改變傳統打撈思路,形成“擴、磨、縮”處理技術,體現小修向大修的延伸
擴:適用于不能外撈只能內撈魚腔內徑小的井,常見情況為落魚魚腔被小落物堵塞或工具從小直徑接頭處倒扣,且無法外撈等情況。采用高效銑棒對魚腔進行擴眼,增大魚腔內徑,使內撈打撈工具能順利進入魚腔,實施打撈。
縮:當落物不能進行內撈,但是外撈魚頂外徑過大,沒有合適的工具時,采取下高效空心磨鞋對落物外徑進行縮小的方式,縮小落物魚頂外徑,后下入外撈工具進行打撈。適用于不能進行內撈,可以進行外撈,但魚頂外徑太大的井。常見情況為對螺桿鉆,封隔器和增力裝置等大直徑工具的打撈。
磨:魚頂破壞嚴重,不能采取“擴、縮”工藝,或在采用“擴、縮”工藝后,仍然找不到打撈落物的有效位置,我們采取磨掉落物上部內外都不能進行打撈的部分,再下工具打撈,常見情況為魚頂被嚴重破壞后無法進行打撈。
3 現場應用
今年1-8月份復雜落物的打撈作業井次25口,應用復雜落物打撈工藝,有效避免了3口井轉大修,同時與去年同期相比平均每口打撈井減少占井周期5天,創造效益307.5萬元。
4 下步打算及建議
近年來,通過細致的研究,在處理復雜落物方面成功地攻克部分疑難井,恢復其生產能力,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但是井深千尺,井況多變,復雜落物的打撈仍然是技術人員的攻關點,這就需要加強學習,不斷地研究、摸索,才能攻堅啃硬,為采油廠原油上產做出貢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