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虎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更新發展,地理信息技術隨之不斷更新發展。武警部隊地理信息系統平臺建設所占地位越來越重,本文通過分析不同用戶特點及武警部隊對地理信息的特殊需要,對武警部隊地理信息進行了重新設計,主要針對系統功能、技術要點及實現途徑。實驗證明,建立完善的武警部隊地理信息系統能夠滿足武警部隊作戰信息實際需要。
關鍵詞武警部隊;地理信息系統;平臺建設;技術需求
地理信息系統是通過將空間數據庫作為建立基礎,并結合計算機網絡及軟硬件支持,向使用客戶適當提供地理信息技術服務的系統,又稱空間信息系統。地理信息系統包括數據的空間管理、系統查詢、可視化及數據分析等。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信息化建設步伐也在快速推進,相繼建立起各種數據管理系統,武警部隊地理信息系統建設已逐漸成為作戰部隊的迫切需求。而地理信息系統正是基于這種需要結合最新技術開發出空間信息系統。
1武警部隊地理環境信息保障特點
1.1數字地圖
地理環境通常需要使用大比例尺地圖,一些交通比例地圖、城區地形圖、房產結構圖及國家標準比例尺地圖等大比例尺略圖對武警部隊作戰訓練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且對比例尺地圖的現勢性要求較高。
1.2信息決策
數字地圖中的公用道口、公共場所、重點單位等一些兵要地志中的信息對武警戰略決策影響巨大。
1.3信息保障
城市建筑群或建筑物內部結構及功能的立體圖對武警作戰有一定幫助作用,同時城市也是武警地理信息的重要保障,分析城區路口、制高點、巡邏航線對掌握罪犯逃跑路線有一定幫助,能夠詳細分析作戰路線。將罪犯逃跑范圍縮減至最小化,專業分析確定搜索范圍。因此必須將電子地圖、數字地圖及目標坐標作為分析基礎,針對作戰環境及中心任務將周邊地理環境詳細分析,保障部隊需求,采用系統分析法對綜合環境信息進行分析,開發武警地理信息系統同作戰需求邏輯關系。通過地理信息系統的定位功能解決技術問題。
2武警部隊地理信息系統主要功能
將用戶不同需求進行歸納總結,主要分為目標信息管理、數字地圖、衛星定位、信息查詢與統計、標繪圖形符號、目標事件管理等。
2.1數字化管理、顯示及檢索
支持多來源數據,矢量地圖結合系統專題地圖,例如交通圖、城市人口地形圖、旅游圖等;檢索時通過某一地區地形要素或固定目標將該地區最大比例尺像素圖調出;多級比例自動補充地圖縮放功能;使用坐標快速瀏覽地圖全貌;使用立體三位仿真地圖實施對照實際環境。
2.2目標信息查詢、管理、設計
在數字地圖上固定執勤目標并進行標注,例如警衛目標圖、看守目標圖,標注具有一巨型的坐標字段;錄入并維護目標屬性信息,如目標的聲音、圖像及視頻等一些重要仿真模型,分布好屬性目標的類型、名稱及型號等;依據不同信息屬性查詢目標多媒體信息,并按照地圖范圍查詢定位;將同區域內的兵力、武器、目標及設施裝備進行統計,按照比例計算;對目標緩沖區系統分析;維護勤務目標,修改目標名稱及目標屬性,并對目標的位置、數量等重新定位,修改后保存于原圖層當中。
2.3信息分析及統計
對地理信息進行分析統計與查詢,分析緩沖區域、最短路徑、地形查詢及統計等,查詢最大范圍內中心控制點及控制半徑的路短信息。查詢后制表統計分析并輸出,分析實踐規律。
2.4圖形符號標繪
監控目標車輛,同時建立標號庫二維、三維標繪功能,實現目標車輛分析及地形分析工作,使作戰流程更流暢。
2.5目標事件管理
制作重點事件仿真模型,模型內部需包括政府、電臺、機場等大型標志物,管理好重要屬性信息,實現交互式操作。
