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棟南
基于APP的移動電子商務發展潛力探析
文|黃棟南
在移動通信技術與信息科技不斷發展的推動下,移動電子商務模式逐漸形成。移動電子商務集手機、APP軟件及網民等多種元素于一體,其中,APP是重要的載體,涵蓋了非常廣泛的內容,例如,移動IM、移動視頻、移動音樂、SNS、移動游戲、手機搜索、手機地圖、新聞資訊及旅游出行等,可謂是豐富多元、琳瑯滿目。整體來看,APP軟件可大致分為娛樂類APP、商務類APP、工具類APP及社交類APP等幾種。APP是移動電子商務實現的基本條件,二者之間在發展方面是相互影響、相互促進。
(一)APP
APP是安裝在智能手機上的客戶端軟件,在當今非常流行的安卓、蘋果等智能手機上安裝和應用比較多。智能手機應用商店里有不少軟件的知名度都比較高,例如,安卓的Google Play Store、蘋果iTunes商店里的App Store、百度的91助手、騰訊的手機應用寶等,這些軟件相較于APP與APPS,其主要區別就是第三方程序軟件和應用程序服務的區別。
一般來說,App是通過應用商店或應用市場進行公開發布,手機用戶可根據需要下載App應用到手機適用。國外比較著名的App應用商店,常見的有蘋果App Store、黑莓Black Berry App World、谷歌Google Play Store、微軟Marketplace,而國內比較著名的則有安卓市場、碗豆莢、應用匯等。適用于智能終端運行的App可分為兩種,即基于本地OS運行的應用Native App和基于瀏覽器運行的應用Web App。前者是一種傳統APP開發模式,主要是針對IOS、Android等手機操作系統,開發語言和框架也不同。Native App包括“云服務器數據+APP應用客戶端”兩部分,手機終端上安裝了UI元素、數據內容、邏輯框架等應用元素。Web App屬于HTML5 APP 框架開發模式,跨平臺優勢比較明顯,包括“HTML5云網站+APP應用客戶端”兩部分。用戶在使用過程中,只在客戶端安裝APP應用框架,當打開APP的時候,所有的應用數據則需去云端獲取。這不僅極大地減負了客戶端安裝的內容,也極大地方便了用戶的使用。從當前App市場來看,Native App占據了主流。不過,隨著App數量的不斷快速增加,Native App的不足也逐漸顯現。Web App是應用HTML5技術開發的,這種技術泛指Web應用技術標準,包含了一系列的標準,例如,HTML5、Java Script、CSS3、Web Application API等。而且,Web App應用是以瀏覽器為基礎的,需在Web運行環境中運行,應用代碼主要部署在服務器端上,可以較好地實現移動終端本地服務與傳統Web應用運行模式的融合,因而其跨平臺性也比較突出。

表1 Native App 與 Web App 應用特點對照表
從概念上來看,移動電子商務是以移動終端為基礎的商務活動模式,手機、PDA及掌上電腦等均是其載體,融匯了因特網、移動通信、信息處理等相關技術,主要包含B2B、B2C、C2C或O2O等商務活動。利用移動電子商務,人們能夠實現隨時、隨地地開展商務貿易活動,例如購物、在線支付、金融交易等。
從移動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來看,其得到了廣大用戶的普遍歡迎。移動電子商務的主要特點如下:第一,其以移動通訊技術和無線應用協議為基礎。移動通訊技術和IN-TERNET是技術支撐,在運行過程中,移動電子商務采用無線應用協議確保信息交互準確;采用TERNET網絡確保信息交互快速。第二,智能手機用戶群龐大,因而移動電子商務所面對的客戶和潛在客戶數量非常巨大。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通信業經濟運行情況顯示,2016年我國使用手機上網的用戶數再創歷史新高,總數達到10.04億戶,月戶均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近800M,手機上網流量占比近九成,見圖1。可以看出,我國移動電子商務客戶開發潛力是非常可觀的。