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建設、對話、應用
——關于中國古代文論現代轉換的幾點思考

2017-09-28 17:02:50金業焱
文藝評論 2017年10期
關鍵詞:理論

○金業焱

建設、對話、應用
——關于中國古代文論現代轉換的幾點思考

○金業焱

1992年,錢中文在“中外文藝理論研討會”上提出古代文論現代轉換的問題,引起關注。1996年,“中國古代文論的現代轉換”學術會議的召開標志著該論題成為文論界的研究熱點,此狀況沿及今日。整體而言,相關論述可分為兩大類,即贊同或否定該命題。大部分學者以極大的熱情借助西方文論的范式來探討古代文論現代轉化的必要性、可能性及方法,做出了有益的嘗試。部分學者對古代文論的現代轉化命題提出質疑,認為它完全是個偽命題。如蔣寅認為,中國自古以來就沒有現代意義上的文學觀念,當然就不可能有所謂的文學理論,歸根到底還是文學經驗的缺失。①學界既對古文論建設充滿信心,主張借助西方文論話語激活中國文論;又對古代文論現代轉化的根基深表懷疑,認為這是無法彌補的先天缺陷。這種矛盾的心態正是當下古代文論研究,尤其是古文論現代轉換研究中兩種傾向的反映。一是疏離傳統,“一味學習西方的‘橫移’,忘記建設而進行‘破壞’的傾向”②。二是主張回歸文本,拋棄20世紀80年代在先入為主前提下建構宏觀理論的傾向,著眼于文本解構及理論發掘。事實上,這兩種傾向均囿于“破壞”有余、建設不足的困境,進退維谷,這也是中國古代文論現代轉換研究的基本狀況。鑒于此,筆者認為,在古代文論現代轉化中,建設是根基,對話是途徑,應用是目的,缺一不可。沒有建設,就失去了對話的平臺;沒有對話,轉換易淪為注解;沒有應用,建設與轉換就失去了目的和意義。

一、建設:絕知此事要躬行

近代以來,中國文學界面對西方文論的龐大體系及嚴密邏輯,始于仰慕,繼而模仿,終于失落。首先以引進為主,大量譯介西方文藝理論名著。1986年,“中外文藝理論信息交流會”確立了引進第一、吸收第二的原則,學界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西方文論的翻譯中,這種風氣一直持續到20世紀90代初。但在20世紀80年代末,已有學者開始從對西方文論的迷戀中清醒,回望歷史悠久的中國古代文論,試圖借助中西文論的交流與對話,在新的語境下實現古文論的現代轉換。然而,近三十年來的古文論現代轉換研究成果,基本局限于“今為古注”或“古為洋注”。推本溯源,古文論建設不足是首要原因,當然古文論建設不足不能全歸咎于今人。在過去幾千年的文學實踐中,只產生了為數不多的論著,如《文章流別論》《文賦》《文心雕龍》《詩品》《滄浪詩話》《六一詩話》《隨園詩話》《論詩三十首》《太和正音譜》《曲律》《閑情偶寄》等。其中以詩論為主,曲論次之,關于散文、小說的論著則更少。文論落后于文學創作是古代文學的基本特征之一,但這不意味著文學經驗不足,或者說豐富的文學經驗有待于提煉出豐富的文學理論。整體上,古人文論建設意識不強,而今天的學者有責任完成古人未竟的事業,從過去的文學實踐中尋找經驗、方法、共性、規律。

始于20世紀80年代的古文論建設,經歷了由“宏大敘事”式的整體建構到“細節描述”式的文本分析的嬗變。陳良運、張少康、王思焜、祁志祥等學者從宏觀視野力圖把握古文論的整體特征及其系統性。如陳良運所言:

