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磊
摘 要: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了一系列全面從嚴治黨的新理念新思想和新要求,著力從嚴從細強化管黨治黨。本文通過認真分析從嚴治黨的含義和內涵,對在新形勢下如何強化企業黨建工作提出了具體的、有針對性的措施和辦法。
關鍵詞:黨建管理 從嚴治黨
一、全面從嚴治黨的提出與內涵
2014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調研時強調,“要協調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國從嚴治黨,推動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邁上新臺階”。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全面從嚴治黨,就是要達到以嚴的標準要求干部、以嚴的措施管理干部、以嚴的紀律約束干部,防止失之于寬、失之于軟,使干部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2016年1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上,提出全面從嚴治黨,核心就是加強黨的領導,基礎在全面,關鍵在嚴,要害在治。這是對全面從嚴治黨戰略思想基本內涵的精準界定和科學提煉。“全面”就是管全黨、治全黨,面向八千七百多萬黨員、四百三十多萬個黨組織,覆蓋黨的建設各個領域、各個部門、各個方面。“嚴”就是要真管真嚴、敢管敢嚴、長管長嚴。“治”就是從黨中央到各級黨組織,都要肩負起主體責任,管中有治,以治促管,明確責任。2016年10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六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用抓思想從嚴、管黨從嚴、執紀從嚴、治吏從嚴、作風從嚴、反腐從嚴“六個從嚴”對全面從嚴治黨成效進行了全面總結。
二、當前國有企業黨建工作存在的問題
全面從嚴治黨,核心是加強黨的領導。國有企業黨組織及全體黨員同樣是全面從嚴治黨的對象和范疇。但是,通過近幾年的工作實踐,總結出當前國有企業黨建工作仍然存在以下問題:
一是思想認識上存在“偶遇誤解”和“弱勢反差”。一些領導干部和黨員群眾囿于傳統認識,對黨建工作存在不同程度的誤解和偏見,存在認識淡化、組織弱化、工作簡化、流程虛化的問題。二是組織作用上存在“游離狀態”和“逆反效應”。個別黨組織相對薄弱,組織不到位、制度不健全、基礎不扎實、活動不規范,被動應付,得過且過,工作處于“游離狀態”。工作缺乏切入點,活動沒有著力點,生搬硬套、教條僵化,缺少針對性和實效性,群眾不買賬,行政不認可,久而久之使黨務工作陷入認識誤區,產生了不良的“逆反效應”。三是體制機制上存在“邊緣化”和“邊緣人”。一些黨群部門、基層黨支部和政工崗位成為安置人員、照顧干部的調劑平臺,導致黨群崗位逐漸邊緣化,缺乏吸引力。黨務人員職業上升機會不多、發展通道狹窄、人員流動緩慢,導致政工人員逐漸成為可有可無的邊緣人,黨建工作活力消減。四是隊伍建設上存在“青黃不接”和“良莠不齊”。因黨建工作崗位缺少吸引力,政工干部培養周期長,造成政工干部隊伍青黃不接,后繼乏人。基層部分政工人員能力、素質不能適應現實黨務工作需要,黨建工作者隊伍參差不一,良莠不齊。
三、如何在全面從嚴治黨環境下加強國有企業黨建工作
2016年10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提出加強國企黨建工作要求做到“四個堅持”,即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不動搖,發揮企業黨組織的領導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堅持服務生產經營不偏離,以企業改革發展成果檢驗黨組織的工作和戰斗力;堅持黨組織對國有企業選人用人的領導和把關作用不能變;堅持加強國有企業基層黨組織不放松。根據“四個堅持”要求,應從以下四個方面加強國有企業黨建工作:
