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鵬剛
摘 要:國際油價低迷,油田開發面臨嚴峻形勢,原油限產,注汽量大幅壓縮,在成本緊張的情況下,如何利用有限的成本保持穩產,順利完成各項任務指標,2016年該項目組成員積極應對,制定了各項措施,就此確保能夠完成廠里下達的產量任務。
關鍵詞:老區;剩余油挖潛技術;產量指標
一、立項背景
國際油價低迷,油田開發面臨嚴峻形勢,原油限產,注汽量大幅壓縮,在成本緊張的情況下,如何利用有限的成本保持穩產,順利完成各項任務指標,2016年初項目成員就積極應對,制定了各項措施,就此確保能夠完成廠里下達的產量任務。
1.1、地質概況
本項目研究對象有錦7、錦90、錦99三個主力產油區塊,含油面積10.36Km2,地質儲量5933×104t,主要開發于樓、興隆臺、大凌河、杜家臺等四套油層。油藏埋深地下890-1500m。各斷塊均發育多條次級斷層形成多個次級小斷塊。各次級斷塊均為邊底水斷塊油藏,油井生產特點差異較大,邊底水對油井生產影響較大。
1.2、流體性質
1.3、開發現狀
錦45塊、錦7塊和錦99塊,含油面積10.36×104km2,地質儲量4521×104t。項目油井總井650口,日開井283口,井口日產液5411t,日產油257t,綜合含水95.3%,聯合站日核實進油227t。采出程度35.28%,采油速度0.25%,油汽比0.26。正常注水井30口,開井26口,日注水1737m3。錦90塊注水井11口,開井5口,日注水1171m3。
1.4、限產情況
2016年限產前總井666口,開井352口,日產液6267t/d,日產油376t/d,綜合含水94%。限產關井共實施83口,影響液量1407t/d,日產油42t/d。2016年計劃凈產量為11.2×104t,注汽量為40×104t,日計劃凈產量為306t/d,實際為327t/d,日超產21t/d,限產后凈產量為9.3×104t,注汽量為29.5×104t,日計劃凈產量254t/d,實際為232t/d,日欠產22t/d,原油限產前項目處于超產線運行,限產后日欠產達22t,生產形勢異常嚴峻。
二、限產形勢下穩產的主要做法
2.1、優化注汽運行,合理分配區塊注汽量
針對不同區塊,優化注汽運行,2015年12月后減少了低效區塊錦90塊注汽量,加大了油汽比高的錦7塊注汽量,確保了主力區塊的產量穩定。
在6月份后注汽指標增加2萬噸,另外工藝措施開始規模實施,我們針對錦90低產低效井輔助工藝措施,實施注汽,保證了注汽工作的穩定。
注汽選井時,減少油汽比<0.1、末月平均產量高于本周期平均產量的油井注汽,優選油汽比高、生產效果好的油井實施注汽。
2.2、保持進攻性地質措施規模,提高油井產能
2016年在成本壓縮、作業工作量減少的情況下,保持地質措施規模不減,共實施地質各類措施48井次,累計增油4775t,對比同期增加5井次,增油增加543t。
2.3、應用配套工藝技術,改善油井生產效果
從近幾年措施效果可以看出高溫調剖及驅油劑等助排類措施效果較好,2016年主要針對這幾個項目選井實施。
2016年在注汽量減少的情況下,加大了配套工藝技術力度,共實施9類工藝措施52井次,增油2424t。其中注汽性工藝措施42井次,增油2132t,非注汽性10井次,增油292t。
2.4、利用技術手段開展長停井復產工作
2016年長停井復產上結合油井末期生產效果,利用大修技術,堵水補層等技術手段,挖潛縱向剩余油,實施長停井復產7井次,累計增油1407t。
2.5、細化油井管理,提高單井產能
①低效油井檢泵恢復產能
一是針對低產低效井,開展主動檢泵工作;
二是對注汽不出的井實施強負壓解堵技術;
三是對處于注汽周期中后期的低效井實施注采一次管柱技術(可節省作業費用)。
三項檢泵措施共實施36井次,增油2468t。
②動態開展限產井置換開井
2016年5月份共實施高含水停關井10口,日產液188.9t/d,日產油0.5t/d;限產停關井置換開井10口,日產液182.7t/d,日產油6.2t/d,累計產油1714t。
③規模開展群眾性挖潛,確保油井高效生產
2016年共實施各項挖潛措施671井次,累計增油666t。
三、限產形勢下指標完成情況
2016年面對不利形勢,項目通過實施以上5大項7小項技術措施,累計增油1.3454×104t,提高了油汽比,確保了產量指標的完成,實現商品量超交768t,注汽量結余4097m3。
四、經濟效益評價
2016年通過以上5項主要技術措施,累計增油1.3454×104t,為項目產量完成奠定了基礎,噸油售價2000元,噸油成本900元,則實現累計創效1035.9580×104元。
凈效益E =(1-30%)×F×Q×(P -C)
=70%×1×1.3454×104×(2000-900)
=1035.9580×104元
F-分成系數1;
Q-增加的油氣產量;
P -原油價格;2000元/噸;
C-生產成本(操作成本+折舊),900元/噸;
五、結論
1、注汽量大幅壓縮,加大高效區塊注汽量,減少低效區塊注汽量,可提高油汽比,確保老區產量穩定。
2、做好工藝措施效果跟蹤,總結規律,針對油井選擇適合性的工藝措施,可最大化改善油井生產效果。
3、限產情況下,成本大幅壓縮,細化油井管理,保障油井生產的連續性,節約成本,實現增產創效。
參考文獻:
[1] 特、超稠油主要開發技術分析與實例.[C].稠油開發技術與實踐,2011,204~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