3武警部隊地理信息系統建設技術要點
3.1建立總體框架
將現有信息技術手段作為依托,結合新型技術實現信息監控,使用現有航片、衛片等數字圖像作為數據源,實現自動化或半自動化處理要素,構建總體信息框架。在相關系統功能基礎上分析作戰環境特點、信息保障特點及環境構成要素,以不同單位對環境信息實際需求作為基礎,建立總體作戰框架,包括執勤信息、兵要地志及環境數據的設計工作,分析武警作戰環境基本功能。
3.2采用生命周期法
首先對作戰環境系統分析,規范不同需求后設計作戰系統,開發作戰系統,然后進行系統安裝工作,定期對系統檢查維護,并采用生命周期法循環使用作戰系統;將系統理論作為指導,應用地理信息模型,并綜合軟件工程的方法實施和組織,有利于控制開發時間及經費使用情況,促進調研工作徹底落實。
3.3采用獨立開發模式
使用獨立開發模式,不依靠地理信息軟件,開發者獨立完成空間數據采集、編輯、轉換及輸出工作,使用編程語言實現編程。脫離商業地理信息軟件的掌控,有效節省開發成本,有利于系統的升級和擴展,同時簡化維護和移植工作。
3.4混合數據模型管理
本系統采用混合數據模型維護管理數據,具體由兩部分組成,分別是關系型管理系統和空間特征管理系統,二者分別實現對屬性數據及空間數據的管理,通過標識符建立連接。地理信息軟件只有簡單易用,才具有推廣價值,所以本系統適當分離數據和功能的維護,將數據轉換及編輯等功能分別部署進行數據維護。
3.5建立戰場三維模型
本系統基于數字影像能夠迅速形成戰場三維模型,將窗口內的標繪圖形及矢量地圖作為地圖紋理,對應該區域內的地圖紋理迅速形成電子沙盤。針對一些重要目標則使用3DMAX軟件,制作三維模型以供使用。
4武警部隊地理信息系統整體實現思路
隨著自動化系統初步建立和使用,武警地理信息系統的要求也隨之提高。數字化地圖的建設及使用為武警軍事地理信息的建設提供了重要依據,通過不斷實踐已經積累一定經驗,數字化技術已逐漸成熟,為武警地理信息系統建設工作奠定基礎,武警地理信息系統具體實現思路包括以下幾點。
4.1加強軍事分析
從基本點分析軍事需求,包括突發事件處理及執勤工作,從重點難點問題入手,確立武警地理信息系統具體目標,廣泛吸收地方地理信息及軍隊系統科研成果,確保武警地理信息系統包含特色的同時具有革命性和前瞻性,推動軍事自動化水平發展。同時要注意貼合實際、注重實戰,滿足執勤任務及突發事件指揮決策要求,形成完整作戰目標。
4.2開發一體化軍事信息平臺
武警地理信息系統不僅是軍事自動化建設基礎工程,同時也是武警官兵處理突發事件和反恐行動的作戰平臺,實現地理信息系統一體化對自動化系統的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一體化軍事平臺是武警作戰部隊控制分系統的基礎,也是實現資源共享的基本需要,更是實現軟件互聯、互通的技術平臺,必須具有開放性和擴展性,所以在開發一體化軍事平臺時要借鑒前人開發成果,盡快實現系統的建設工作,并在使用中不斷完善。
4.3強化軟件配套
加強配套軟件開發工作,充分發揮地理信息系統效益,開發地形圖數字化軟件,針對武警部隊對地理信息的特殊要求開發地圖編輯軟件,另外要開發略圖調制軟件及格式化軟件,完善軟件配套工作,滿足武警部隊對地圖多種格式使用需求。
5結論
實現武警地理信息系統能夠系統、直觀的管理信息和使用空間。在今后發展中還需完善以下幾點:增強空間分析能力,加強作戰指揮決策分析模型研究工作;順應時代發展趨勢加強三維仿真工作;緊密結合自動化系統和武警地理信息系統;借助先進技術建設高質高效軟件戶通平臺,實現資源共享。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