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成
摘 要:石油開采和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大量含油污水,對生產和生態環境產生極大危害,通過采用生化技術對現有污水進行處理,其處理后污水COD指標達到國家污水排放標準,解決集輸系統含油污水處理難題。
關鍵詞:含油污水 生化處理
1、前言
聯合站原油處理過程中的產出污水,大部分經過處理后作為水驅采油的水源,部分多余的水經過適當處理后排放,如果處理后指標不合格,會對油田周邊環境造成污染。這部分含油污水處理存在水質達標率低,處理成本高的問題。
目前聯合站含油污水的處理主要采用的是過濾、氣浮、化學處理方法,對污水中的懸浮物和油有較好的處理效果,能滿足注水和熱注用水指標,但COD指標沒有達到外排要求,根據GB8978-1996《污水綜合排放標準》規定,含油污水排放標準中COD≤100mg/L,所以,為實現剩余污水的達標排放,在含油污水的處理過程中,引入了生化處理工藝。
2、生化處理技術原理
生化處理以去除溶解性可生物降解有機物為主要目的,原理是通過生物作用,尤其是微生物的作用,完成有機物分解和生物體合成,將有機污染物轉變為CO2和水,以及富含有機物的生物污泥。生化處理對水質的要求:
2.1水的PH值:對于好氧生物處理,要求水的PH值在6-9之間,對于厭氧生物處理,水的PH值在6.5-7.5之間,酸性或堿性過強的環境均不利于微生物生存和生長。
2.2污水溫度:污水處理中大部分微生物最適宜的生產溫度范圍是20-30℃,在適宜的溫度范圍內,微生物的生理活動旺盛,其活性隨溫度增高而增強,處理效果好。
2.3溶解氧:對于好氧生物反應來說,需要一定濃度的溶解氧,當環境中溶解氧濃度高于2mg/L時,兼性菌和好氧菌進行好氧呼吸;當溶解氧低于2mg/L時,兼性菌轉入厭氧呼吸,大多數好氧菌基本停止呼吸。一般曝氣池出口處溶解氧保持在2mg/L左右。
2.4養料:微生物生長繁殖除了需要碳水化合物作為食料外,還需要一些無機元素如氮、磷、硫、鉀、鈣、鎂、鐵等,因此用生物法處理含油污水時,需要定期加入適量的營養物質。
2.5有害物質:污水中不能含有過多的有害物質,如酚、甲醛、氰化物、硫化物以及銅、鋅、鉻離子等。
3錦采污水站生化處理工藝
錦采污水處理站的污水生化處理采用“水解酸化(厭氧)+生物接觸氧化(好氧)”的工藝,設計流量為15000m3/d,設計進水水質COD≤260mg/L,含油≤20mg/L,懸浮物≤30mg/L。
3.1 各處理段的功能及參數
3.1.1調節水罐作為整個工藝系統的預處理單元,其主要作用是緩沖、均化水質、調節水量的作用。污水站現有10000 m3調節水罐2座,實際處理量450m3/h,污水隊來水含油1.23mg/L,懸浮物14.48mg/L,COD202.9mg/L。經兩級調節水罐后,頂部浮油自流進入污油池,通過污油泵打入歡三聯污油系統,底部設有排泥系統,污水出口COD下降到169.3mg/L。
3.1.2綜合生化池由水解酸化段和接觸氧化段組成,共2座,每座4組,每組5格,每組前2格為水解酸化池,后3格為接觸氧化池,總容積為22450 m3。
a水解酸化段
針對含油污水可生化性很差的特點,設置的水解酸化池,通過厭氧菌的作用使污水中的大分子、難降解有機污染物轉化為小分子、易降解的有機物,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確保好氧處理單元的正常運轉。同時通過厭氧菌的作用,可以去除水中的部分S2-,并吸附降解部分油,降低對后續好氧工藝的沖擊。池內設懸掛式組合填料, 填料體積5510m3。采用填料架懸掛,上下固定,配水槽底部配水,配水槽內設DN200收油管。水解池池底設曝氣裝置,用于間歇曝氣,控制溶解氧濃度在1-2mg/L左右,底部污泥定期排到生化污泥池。水解,在胞外酶的作用下,將不溶性有機物水解成可溶性有機物。酸化,將可溶性大分子有機物轉化為脂肪酸、醇類等。