歷覽前朝后代的詩歌論著,我們會發現五個重復率很高的審美概念,這就是:志、情、形、境、神,它們是中國古代詩論中五根重要的支柱。③

作者把志、情、形、境、神及五者之間的關系看作中國古代詩歌理論體系的美學結構,試圖以此提綱挈領,將瑣碎的古代詩論融合為一個整體。這種實踐對古文論建設來說意義重大,能有效革除古文論因浸染過多感性而造成的過于瑣碎的弊端。隨著研究的深入,學界逐步認識到宏觀理論建構有脫離文本的嫌疑,也犯了以偏概全的錯誤。在邏輯和實踐上,將一部或幾部古文論著作歸納為幾個概念的做法,實為概念先行,論述在后,疏離了文本。而圍繞部分古文論著作來勾勒某一文體,甚至整個古文學的理論,乃一概而論得失之法:“理論體系特別是像古代文論這樣以悠久的歷史傳統和無比豐富的遺產積累為基礎的理論體系不一定甚至不可能由一部或幾部古代文論著作來體現。”④因此,20世紀80年代學者試圖構建古文論體系的實踐整體上未達到預期效果,成果有限。到了20世紀90年代,學界開始反思概念先行的錯誤,從整體建構走向文本解讀,以歸納代替演繹,力求展現古文論的原貌。譬如張海明、周振甫對“風骨”的論述,汪春泓對鐘嶸詩歌審美理想的探討,此類研究對糾正古文論概念的模糊性有很大幫助,也為重建古文論奠定了一定的理論基礎。但從理論走向理論是此類研究的重大缺陷,如此便囿于古文論的既定范疇,很難有新發現、新突破。

綜上所述,古文論建設任務艱巨,要達到預期的效果,除了投入精力之外,研究方法也需重視。具體而言,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第一,整理、闡釋古人的相關論述。古人很少有自覺建立系統的文學理論的意識,這是中國古代文論專著數量有限的重要原因。與此相對,歷代作家、學者對文學有很多零散而精辟的論述。這些論述散見于他們的作品中,有待進一步發掘、整理,譬如王充、李白、杜甫、韓愈、黃庭堅、金圣嘆、張竹坡等人的文論思想。目前,學界對古代部分重要作家、學者的文論思想論述較多,對其他人的文論思想關注不夠。在時間上,六朝、唐宋古文論是研究重點,對明清文論的研究、整理還有待加強。明清出現了一批極富批評才華的點評家,他們的文論思想以體悟的形式隨感而發,一言半語,不成體系,需要整合。如張竹坡對《金瓶梅》的批評,研究者雖從不同角度論述張竹坡的評點,但缺乏系統化整理、闡述他的文論思想的研究。又如金圣嘆批評中的“好”“秒”“對雪讀之”“對花讀之”之類評語,更需研究者結合作品去闡述其蘊涵,不能用感性解釋感性。當然,對于已論述頗多但仍有爭議的“風骨”“意境”“性靈”等概念有繼續探討的必要,考其源,辨其流,明其用。在個體研究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把個體研究最終上升為整體研究,分析個體文論間的關系,進而勾勒出古文論演變的歷程。總之,通過整理、闡釋將古人的文論思想清晰化、體系化,這是建設古文論的第一步,守成有余,可稱之“整理國故”。

第二,深入文本,發掘新理論。因古代文論成果落后于古代文學創作,有大量潛在的文論寶藏隱藏在無數作品中,故從作品中提煉出文論成果是古文論建設中不可或缺的一環。事實上,已有學者在這方面取得了不菲的成就,袁行霈對意象的分析、王青對六朝山水詩歌結構特征及其與傳統文化關系的論述、萬晴川對古代小說與方術文化關系的探究等都是理論上的新發現。這些研究成果的取得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文本細讀之法:

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應當劃清意象和其他近似概念的界限,從比較中規定它的涵義。但又要避免從概念到概念的演繹,而是從詩歌創作的實際出發,聯系詩歌作品的實例來說明問題。⑤

文本細讀是發掘新文論的前提和基礎工作,但在文本細讀中,同樣需要避免概念先行的干擾,尤其是西方文論的干擾。如若文本細讀只是為觀點尋找證明材料,那就很難有真正的理論發現。以身體書寫為例,目前,學界對中國文學中身體書寫的研究基本是用中國的事例來證實西方的理論。但在古代小說中,我們可以發掘這樣的規律,身體與身份、政治、才能、命運,甚至情節密切相關:

