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下無花果 致富路上忙
伴隨農業經濟結構調整步伐,安徽省合肥市周邊越來越多的農民、家庭農場開始告別傳統種植模式,不斷創新種植產品,不僅減少了環境污染,而且創造了經濟效益。在肥西縣官亭鎮,一對農民夫婦種植了2公頃無花果,每667平方米(1畝)面積每年收入高達3萬元。
在肥西縣官亭鎮張祠村的無花果園內,無花果嫩芽新發,果園主人李昌云帶著家人開始對果樹進行“抹芽”,也就是除去多余的嫩芽,優勝劣汰,去粗取精,確保果實產量和質量。“3月份的育苗工作已經結束,無花果進入春季管理期,”李昌云介紹,“現在的主要工作就是除草、抹芽、施肥、搭架子,5月掛果,8~11月采摘。”
這片2公頃的無花果園花費了李昌云不少心血。去年3月份,李昌云先后從濟寧、北京、嘉興等地,陸續引進栽植無花果苗3000多株,十多個品種。李昌云夫婦倆起早貪黑,扎根果園,當年種植的無花果獲得了好收成。據介紹,無花果每667平方米產量達1500千克左右,最低售價20元1千克,收入可觀。除了采摘出售鮮果,李昌云還購買深加工流水線設備,把無花果做成飲茶、烹飪等系列產品,收益也頗豐。
而今,果園不遠處的官亭林海景區已成功創建國家生態公園和4A級旅游景區,游客量日益增加,旅游產業前景廣闊。今年,李昌云計劃擴大種植面積,采用大棚種植,延長生長期,讓更多的游客能夠親手采摘到價格低廉、新鮮香甜的無花果。 (李 波)

懷念,這當然沒錯,但不應該過多帶進現在的婚姻中。還有,再婚女人應該要克服喜歡吹毛求疵的毛病,應該更多一份寬容,不要讓婚姻再跌一次跤。(張元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