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平

摘 要: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與深化,鄉鎮居民生活水平總體上呈現顯著的上升趨勢,同時也使得其收入與消費結構發生巨大變化。為了將市場調節作用進一步實現,第一步即是要對鄉鎮居民的收入與消費結構進行統計分析。為此,筆者結合自身工作實例,通過調查問卷就當前鄉鎮收入與消費支出結構進行分析,并就其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幾點建議,旨在為實現消費結構的進一步優化、擴大內需提供參考。
關鍵詞:鄉鎮居民;收入;消費支出;統計分析
我省鄉鎮居民收入與消費支出波動情況
本文選取2004年至2014年近11年的數據,利用消費理論相關知識,對我省鄉鎮居民收入與消費支出波動情況進行統計分析。根據我省統計年鑒中要求物價指數以上1年為基準,所以2004年以后消費金額均逐年除以基于前1年的物價指數,直到折算至2004年物價水平。以此為依據,對年鑒上述各年的收入、各項消費分類價格指數及支出金額進行統計,并折算各年基于2004年的收入及支出。
這一時期,我國經濟發展態勢良好,鄉鎮個體私營體數量及規模增加,擴大了鄉鎮居民就業率,由此鄉鎮居民收入明顯增加。收入是發展消費的基礎和前提條件,鄉鎮居民收入的提高可擴大內需,促進鄉鎮居民消費結構的優化[3]。
二、鄉鎮居民收入對消費支出結構的影響
(一)基本模型
本文采用ELES擴展線性支出系統(1973,Lunch),基本形式為:
,其中I為可支配收入, 為減
去所有商品基本需求支出的剩余,pi與ri分別為i商品的價格與基本需求量,Vi為i商品的消費支出,bi為i商品的邊際消費傾向(取值(0,1],i=1,2,...n)。在ELES理論基礎上結合雙對數模型消除異方差與彈性分析優勢,建立模型lnXi=B1+B2lnY+vi,采用最小二乘法求得B1與B2的估計值
與 [4]。根據回歸分析,鄉鎮居民收入對各類消費支出的影響顯著,見表1。
(二)結果分析
表示需求收入彈性,當 >1時,彈性豐富,即該類消費受到收入影響大,其消費支出增長幅度超過收入增長幅度,其比重占消費總支出上升;當 <1時,則相反[5]。由表1結果可知,鄉鎮居民各類型消費需求最高為醫療保健,其次為交通/通訊、衣物、教育/娛樂、用品設備與服務、居住與食品。由此可知,在鄉鎮收入的增長下,各類型消費增長快慢程度是消費結構未來變動方向的一個反映。其中,醫療保健、交通/通訊、衣物、教育/娛樂需求收入彈性大于1,即表示其消費支出在未來具有較大的增長潛力;用品設備與服務需求收入彈性等于1,表示其消費支出與收入同步增長;而居住與食品需求收入彈性小于1,表示其消費支出在消費結構中呈下降趨勢。
第一,醫療保健。醫療保健包括了醫療費用與保健費用的支出,鄉鎮居民生病期間所占比例較小,并不會在短時間內因收入的增長而立即增加醫療支出,由此可見保健類產品發展空間較大。第二,隨著鄉鎮居民收入的增加與生活水平的提高,電子通訊、移動電話的價格下調,使其成為了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同時在電子信息技術不斷更新下,這部分消費增長潛力巨大。第三,衣物消費較為活躍。本省鄉鎮居民生活水平從溫飽進入了小康與富裕階段,衣物服飾的需求不再是傳統溫飽型衣物服飾消費,而是朝著時尚、品牌要求發展,由此可見衣物成為一種體現與發展自我的發展型的需求。而隨著居民生活水平與收入的增加,居民對教育/娛樂上的需求也更高。
結語
本省鄉鎮居民對醫療保健、交通/通訊、衣物、教育/娛樂消費潛力較大,為滿足鄉鎮居民不斷增加的消費需求,需要進一步積極推進城鄉統籌建設,在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進程中,應從深層次著手,建立起增加鄉鎮居民收入的長效機制,保障居民收入;完善消費政策,如實行差異化消費政策,完善“汽車、摩托車下鄉”、“加點下鄉”等消費補貼政策;同時建立健全醫療、社會保障體系,消除居民后顧之憂,進一步提升其消費熱情,擴大內需,優化消費結構。
參考文獻:
[1]王娟.基于面板數據的中國農村居民消費支出的實證研究[J].市場經濟與價格,2011,(4):26-31.
[2]朱莉芬,司林杰.重慶市農村居民收入影響消費的實證分析[J].西部論壇,2011,(4):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