文通立在旁,只見第一位,生得天庭飽滿,地角方圓……垂手過膝,兩耳垂肩,龍行虎步,年紀只有十五六歲,隱隱君主之相,堂堂帝王之容……⑥

此類身體書寫在古代小說很常見,身體是才能和身份的象征,才能和身份意味著權力分配,才能、身份、權力預示人物的命運,進而對情節有暗示或推動作用。在這方面,古代小說促進了身體敘事的發展,其中身體與身份的對應關系是西方身體敘事所缺失的。此外,中國古代小說自然環境描寫中蘊涵的氣化理論、天人關系、風水觀念也不是西方文論能企及及解釋的。⑦因此,拋棄偏見,將古代作品置于傳統文化的背景下細讀,是發掘古文論及其民族特色的有效途徑。同時,受文以載道觀念的影響,中國人更注重文學的思想及其教化功能,文學批評中存在內容大于形式的傾向,文學內部研究相對不足。這種研究視角限制了以文本為中心的理論建設,阻礙了中國文論的發展。故深入文本,轉變視角,是古文論建設極為關鍵的一步,非此則不能構建出系統、真實且具有民族特色的古代文論體系。

二、對話:萬紫千紅才是春

中西文論的碰撞是在近代以來西學東漸的背景下進行的,因矯枉過正心理的介入,新文化運動將古代文論視為封建糟粕,一概拋棄,大力引進西方文論。在此背景下,20世紀以來的古文論研究,尤其是文學批評史的研究,大都囿于西方文論的框架,形成了西方文論影響、改造中國文論的局面。早期,自陳受頤的《文學批評發端》到朱潤東的《中國文學批評大綱》、羅根澤的《中國文學批評史》,大都是用西方理論來解讀中國文學。這種用中國文學來注解西方文論的做法,使中國文學及文論依附于他者,失去了獨立性。建國后,馬列文論成為中國文學研究的指導思想,學界對中國文論的研究走上了用馬列文論來批評中國文論之路,古代文論又成為馬列文論的批判對象或者腳注。到20世紀80年代,“棄舊迎新”仍是中國文論界對待中西文論的基本態度,故一直以來,中西文論間基本不存在平等的對話關系。當然,這種現象的產生還與古文論建設滯后和學人的知識構造有關:

我們這一輩學人一般都經過現代文論和西方文論的熏陶,眼界為其拘限,一出手便容易借取現成的模式為套式,于是古文論自身的特色便泯滅,只剩下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西方文論的范式。⑧概言之,受多重因素的影響,中西文論一直未能建立起真正的對話機制,中國古代文論常以“證明者”的身份出現。

在中西文論對話之外,古文論還面臨古今對話的問題。古文論不僅是歷史的存在,而且是當下的存在;它不能被陳列在故紙堆中,與現代文學隔絕。古文論作為文學遺產,對今天的文學、文論有一定的借鑒或指導意義,但目前古文論研究和現代文論研究之間仍缺乏有效的溝通機制。古文論研究如同一個落在舊時光的老人,現代文論研究者也少有人愿轉身與他交流,更談不上古文論全面融入現代文學批評中。部分學者對古文論的生存狀態極為不滿和擔憂,為此致力于古文論的現代闡釋,試圖為古文論找到復活之路。張健、郭鵬的《古代文論的現代闡釋》一書,是近年來這方面研究的一部力作,為古文論的現代傳承做了有益探索。更多人在古今文論的對話中,將對話理解為語言層面的轉換,即用現代漢語箋注古文論。古今文論對話目的在于復活古文論的精神,指導當下的文學實踐,而不是語言外殼的置換。從本質上講,這種狀況是中西文論對話問題的延伸,沒有自身的現代文論系統,若再局限于西方文論的框架內,中國文論的古今對話大都只能停留在語言層面。

繼承古文論的精髓,發揮它的文學價值,才是文論古今對話的方法與目的。具體而言,在中西文論對話中要做到以下幾點。首先,中西文論,特別是中國古代文論要保持自己的“自足性”,自足是中西文論對話的前提和基礎。中國古代文論是古人幾千年文學經驗的結晶,作為文學實踐的產物,它的存在是自足的。它的特質是文論中的一份“基因”,決不能因其異于西方文論而忽視它、否定它,中西文論也因各自的特質才有了自己的品性及價值。中西文論的對話正是建立在異質的基礎上,本質上是異質文化的交流、溝通,故任何試圖用西方文論來取代中國古代文論的做法都是徒勞的、無效的。其次,在肯定文論自足性的基礎上,促進中西文論碰撞與交流,要避免對話變成“獨白”:

不是以一種理論模式切割另一種理論,而是不同理論間的平等交流;不是以一種話語來解讀另一種話語,消融另一種話語,最終造成某一種話語的獨白,而是不同話語間的“復調式”對白。⑨

