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鋼,龐新新,毛盼
(天津市輻射環境管理所,天津 300191)
天津市某放射源暫存庫退役過程中的去污與監測
李鋼,龐新新,毛盼
(天津市輻射環境管理所,天津 300191)
主要介紹天津市某放射源暫存庫退役過程中的放射性去污與輻射環境監測的過程。依據國家的相關標準,針對該項目實際情況,對該放射源暫存庫各場所進行輻射環境監測。依據監測情況,對被沾污的區域及設施進行去污處理。去污過程注意對人員的防護并防止周圍場所及設施的二次污染,然后再次對源庫各場所及周圍環境的輻射水平進行監測。結果顯示該放射源暫存庫各場所及設施的輻射環境水平達到了正常的天然本底水平,該暫存庫所在的場址及設施退役后可以實現無限制開放使用。
退役;去污;監測
擬退役的源庫始建于1968年。該源庫分為西院、東院和蒸發池三部分,包含的相關設施簡介如下。
(1)刻度工房,內有8個刻度池(內徑1.5 m,外徑2.1 m,深2.5 m),刻度工房的使用功能為采用137Cs源和241Am-Be或137Cs源和238Pu-Be中子源進行刻度。
(2)中子源庫,包括操作室、中子源庫、風機室和污物間。源坑直徑1.2 m,坑深1.5 m,儲源坑蓋板為7 cm厚。中子源庫用于貯存241Am-Be、238Pu、7Be、241Am、226Ra、57Co、228Th、137Cs放射源。放射性廢物全部放在污物桶中密封,統一存放在中子源庫的污物間。
(3)舊源庫,內設有16個儲源坑,坑直徑0.6 m,坑深1.5 m,舊庫用于貯存241Am-Be、238Pu-Be、241Am、226Ra、57Co、228Th、137Cs放射源。
(4)弱源庫,內設有9個儲源坑,坑直徑0.5 m,坑深1.5 m,弱庫用于貯存241Am-Be、57Co、137Cs放射源。
(5)同位素分裝室,分為1室與2室,每個分裝室內均設有通風柜與過濾通風裝置。分裝室的使用功能為分裝131Ba與113Sn/113mIn(非密封放射源)。
(6)清洗間,內設半地下式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清洗池,使用功能為清洗放射性沾污物項,沖洗廢水來自每次分裝操作完畢后清洗手套箱、容器以及在清洗間清洗每次使用過的釋放器等。
(7)蒸發池,直徑7.5 m,高2.6 m,為鋼筋混凝土結構,池體厚度為0.4 m。放射性廢水來源主要為同位素分裝車間產生的清洗廢水。經清洗池沉淀后的廢水由水泵通過專門管線打到蒸發池,進行自然衰變蒸發。
庫體退役對象包括:刻度工房、中子源庫、舊庫、弱庫、同位素分裝室、清洗間和蒸發池等。根據對擬退役的放射源庫及相關設施初步源項調查,確定已被沾污需采取退役治理措施的設施如下。
(1)清洗間:地面及墻體、清洗池池體(包括底泥)、排污泵、排污管道;
(2)同位素分裝室1:地面及墻體、同位素分裝通風柜、排風管道;
(3)同位素分裝室2:地面及墻體、地面膠皮、同位素分裝通風柜、手套箱、洗手池、污物桶、通風管道;
(4)污物儲存間:地面及墻體、廢棄鐵皮柜、廢棄污物桶;
(5)蒸發池:蒸發池池體(包括底泥)。
(1)被沾污設施、構筑物退役流程見圖1。

圖1 去污工藝流程示意圖Fig.1 Diagram of decontamination process
(2)去污順序
按照先庫體內污染設備、管道和物項,后庫體建筑物;先高污染區,后低污染區;先屋頂、墻壁,后地面、庫坑的順序進行去污。
(3)去污方法
固定污染:主要采用機械方法去除。對于表面抹灰土層的墻面,采用刮、鏟除表面層的污染去污;對于混凝土、瓷磚及油漆面,利用粗琢機和其他表面去污工具對建筑物表面進行粗琢、鉆鑿、打磨、鏟除、剝離、清掃等方法;對于設備、井蓋等無法去污的物項則直接包裝后送貯。為防止塵土飛揚造成二次污染,采取專用塵土抑制劑噴霧抑塵,嚴格控制二次污染。
非固定污染:用棉紗沾取去污劑擦拭,每次擦洗后用清水擦洗一次,測量污染是否去除,如未徹底去除,則重復擦拭污染點,直至達到清潔解控水平以下。擦洗時防止溶液滴落造成交叉污染,擦洗后的棉紗作為放射性廢物收集處置,防止二次污染。
(4)去污說明
去污時注意人流、物流方向,嚴格現場管理。去污人員佩戴個人劑量計,佩戴口罩、手套,穿著工作服和工作鞋,盡量避免產生揚塵。對于同位素分裝箱、通風柜、管道等需要拆卸切割的操作過程,工作人員應做好輻射防護,切割、拆卸后的部件監測前放置于鋪設的塑料膜上,防止造成二次污染。去污后產生的污染廢物現場裝桶,進行桶體去污并對桶體表面和1 m處的表面污染、輻射劑量率進行監測,監測結果滿足相關標準[1-2]后,由天津市城市放射性廢物庫進行運輸及收貯。
(1)監測因子。按照項目退役環評要求,對擬退役各場所進行布點監測與采樣分析。監測內容包括:γ輻射空氣吸收劑量率、中子劑量當量率、α、β表面污染;采樣分析包括:水中總放、水中放射性核素分析、土壤放射性核素分析。
(2)監測儀器。本次監測與樣品分析所使用儀器見表1。