一是加強黨的領導,全面落實從嚴治黨責任。認真學習和貫徹中央在企業改革中堅持黨的建設“四同步”、“四對接”的總要求,完善“三重一大”集體決策制度,制定“三重一大”項目清單,明確重大決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項目安排和大額資金運作必須按照集體領導、民主集中、個別醞釀和會議決定的原則,確保企業民主決策、科學決策。堅持公開、公平、公正選聘各級管理者,用好的制度選好的人,使青年才俊脫穎而出,樂業奉獻,成長成才。建立企業領導班子成員調查研究制度和定點聯系基層制度,促使領導干部帶頭深入基層,帶頭調查研究,帶頭聯系職工群眾。開通黨委(總支)書記信箱,聽民聲,順民意,積極有效解決員工關注的熱點、焦點和難點問題。持續推行“有感領導”,促使各級領導干部在各個方面站頭排、做表率、樹形象。堅持黨委中心組理論學習,修訂學習制度,革新學習形式,豐富學習內容,提高學習效果。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通過學習促使各級管理干部溝通思想,統一認識,更新觀念,拓展視野,有效提高領導班子理論素養和駕馭復雜局面的能力,不斷強化兩級班子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使命意識和責任意識。
二是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打造特色戰斗堡壘。圍繞企業安全、生產、經營工作,通過基層組織生活會,“三會一課”等學習方式,提高黨務工作者及黨員干部的文化素養和業務素質。以解決員工在思想、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實際困難和現實問題為重點,全力打造特色服務品牌,推進“管理型”黨組織向“服務型”黨組織轉變。動員和組織廣大青年員工積極開展技術革新、技術攻關、修舊利廢、小改小革等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工作,不斷提高黨組織的創新能力和工作活力。公開擇優選聘基層黨支部書記等政工人員,抓好教育培訓、崗位鍛煉,提升黨建隊伍的素質能力,建立考核評價機制,推行黨建工作正向激勵措施,獎優罰劣,優勝劣汰;建設、完善黨建工作陣地,規范陣地日常管理,確保每個基層黨支部都有規范適宜、特色鮮明的黨建活動場所;充分發揮宣傳欄、信息化平臺、電視報紙、自辦電子書刊等載體作用,并不斷豐富和創新網絡、自媒體等載體形式,增強宣傳效果;策劃和發動各級黨組織開展各類形式多樣、豐富多彩、喜聞樂見的群眾活動,最大限度地調動職工群眾的參與熱情,提高員工的幸福感;找準黨建工作與企業中心工作的結合點,通過開展黨員示范崗、黨員亮身份、青年志愿者、黨員服務隊等活動,充分發揮黨員干部模范帶頭作用,實現全方位的滲透和融合。要通過各種渠道和各類活動,發現和培養各類人才,打造、展示亮點工作,多出文化作品、精品,為實現企業生產經營目標提供強有力的組織和思想保證。
三是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切實履行好“兩個責任”。深入宣貫《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定期召開廉政專題黨委會,黨委(總支)書記定期研究和親自部署黨風廉政工作。建立黨委(總支)主體責任落實清單,明確領導班子成員按照工作分工對職責范圍內的黨風廉政建設負主要領導責任,切實做到“一崗雙責”。嚴格中層管理人員選拔聘任制度,完善用人標準、選聘流程,嚴格執行提名動議、民主推薦、考察測評、公示、任前談話程序。建立企業中層管理人員作風民主測評制度和個人有關事項報告制度,使“陽光用權”形成常態。紀檢監察部門嚴格履行監督責任,在反腐倡廉的各項事務中要敢于發聲,堅持原則,堅持制度,執行程序,敢于擔當。對發生腐敗問題的單位、部門和基層車間,都要視情況追究黨組織書記的主體責任和紀委書記、紀檢監察部門的監督責任。要嚴肅查辦發生在重點領域、關鍵環節、群眾身邊的腐敗案件,做到有案必查、有腐必懲。
四是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強化思想政治教育引導。持續梳理、提煉、總結,挖掘企業優秀文化故事,以故事引領,促進文化落地。合理利用工作資源,大力實施企業文化傳播工程。選樹踐行企業核心價值觀先進典型,通過榜樣的力量引導員工將核心價值觀細化到日常行為規范中,增強企業文化的穿透力、影響力和震撼力。開展企業文化評價,推行企業文化“標準化、可視化、精益化”管理,推進企業文化培訓和測評,實現黨員干部對企業創新文化工作要求認知全覆蓋。采取階段總結、年度考評的方式,對企業文化建設情況進行動態評估,并將評估情況納入績效考核,做到企業文化閉環管理,通過企業文化強化思想政治教育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