以互文理論為例,西方以文本性代替文學,以互文性取代傳統,重視文學之外的因素對文學的滲透與影響,文本的自足性被打破。中國古人既有參互成文、含而見文之說,又有點鐵成金、換骨脫胎之論,一貫強調在繼承的前提下實現文、意互現,同時保持了作品在形式和內容上的自足性。比較可知,西方的互文理論傾向于從大文化背景解讀文學,視野宏觀;中國古人的互文說更關注文學內部,是一種相對微觀的視野。中西互文理論各有所長,互補性很強,西方互文說有助于我們從事文本文化分析,中國互文說有助于發揮互文在文學創作技法上的積極作用。中西互文理論互為參考,互為補充,一外一內,都為互文理論的發展、完善做出了貢獻。因此,中國互文理論不是西方互文理論的注解,互文也不是西方理論的獨角戲。再以《紅樓夢》中的時鐘為例來說明中西文論碰撞、交流的必要性。劉姥姥初次見到時鐘,把它描述為匣子下面墜著枰砣。中國學界大都用西方的陌生化理論來贊賞此描述的新奇性。這只是表象上的巧合,非小說作者有意為之。劉姥姥的身份、經歷決定了她只能用這樣的語詞來形容時鐘,本質上這是人物語言個性化手法的展現,而非陌生化手法的體現。因此,舍棄碰撞、交流而生吞活剝西方文論來批評中國文學,就會出現這種“張冠李戴”的結果。中西文論的對話應互為鏡子,如此既可保持各自的獨立性,又能彼此參照,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在古今文論的對話中,對古代文論進行現代闡釋是必要的,在這個過程中甚至允許出現“六經注我”式的誤讀;但不能停留在語言外殼的置換上,為此要做到從精神上繼承古文論。有人認為因社會變革、文化嬗變、文學革新等緣故,古文論已死,無法參與到現代的文學批評中。這不是事實,在今天的文學創作中,古文論精神實踐依然活躍。從《廢都》到《圍城》,上溯至《儒林外史》,我們可以看到文學現實主義精神在小說中古今相承的事實。從余秀華到北島,再到杜甫,詩言志的傳統亦不絕如縷。即使是當下的穿越小說也可在魏晉六朝的“地獄游歷”故事、明清的“異域游歷”小說(如《西游記》《三寶太監西洋記》)和歷代的地理博物小說、仙道小說中找到文學精神及技法的源頭。古文論并未死去,其很多精華一直存活在現代文學中,在文學精神和藝術手法上為現代文學提供營養。既然古文論存在于現代文學活動中,當代的文學批評就不能脫離它,否則就會出現上文的“張冠李戴”現象。然而今天的文學批評,涉及到古代文學,西方文論常喧賓奪主,涉及到現代文學,古文論基本被打入冷宮。在此背景下,古今文論的對話就停留在語言層面上。因此,只有在精神和實踐上繼承古文論,才能保證古今文論的對話、轉換是鳳凰涅槃,不是“新瓶裝舊酒”。

三、應用:起而行之

在建設和對話之外,古文論現代轉換還面臨另一個亟需解決的問題,即坐而論道,談古不論今。有學者認為,古文論不必介入當下的文學活動,一味強調現代轉換是急功近利的表現。急功近利是古文論現代轉換中常犯的錯誤,典型例子就是以語言外殼的置換來代替古文論本身的現代轉換。雖然如此,也不能否定古文論現代轉換的必要性、可能性,更不能以此為由割裂古文論與當下文學實踐的關系。在此,有一個問題必須指明,古文論的現代轉換是為古文論融入現代文學實踐尋找方法、途徑,而不是讓古文論承擔起中國現代文論建設的重任。近代以來,很多人把中國現代文論的失語說成古文論在當代的失語,這是偷換概念:

一方面,它把“現當代文論的失語”偷換成了“古代文論在現當代的失語”;另一方面,則把“中國當代文論的重建”偷換成了“中國古代文論的現代轉換”。從而才引起了許多不必要的紛爭和混亂……⑩

古文論的失語和中國現當代文論的失語是兩個概念,中國現當代文論的失語是學界公認的事實,而古文論的失語則是基于概念偷換所產生的結論,不符合事實。如前文所述,古文論在當下并沒有失語,失語的是批評者,批評者的習焉不察、坐而論道導致了古文論的“失語”現象。因此古文論的現代轉換在建設與對話外,更重要的任務是起而行之,發揮其文學批評的作用。

