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珊
三聯生活周刊:6年前開始做自如的時候,是基于一種什么判斷?為什么會采用自如這種模式來做租房服務?
熊林:首先是宏觀層面看大勢。當城市化進入到中段,比如60%左右的城市化率,有一種情景就會發生,那就是大城市里面會有超過30%~40%的人口需要租房住。像北京有2000萬人口,至少要七八百萬人需要租房子。我們過去所有的房子,都是為了銷售而建造的,從它的設計、定價,都不是為了租賃。當時鏈家租房這塊業務,雖然只占到整個業務的10%,但每年都有40%以上的增長。在美國,專業化租賃機構大概占到市場的60%左右,在日本的話能夠占到87%以上,但是在中國這個比例還非常低,不足3%。說明這塊市場需求是很大的另外一個是微觀層面的真實感受。鏈家董事長左暉在北京租了近10年的房子,我自己剛工作那會兒也是租房子,各種類型的房子都住過。當時,我去做了很多一線的調查,跑到通州、蘋果園等地方,去看年輕人租房的情況,聽到的都是吐槽。

自如網 CEO熊林
市場有需求,也有痛點,但具體要怎么做?我們需要找到一種業務模式。這時候我就和左總去了日本,回來后我又自己去了美國、英國,去看他們的模式。房屋租賃公司有幾種,一種是單純的經紀公司,做一個信息服務的中介平臺;也可以做一個集約式的房地產公司,比如自己開發或收購房屋用于租賃;當然還有第三種,就是自如這種模式,我們既做產品,用互聯網和標準化的裝修把房子和人連接起來,同時又做好服務,把保潔、維修、搬家、裝修這些事情統統做起來。我們認為第三種模式,是最適合中國的一種模式,既能讓房主和租客雙方省心,又能以一定的速度擴張。我從一個顧問的角度,強烈地建議進入這個市場,最后左總拍板,自如就這么干起來了。
三聯生活周刊:作為第一家專業化租房機構,是不是挺難的?因為好多服務鏈條或者業務模式都是要從零建立的。
熊林:對。你說的這個是特別實際的問題,當時我們去看美國、日本的公司,管理十幾萬間房子,市值都是幾百億美元,你會覺得你對標的企業都跟在天上一樣。中國的市場土壤和他們完全不一樣,中國沒有這么大量的集中的物業服務來讓我們去把它進行規模化租賃運營,我們是分散式的,一個城市里幾百萬套房子,可能有幾萬個物業公司,當時在市場上找一家員工超過20人的保潔公司都沒有。我們都知道年輕人需要帶Wi-Fi的房子,我們就去跟聯通談,跟電信談,但根本談不下來。我們想為出租房配備家電,去跟國美談蘇寧談,他們一聽不是集采,而是要挨家挨戶送到,就不理我們了。
三聯生活周刊:那大概到哪一年的時候,你意識到這個模式成立了,這個規模是可以做得起來了?
熊林:我們大概是做了一年半,到2013年的時候。當時最明顯的事兒是,我們的家電采購可以做集采了。前面那些不理你的供應商,也都愿意參與了。通過那一次集采,一下子把家電的成本就降低了10%以上。我們馬上就把這個省下來的錢,給自如客配置的家具家電做了提升,那一年我們發布了自如友家的3.0版本,房子里開始配了沙發、微波爐。2013年,自如房源突破了5萬間。那時候我們就感覺,這個事情看到希望了。
三聯生活周刊:這幾年下來,自如的租客有哪些變化,他們對房子的需求發生了哪些變化?
熊林:這幾年,我們發現租戶的年齡在變大。為什么呢?因為越來越多的租戶不僅選擇在自如租住,還會在自如戀愛、結婚。我們發現了這個需求,然后認真地去滿足,也針對性地推出了整租服務。我們現在有一居室、兩居室,也有家庭居住的三居室。我們希望產品能夠覆蓋年輕人生活需要的各個階段。
他們對房子的需求也在不斷提高,主要是對質量和服務的要求在不斷提高。因為很多人一畢業就住進了自如的房子,他們沒有經歷過之前的黑中介,起點是高的,所以后邊要求肯定會逐步提高。比如家具家電的質量、設計的人性化、服務的細致程度。所有這些,倒逼我們必須不斷提高自己的產品品質和服務質量。
圍繞業主、客戶、房子三方,我們不斷挖掘需求,推陳出新。從自如友家、自如寓開始,先后推出了自如整租、自如驛、自如民宿、業主直租等產品,基本涵蓋了城市租房族的各種需求。2016年6月,還推出了“自如優品”,用戶可以在自如平臺上購買到家具家居等多種商品。我們希望能把租房生活從標準化邁向個性化。在不久的將來,人們更愿意裝點自己租來的房子,會意識到即使住在租來的房子里,也能享受到品質生活。
三聯生活周刊:互聯網對于租房這種特別傳統的業務,有哪些戰略意義上的價值?
熊林:我之前做過企業里面的ERP系統,也做過企業的戰略咨詢,所以我來看這個業務的時候,我們最開始就確定了四個最重要的方向,到今天自如依然是這么說:首先我們就是一家做產品的公司;第二個是做服務的公司;第三個我們用互聯網O2O的服務方式,來向客戶去交付我們的產品和服務;第四個,我們希望我們在全世界,哪怕不建一間房子,但是我們能管理一個全世界最大的社區。
那為什么要去做互聯網?因為你想做產品,但是這個產品是一個重度投入的,每套房都要花很多的錢來裝修,你有沒有一套系統,真的把每一套房子的裝修、投了多少錢、今天進行到什么程度、什么時候可以租給客戶,把這些事情給管起來很重要,所以你必須要有系統,靠Excel管1000間是可以的,但是你管10萬間你就管不過來,那更不用說你管100萬間。
另外你會發現,大城市里面不管是客戶找房、買房還是租房,大家都越來越從網上去找,所以我們說自如做的時候,那為了讓大家很方便地去找房,去獲取信息,不能再用門店的方式,所以我們一開始說自如就不建門店。我之前做過順豐的咨詢,順豐是中國第一家給快遞員配移動終端的公司,所以我非常清楚順豐為什么能承諾,我的收派員在半個小時之內一定可以到達你那兒去收件,他的收派員很早就用了手機終端,我們一定要用信息化的手段來提高服務人員的工作效率,所以我們的保潔阿姨、搬家師傅、維修師傅,全是用移動終端來接單的。
三聯生活周刊:現在自如已經有多元產品。對于未來的發展,你還有什么設想?
熊林:自如希望成為一家全世界范圍內受人尊重和喜愛的企業。前提是我們所做的事情必須是專業的。我們必須要客觀地承認,房子的投資屬性在下降,像以往30%、60%暴漲的年代已經一去不復返。未來人們生活的半徑越來越大,不會因為一套房子綁在一個城市、綁在一個單位。人們開始體驗生活更多的可能性,我們就是在滿足這種可能性
我們希望再過一兩年,能夠將管理的房屋達到80萬間,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公寓運營商的規模。我們過去花了6年時間,使客戶達到100萬的數量,希望再花不超過18個月的時間,這個數量能夠翻一番,達到200萬。并且無論規模多大,都始終為客戶提供高品質的產品和服務。對大中小型業主來說,自如是專業的資產運營管理商。對自如客來說,自如是品質生活方式的創造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