表1 監測、樣品分析儀器一覽表
注:以上儀器設備均在檢定有效期內,參加本項目監測、分析的人員,均按國家規定持證上崗。
(3)監測結果。退役各場的中子劑量當量率與α表面沾污均未檢出。其余監測因子的測量與分析結果見表2至表5。

表2 γ輻射空氣吸收劑量率監測結果
注:γ輻射空氣吸收劑量率未扣除當地環境本底值。

表3 α、β表面沾污監測結果
注:β表面沾污均已扣除儀器響應本底值(0.401 Bq/cm2)。
表2顯示,去污后的γ輻射空氣吸收劑量率在去除本底值的影響后(該區域原野取48.5~64.1 nGy/h)[3],源庫各場所的γ輻射空氣吸收劑量率滿足供場址開放用的γ輻射空氣比釋動能率平均值取0.1 μGy/h(不包括本底)的限值要求[4]。
表3顯示,去污后的β表面沾污測值范圍為0~0.320 Bq/cm2,滿足僅有表面放射性污染的物件導出通用解控水平推薦限值的要求[4]。
表4顯示,水樣總α值為0.17 Bq/L,總β值為1.3 Bq/L。滿足總α放射性最高允許排放濃度為1 Bq/L,總β放射性最高允許排放濃度為10 Bq/L的要求[5]。水樣中133Ba未檢出(活度濃度低于探測限)。

表4 水環境分析結果
表5顯示,僅在地下水流下游方向180 m垂直深30 cm處的土壤樣中測出137Cs活度濃度為5.86×10-4Bq/g,遠低于相關標準[4]中對137Cs活度濃度為0.1 Bq/g的限值要求。
由表2、表3去污前后現場監測數據的對比顯示通過去污有效地降低了被沾污區域、設施的放射性水

表5 土壤環境分析結果
平。去污后的檢測、分析結果表明:該擬退役放射源庫及其附屬設施的γ輻射空氣吸收劑量率、中子劑量當量率、α、β表面污染、水樣總放及放射性核素分析、土壤樣放射性核素分析全部滿足相關要求[4-6],未發現超過國家相關標準的放射性污染,符合建設項目退役(無限制)的要求。
[1] 全國核能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放射性物質安全運輸規程: GB 11806—2004[S]. 北京: 中國標準出版社, 2004.
[2] 全國核能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輻射防護分技術委員會. 放射性廢物管理規定: GB 14500—2002[S]. 北京: 中國標準出版社, 2002.
[3] 唐緒興, 田金池, 劉桂琴, 等. 天津市環境天然貫穿輻射劑量水平調查研究[R]. 天津: 天津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站, 1989.
[4]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 放射性污染的物料解控和場址開放的基本要求: GBZ 167—2005[S].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5.
[5] 國家環境保護局科技標準司. 污水綜合排放標準: GB 8978—1996[S]. 北京: 中國環境出版社, 1996.
[6]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 國家環境保護總局, 中國核工業總公司. 電離輻射防護與輻射源安全基本標準: GB 18871—2002[S].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2.
Decontamination and Monitoring During Decommissioning of Temporary Repository of Radioactive Source in Tianjin
LI Gang, PANG Xin-xin, MAO Pan
(Tianjin Radiation Environment Management Institute, Tianjin 300191, China)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rocess of radioactive decontamination and radiation environment monitoring in the process of decommissioning a radioactive source in Tianjin. The radiation environment monitoring for a temporary repository site of radioactive source was firstly conducted according to relevant national standards and catered to the project’s own situations. Based on the monitoring results, the decontamination of contaminated areas and facilities was carried out when special attention was paid to protect personnel and prevent the surrounding sites and facilities from being contaminated again. Then, once again the radiation level of the source and environment was monitor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adiation level of the temporary repository site and facilities reached the normal natural background level, and the site and facilities could be used without limit after decommissioning.
decommission; decontaminate; monitor
10.14068/j.ceia.2017.05.016
X837
: A
: 2095-6444(2017)05-0075-03
2017-04-14
李鋼(1987—),男,湖南邵陽人,工程師,主要從事輻射環境監測與輻射應急工作,E-mail:ligang501010@126.com
龐新新(1981—),男,天津人,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輻射環境監測及管理,E-mail:fushejiance@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