首先,批評者要深入了解古文論和古代文學,避免因認識不足造成錯誤推斷。一方面,如前文所述,雖然古文論建設相對滯后,但也取得了不菲的成績,部分成果具有跨越時代的適用性。另一方面,古代文學與近現代文學區別明顯,但二者不是截然割裂的。古代文學的實踐經驗作為寶貴的遺產,一直滋養著近現代文學創作。因此,古文論在當下仍然是文學批評的有力工具之一,在理論和實踐上都具有可行性。然而,西學東漸以來,古代文論逐漸淡出了作品分析領域。檢視學界對近現代文學的批評可以發現,少有學者自覺地將古代文論用于文本解讀,或追溯當下文學與古代“鏡像”之間的嬗變。這種現象很大程度上是批評者對古代文學認識不足造成的,以時空理論為例,古代小說在時空理論應用上有豐富的經驗。在“平行”時空方面,有以桃花源和道教洞天為代表的人間樂土;在“變異”時空方面,有“天上一日人間一年”的天國和“人間一日獄中數年”的地獄。借助時空交錯與變換來安排情節和表達主旨是古代小說的重要理論貢獻。郝景芳的《北京折疊》,正是通過巧妙的時空變異來表達作者對未來城市結構及市民生活的構想,為科技進步帶來的失業問題尋找解決方案。小說憑借敘事技巧和人文關懷精神獲得了雨果獎,與此相反,批評者對它獨特的時空敘事技巧“視而不見”,這是理論資源“缺失”的表現。事實上,中國科幻小說的時空敘事模式大都能從古代小說中找到源頭。如若追溯古代小說,就能發現《北京折疊》時空建構與六朝志怪、明清神魔小說間的關系,進而探究古今小說特殊時空敘事的演變特點及其原因,為解讀當代“時空”小說找到理論支撐。故深入了解古代文學,厘清古今文學間的傳承與新變,是發揮古文論批評作用的重要前提。

其次,古文論的現代轉換要堅持走實踐之路,文論研究者與文學批評者應密切配合,避免坐而論道和談古不論今的弊端,如此才能在今天的文學批評中“激活”古文論。一直以來,古文論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囿于純理論研究,研究者對古文論的現代轉換持有極大熱情,并從理論角度指明了實現轉化的途徑。在文學批評界,卻很少有人對此作出積極回應。實踐與理論的脫節導致古文論的現代轉換基本停留在理論層面,難以真正介入當下文學。雖有學者在文學批評中使用古文論,但其批評對象也是以古代文學為主,即談古不論今。在文學批評實踐和文學批評學科建設兩方面都存在輕視古文論的現象。因此,提升古文論在文學批評中的地位,尤其是重建文學批評學科對古文論現代轉換意義重大:

重建文學批評學科,可以為“古文論的現代轉化”提供既合理又現實的場域;同時“古文論的現代轉化”,能夠把古代文論的實踐品格輸入當代文論,促進文學批評學科的重建。?

重建文學批評學科,確立古代文論作為當代文學批評工具的基本屬性,為批評界運用古文論介入當下文學提供理論自信,進而推動古文論走向實踐。以文化分析為例,一般認為文化分析是西方文論的標志之一,是近現代文學批評的利器。而中國古代的民歌、“卜居”詩、地理博物小說、仙道小說、歷史演義小說、神仙道化劇等文學作品都是文化與文學相融合的典范,它們從政治、經濟、軍事、宗教、巫術、地理、民俗等角度揭示了文化與文學的關系,為中國文化分析理論的產生提供了豐富的實踐經驗。我們完全可以從古代文學中發掘自己的文化分析理論,確立其模式及民族特色,并用于今天的文學批評。只有在批評實踐中,古文論的價值才能彰顯,古文論現代轉換才能實現。

此外,古文論現代轉換還需突破正統文論觀的限制,從宗經、征圣、載道、中庸等范疇中走出來,去發掘古人文學觀念的豐富性。古文論建設更要從“叛經離道”的文學作品中尋找前人的創作經驗,這有助于改變目前古文論研究以儒家正統思想為圭臬的偏頗。打破學術藩籬,呈現古代文學經驗的全貌,建設全面、真實、完善的古文論體系,為古今、中外文論對話提供堅實的基礎。并在此基礎上,探尋古文論的民族特色及“普遍性”,重建文學批評學科,激活古文論的實踐功能,最終完成古文論的現代轉換。另外,古文論的建設與現代轉換不等同于現代文論的建設,也不能從根本上改變中國現代文論失語的狀況,但卻能為中國現代文論建設提供可借鑒的資源與經驗。從這一點來看,古文論現代轉換也是必要的、緊迫的,應給予重視。