第三,由于移動電子商務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使用非常方便、快捷,因而極大地提升了電子商務的效率。用戶不必坐在電腦面前,利用計算機來開展商務活動,而只需一個移動終端設備就可以,通過連接網絡,就可以登錄瀏覽器方便地選購商品、從事訂購、支付等交易活動。這種改進使得電子商務活動跳出了固定PC端的局限,實現了隨時隨地的開展,使得電子商務的交易效率得到急劇提高。第四,具有強大、快捷的比價功能。在移動電子商務過程中,用戶只要掃描產品條紋碼,就能立刻獲取該商品在各大商超中的價格,從而進行快速比價。如果發現當前超市該商品的價格比較高,就可以選擇價格相對低的超市選購,或者通過移動商務渠道進行購買。這種功能非常便捷、實用,極大地方便了用戶日用消費品的選購。第五,打破了時間和空間限制,在更廣闊的領域拓展了電子商務的市場銷售空間。因為移動電子商務是以移動終端設備為基礎的,不管用戶在什么地方、什么時間,都可以進行網絡購物,使得電子商務的銷售市場空間得以無限延展,這有力地促進了電子商務的交易規模。根據朱尼普研究公司報告,2017年移動電子商務的交易價值將會達到3.2萬億美元,而在2013年,移動電子商務的交易價值僅有1.5萬億美元。

圖1 2015~2016年8月手機上網用戶和對移動電話用戶滲透率情況
目前,我國移動電子商務主要在如下領域應用:第一,進行在線交易。移動電子商務的所有交易都是在線上進行的,用戶通過在線進行訂單確認和交易管理,實時接受相關信息及其他新聞資訊等。第二,辦理電子銀行業務。現在很多銀行都開通了電子銀行,用戶通過移動終端設備,就可以登錄電子銀行,進行賬戶查詢、轉賬、支付、預約取款、查詢交易明細以及進行個人財務管理等,不用到銀行柜臺排隊等候,就可以隨時隨地實現賬戶管理。第三,實現在線購物。移動終端普及率高,用戶登錄后,就能方便、快捷地進行網上購物,并通過快速的篩選比較,來選購到價格和質量都滿意的商品。第四,訂制和發布相關業務。移動商務平臺功能豐富多樣,用戶通過移動商務平臺,在享受電子商務服務的同時,還可以訂制一些實用信息,例如航班信息、列車時刻信息、旅游信息等,也可發布一些時事動態、天氣預報、交通路況等。
現在來看,手機、APP以及網民三大元素發展越來越快,移動電子商務顯然已成為電子商務發展的主流模式。根據相關統計,PC端的網民用戶數量下降了30%左右,而使用手機等移動終端的網民數量卻直線上漲,在手機成為大眾必需品的時代,移動終端儼然已成為大眾上網的主要終端。這從智能手機銷量上可見一斑。智能手機的優勢是顯而易見的,其作為移動互聯網的終端設備,為廣發網民提供了優質的、全新的交互方式,拓展了網民上網的體驗空間及體驗質量。根據相關數據統計,在2008~2015年年間,大量的手機APP應用軟件紛紛推出,這些備受用戶青睞的應用,也進一步吸引了更多的網民加入移動互聯網大軍中。隨著APP應用軟件的種類越來越豐富、數量越來越多,以及國家上網資費的下調,手機網民的數量正呈現海量增長的特征,這直接推動了移動電子商務用戶數量的迅猛增長。
在前述分析中可以發現,移動電子商務是以智能手機為基礎的,APP和網民用戶是其重要的推動要素,下文將從此三方面,對移動電子商務發展潛力進行分析。
(一)智能手機
智能手機的智能化水平比較高,用戶體驗比較優良,已成為廣發網民上網的首選終端設備。來自CNNIC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12月,我國手機網民規模已經達到7.31億,與2015年相比,增加了0.82億,其中,有90.1%的網民是通過智能手機來上網的。從智能手機銷售市場來看,自2013年起,我國智能手機銷量開始呈現直線上升的態勢,占據了整體手機銷量的90%以上。數據表明,我國在2015年的智能手機銷量為4.7億部,2016年我國智能手機市場增長了 8.7%,銷售額急劇攀升。
