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根據創利變電站的設計工作實踐,筆者介紹了無人值守110kV變電站自動化系統的結構、布置及功能特點。并闡述了在設計綜合變電站自動化系統工程中,監控系統的選用、組網結構的確定、間隔單元性能的選擇以及與電氣一次設計的配合方面應考慮的問題及要求。
關鍵詞:變電站;間隔保護;無人值守;組網結構
引言
110千伏創利變電站建設規模為2臺5萬千伏安三相雙卷變壓器,同時裝設相應容量的無功補償電容器及其它附屬設備,110kV出線2回,10kV出線20回,創利變電站110千伏母線采用單母分段接線型式;10千伏母線采用單母分段四段接線型式。采用戶外常規設備全站利用了目前國內較成熟、先進的變、配電設備及變電站自動化技術成果,在設備先進與占地少、投資省、運行費用低和可靠性高之間取得較滿意的平衡和統一。110千伏創利變電站建成后將是江門市新會區一座較為先進的110kV無人值守變電站。
1 自動化系統
1.1 系統結構
創利變電站自動化系統初步選用的是南京南瑞繼保電氣有限公司的110kV變龜站自動化系統解決方案。該系統采用三層結構兩層網模式,屬分層分布式系統。三層結構即站控層、通訊層和間隔層:站控層由監控工作站、繼保工作站組成,完成變電站的監視、操作、控制及變電管理功能:通訊層采用RCS-9794系列通信管理裝置,它具有多個通信口與遠方調度控制中心、站控層、間隔層及GPS連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通信網從而實現數據共享;間隔層即繼電保護、智能測控裝置層,它獨立完成間隔層的保護、測量、控制和通信等功能。通訊層分別與站控層、間隔層組成的以太網現場總線通信網,全冗余配置,A、B雙網結構,雙網互為備用。
1.2 系統組屏及布置
創利變電站綜合自動化系統采用分散與集中相結合的布置方式,主變及110kV線路的保護和測控裝置以及公共設備集中布置在變電站主控室;10kV部分的保護及測控裝置、電能表分散安裝于各間隔開關柜,在高壓室隔出一間繼保小室布置一面交換機屏和一面10kV公共測控屏,專門組成10kV裝置以太網通信網絡和采集10kY間隔的測控及遙信信號,這種分散與集中相結合的布置方式,既減少了主控室的屏位。又節省了控制電纜和通信線纜。
考慮到主變保護及測控裝置的復雜性,每臺主變保護及測控裝置需各組一屏,每回110kV線路保護與測控共組一屏,全站公共設備的測量及信號采集插箱組一面公共測控屏,通訊控制工作站及遙控輸出插箱組一面遠動通信屏,雙以太網通信網絡需要組一面通信(交換機)屏,交、直流系統和自動跟蹤補償消弧線圈控制柜也布置于主控室,另外,監控工作站及繼保工作站置于專用工作臺。
2 幾點設計體會
2.1 監控系統的選用
成熟可靠的后臺監控系統是綜合自動化系統成功的關鍵。隨著自動控制技術、通信技術、多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性能越來越高和多樣化的系統層出不窮。選擇時要注意考慮以下幾方面:
(1)先進性與可靠性。在變電站自動化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仍應把系統的穩定性、可靠性放在第一位。盡量選用經過鑒定的、有成熟運行經驗的適用產品和技術。創利站采用了交流采樣技術,大大簡化了二次設備配置,減輕了CT、PT負載,消除了零漂;
(2)完整性和開放性。系統功能的完整性及數據庫的開放性都是重要的選擇條件。在功能完整性方面,除實現“四遙”功能和變電管理功能外,要注意考慮系統是否利用了實時數據實現電壓無功控制(VQc)、小電流接地選線、防誤操作、合閘同期檢測、設備壽命管理等功能。數據庫的開放性則便于日后升級擴容、修改運行數據及二次開發等,而使原有軟硬件資源得到保護;
(3)人機界面。系統軟件平臺設計的界面是否簡單、直觀、易操作也是考察系統的重要方面。
2.2 系統組網結構的確定
在變電站自動化系統中常用的串行通信接口RS—232C、RS—422/485具有接口標準化、規范化和方便眾多智能設備接口的優點,不足之處是Rs—232C通信有效距離短,而Rs—485總線為主從結構,主站點工作繁忙時影響系統性能。隨著分散分布式系統的發展,在計算機網絡通用的以太網現場總線通信方式得到越來越多的應用。現場總線網是一種多點共享的廣播通信信道網,較點對點通信信道網為優。當然總線型網需要有控制單元解決兩個以上結點同時發送信息的沖突。創利站自動化系統是分散與集中布置相結合的分層分布式系統,通信網絡結構采用了現場總線型與一對一串行通信共存的模式,有效地保障了通信速率和資源共享。
2.3 間隔單元功能與性能選擇
按一次設備為單位分散布置的保護及監控單元裝置有兩種模式:保護獨立而控制、測量、信號合一模式和保護、控制、測量、信號“四合一”模式,兩種模式下保護功能都要求能獨立完成。對于安裝于開關柜的10kV保護及監控單元宜選擇“四合一”模式,但電能計量需另設專用表計。集中布置的保護及測控裝置(如主變間隔)可選擇保護、測控裝置分開的模式,因為可選擇的現有裝置較成熟可靠。
分散布置的保護及監控單元裝置要注意是否適合安裝現場的環境條件,包括溫度、濕度、電磁感應、雷電流、振動等因素。
2.4 與電氣一次設計的配合
無人值守變電站自動化系統的成功實施,很大程度上依賴電氣一次設備的可靠性,在可能的條件下應選用可靠的一次設各和盡量簡化主接線的設計。主接線應在滿足供電規劃的條件下減少電壓層次和簡化,并有利于遠方控制要求。一次設備除主變外宜采用無油防爆和免維護或少維護量的設各(如GIS、SF6系列、免維護蓄電池組)。主變中性點地刀應采用電動刀閘以滿足遠方投退主變的要求。站用電源系統應完善可靠,雙電源應互為自動備用投入。此外,電氣布置應在滿足有關規程要求的基礎上,盡量減少占地面積和建筑面積,市區變電站更是如此。而分散式綜合自動化系統的應用,為減少占用面積創造了一定的有利條件。
3 結語
本地區的110kV變電站基本已經實現綜合自動化系統的無人值守,工程的實踐表明,該站采用分散與集中布置相結合的分層分布式綜合自動化系統是可行的,并且必將能取得令人滿意的系統整體性能及總體布置效果。本文介紹的該站自動化系統的結構、布置、功能特點以及幾點工程設計體會,供同行參考與商榷,不足之處懇請同行和專家批評指正。
作者簡介:
張會欣,身份證號碼:410124197111265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