①蔣寅《文學醫學:“失語癥”診斷》[J],《粵海風》,1998年第5期。

②陳雪虎《1996年以來“古文論的現代轉化”討論綜述》[J],《文學評論》,2003年第 2期。

③陳良運《中國詩歌理論的一個輪廓》[J],《文學遺產》,1985年第1期。

④王思焜《古代文論研究應注意理論整體性》[J],《文藝理論研究》,1986年第4期。

⑤袁行霈《中國古典詩歌的意象》[J],《文學遺產》,1983年第4期。

⑥[清]無名氏《萬法斗仙全傳》》[M],成都:巴蜀書社,1989年版,第237頁。

⑦金業焱《論〈西游記〉的環境描寫》[J],《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學報》,2013年第4期。

⑧陳伯海,黃霖,曹旭《中國古代文論研究的民族性與現代轉換問題——20世紀中國古代文論研究三人談》[J],《文學遺產》,1998年第 3期。

⑨曹順慶,李思屈《重建中國文論話語的基本路徑及其方法》[J],《文藝研究》,1996年第2期。

⑩趙玉《古代文論的現代轉換:一個誤導性命題——對十年來“轉換”討論的冷思考》[J],《求索》,2005年第12期。

?徐可超《重建文學批評學科與古代文論的現代轉化》[J],《社會科學輯刊》,2010年第2期。

(作者單位:南陽師范學院文史學院)

猜你喜歡
理論
堅持理論創新
當代陜西(2022年5期)2022-04-19 12:10:18
神秘的混沌理論
理論創新 引領百年
相關于撓理論的Baer模
多項式理論在矩陣求逆中的應用
基于Popov超穩定理論的PMSM轉速辨識
大電機技術(2017年3期)2017-06-05 09:36:02
十八大以來黨關于反腐倡廉的理論創新
“3T”理論與“3S”理論的比較研究
理論宣講如何答疑解惑
學習月刊(2015年21期)2015-07-11 01:51:44
婦女解放——從理論到實踐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导航在线|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乱码| 午夜啪啪网| 69视频国产| 手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欧美日韩亚洲综合在线观看| 国产网站黄| jizz亚洲高清在线观看| 欧美a在线看| 在线观看免费国产| 激情亚洲天堂|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免费|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 999精品在线视频| 2021亚洲精品不卡a| 免费在线观看av| 爽爽影院十八禁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专区久久蜜芽| 国产黄色爱视频| 久久久成年黄色视频| 国产美女91视频| 青青国产成人免费精品视频| 亚洲资源站av无码网址| 久久黄色毛片| 欧美一级专区免费大片| 亚洲欧美另类久久久精品播放的| 国产靠逼视频| 少妇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高清在线播放| 找国产毛片看| m男亚洲一区中文字幕| 国产97色在线| 亚洲成网站| 国产18页| 亚洲无线国产观看| 日韩成人高清无码|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影院| 国产亚洲精品97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私拍99pans大尺度 | 99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日韩精品免费一线在线观看| lhav亚洲精品| 99在线国产| 极品性荡少妇一区二区色欲| 性欧美久久|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av| 国产午夜一级毛片| 亚洲人在线| 亚洲人成成无码网WWW| 高清无码手机在线观看| 911亚洲精品| 黄网站欧美内射| 在线欧美日韩国产| 亚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 午夜福利网址| 精品91在线| 黄色在线不卡| 蜜桃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无码高清免费视频亚洲| 老司机久久99久久精品播放| 色综合激情网| 亚洲国产欧美目韩成人综合| 久久黄色毛片| 日韩AV手机在线观看蜜芽| 久久免费视频播放| 国产免费a级片| 日韩高清无码免费| 91视频精品| 欧美啪啪一区| 超碰色了色| 亚洲天堂色色人体| 99久久亚洲精品影院| 国产欧美在线视频免费| 中国国语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国产真实乱子伦精品视手机观看| 国产老女人精品免费视频| 成人午夜精品一级毛片| 久久伊人色| 91免费片| 亚洲国产91人成在线| 久草中文网|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