b接觸氧化段
結構簡單、小分子、可溶性物質,直接進入細胞壁進行分解合成;結構復雜、大分子、膠體狀或顆粒物質,則先被微生物吸附,隨后在胞外酶的作用下被水解液化成為小分子有機物,,再進入細胞內進行分解。是一種具有活性污泥法特點的生物掛膜法處理工藝,采用曝氣方法,提供微生物氧化有機物所需的氧量,并起到攪拌與混合作用,相當于在曝氣池中添加填料,供微生物棲息。接觸氧化法的優點是:微生物濃度高,生物活性高,有機負荷高,有機物去除效果好。池內設懸掛式組合填料,填料體積7020m3。在接觸氧化池池底設曝氣裝置,采用旋混曝氣器,使溶解氧濃度控制在2-5mg/L,單套曝氣運行供氣量1.5mЗ/h·。曝氣器數量4400套。
c曝氣系統
曝氣鼓風機3臺,氣水比按10:1設計,所需風量110m3/min,2用1備。
3.2菌種投用、培育過程:
初始投加階段為播種期,剛投加進去的菌種大部分以游離狀態存在,為了能讓游離的細菌快速適應環境,采取各列單池(8列40池)獨立播種培養馴化。
3.2.1各水池保持液位1/2。
3.2.2調節溶氧量2-4mg/L。
3.2.3投加生物營養劑:每池投加25kg。
3.2.4活化菌種,將固體ZEC系列菌種投入活化液中,每50kg活化液投放500g固體菌種。
3.2.5播種培養,每池投放50kg經活化的液體菌種。
3.2.6控制工藝參數,PH值6-9,溶解氧2-4mg/L,溫度30-35℃,含磷≤0.5mg/L,氨氮≤10mg/L.
3.2.7間斷補水,直至每池內液位浸沒填料后停止。
3.2.8間斷抽出200-500mm的上部清液,再補充進水。
3.2.9開啟內循環,用潛水泵實現酸化水解池和好氧池分別內循環。
3.2.10每天補充營養液50kg,早8點和晚8點分別加一次。
3.2.11一周后開始向池內間斷補水,直至補滿。4周后,在保證出口COD維持在70-80mg/L的范圍內情況下由間斷補水改為連續進水。經3個月運行后,污水處理效果趨于穩定,生化工藝出口COD89.1mg/L,COD去除率達到47%,達到國標污水排放規定。
4 效果評價
4.1污水處理COD指標合格
污水處理站設計能力15000m3/d, 2014年10月份投產,2015年采油廠外排水量354.46萬方,來水COD202.9mg/L,投產半年后,生化出水COD穩定,為96.8mg/L,達到國家一級排放標準100mg/L,后端需要臭氧系統繼續處理后方能達到遼寧省排放標準。
4.2經濟效益分析
污水生化處理維護成本主要為電費、營養劑費用、人工費,單方費用1.57元,由華油負責處理時污水單方成本3.78元,2015年處理量為354.46萬方,節約成本783.36萬元。計算方法
節約成本=(原單方處理成本-現單方處理成本)*處理量
=(3.78-1.57)*354.46
=783.36萬元
5結論及認識
5.1現場實際生產表明,采用生化技術,能夠使采油廠含油污水經過生化處理后,達到GB8978-1996《污水綜合排放標準》一級排放標準。解決了采油廠污水外排的難題,滿足了現場生產的需要。
5.2生化系統應用中必須保證處理水量穩定,來水水質穩定,如果出現波動對細菌沖擊較大,影響處理效果。
5.3必須定期添加細菌所需的營養物質。
5.4由于污水中含鈣、鎂離子較高,易在曝氣器開孔處形成碳酸鈣、碳酸鎂沉積物,堵塞曝氣孔,已更換為現有結構簡單的曝氣器。
參考文獻:
[1] 蔣生鍵.低滲透油田同注水精細處理技術及發展[J].工業水處理,2007,27(10):5-8.
[2] 羅江濤,周毅,孔祥寶,等.低滲透油藏污水同注處理技術研究[J].小型油氣藏,2006,11(1):53-57.
[3]于飛云.油田污水處理技術探討[J].科技創新導報,2012,(20):6.
[4] 劉威,劉峰 ,孫婧榕. 油田污水分析處理技術研究[J].科技與企業,2012: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