與普通手機相比,智能手機充分融合了手機的功用和用戶的需求,其設計和開發是以用戶為本的,能全面考量用戶的需求,其既擁有普通功能手機的所有優點,也包含有PDA大部分的功能,并能根據用戶購買行為來進行設計,用戶使用智能手機,可以方便地進行個人信息管理,使用無線網絡和瀏覽器從事各種活動。更重要的是,智能手機的屏幕尺寸比較大,在視覺觀感和使用上,都有良好的享受。智能手機的內存比較大,軟件運行流暢、快速,用戶能享受到更優質的使用體驗以及更多的增值業務,比較常見的如股票、天氣、新聞、交通、音樂視頻及購物等。很多用戶也是基于智能手機的這些功能特點,而選擇購買智能手機。從智能手機用戶調查來看,年輕人占據了極大的比重,他們更傾向于選擇最新的智能手機;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中老年群體在智能手機用戶群體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如今人們的文化素質水平都較以往有了極大的提高,這也為智能手機的普及和推廣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文化水平相對較高的人群對于高科技的智能手機青睞度比較高,文化水平相對低的人群一般會購買使用簡單的智能手機;人們都有從眾心理,在智能手機使用過程中,相互跟風,當看見別人使用新款智能手機,就會有追新購買的行為;此外,隨著智能手機價格的降低,人們購買智能手機的負擔大大降低,人們有能力根據個人喜好、使用習慣及對品牌認可度,來自由地選擇喜歡的智能手機,這也是智能手機得以推廣應用的主要因素。
(二)APP應用軟件
對于APP應用軟件來說,影響其發展的因素比較多,例如,軟件質量、下載量、生活緊密度等,都會對其發展產生重要的影響,影響到其市場份額。在一些手機應用下載排行榜中,可以通過排行數據看出各類APP受用戶的喜愛程度。通常來說,社交類的APP更容易受到用戶的歡迎,商務類的APP次之,另外,娛樂類和工具類的APP的覆蓋率和啟動次數,優勢也比較明顯。大約有70%左右的用戶拒絕下載付費APP,即便已經下載了,如發現需要付費使用,也會卸載。從此可以看出,免費APP應用軟件市場前景更加廣闊。另外,APP軟件與生活的緊密度,如購物消費、休閑娛樂等,也會影響手機AAP的發展。相對來說,用戶停留時間長、下載排行靠前的APP,也具有廣闊的發展潛力。發展潛力大的APP應用軟件,其擁有的用戶數量也更多,因此,其所占的市場份額也相對較大。在智能終端設備性能不斷提升、網絡環境不斷優化的背景下,移動App應用也將會日漸完善,其功能也會越來越豐富、越來越人性化。APP開發方會遵循移動應用的市場規則,做到以用戶為本進行理性開發,而非像APP發展初期那樣盲目,沒有進行充分的市場調研和有效的用戶分析,就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導致移動應用公司往往會乘興入市,但實際情況卻是市場運作艱難,效益差強人意。在當前移動應用市場繁榮發展的背景下,必須要堅持從用戶角度去考慮產品的設計和開發,這樣才能優化和提升APP的性能,細化其分類,從而進一步促進智能移動終端性能提升。可以預見,在移動終端迅猛發展的時代,以及其業務處理功能的日益強大,其不可避免地會取代部分傳統的PC功能。從長遠來看,未來的智能終端設備將會因各類APP軟件應用功能的豐富和完善,以及其更佳的針對性,而更好地滿足人們日常生活、辦公、娛樂等需求。移動應用公司在具體實踐中,應加強對市場和用戶的分析,開發類似于Office軟件、圖片編輯等功能性APP軟件,為用戶量身定做專業APPA,從而進一步提升用戶體驗和使用享受。
(三)網民用戶
網民用戶是移動電子商務發展的重要推進要素,用戶的屬性如年齡、學歷、分布區域、職業、收入等,都會影響到網民用戶的規模數量。而用戶規模數量也是衡量移動電子商務發展的重要指標。在預測用戶規模的時候,可以使用神經網絡模型,該模型是最簡單的線性神經風絡,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其傳遞數據信息是通過線性函數進行的,用戶只要按照要求輸入任意值,就能測算出準確的預測值。綜合各方面的情況來看,在各種元素的推動下,網民用戶的數量和規模,將會呈現持續增長的態勢,移動電子商務用戶的規模顯然也是同步拓展的。
綜上所述,在智能手機和APP軟件自身功能不斷完善、使用者數量不斷增加,以及網絡環境條件持續優化的背景下,移動電子商務用戶將會一直保持增長,其發展前景非常可觀,相信在不遠的未來,其將會革新傳統電子商務模式,推動移動電子商務發展更上層樓。
作者單位:四川文化產業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