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安小米生產于“中國小米之鄉”——河北省武安市。
據史料記載,武安是粟的發源地,谷子的故鄉。武安谷子的生產基地是國家認定的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那里水質優良,晝夜溫差大。武安小米是以武安谷子為原料精細加工而成的,不添加任何添加劑,所以產出的小米純天然無公害。
科學研究表明,武安小米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蛋白質含量高于大米和玉米,粗脂肪含量低于面粉和大米,含有的氨基酸種類齊全,特別是人體所需的色氨酸、蛋氨酸的含量很高,并含有豐富的維生素。有暖胃養人、止煩解渴、益氣補中的功效。
武安小米品質優良、色澤微黃,入口綿甜糯香,營養豐富,深受消費者青睞。多年來,經過武安人民對谷子進行多次篩選和改良,谷子品質有了很大提高。近年來,為了帶動武安小米產業的發展,武安市委、市政府加大了對小米產業的扶持力度,出臺了《關于發展優質小雜糧的實施意見》和《關于發展小米產業的實施方案》,武安市財政每年撥出專款扶持谷子生產。在技術上,依托河北省農科院谷子研究所指導谷子科研與生產,示范推廣優質專用谷子新品種,推行有機、綠色、無公害栽培技術,實現品種更新和良種良法配套。
在示范推廣過程中,有關部門還通過抓好龍頭企業建設、基地建設、優種供應、試驗示范、標準化生產,促進小米生產規模化、產業化,延伸產業鏈條,提升武安小米的市場競爭力,為小米產業發展增添了后勁。
武安市質監局以此為契機,積極與農業等有關部門配合,幫助農民推廣使用優質專用谷子新品種,采用有機、綠色、無公害栽培技術進行標準化生產。為進一步提升武安小米品牌效應,武安市質監局于2008年向武安市政府提出申報武安小米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起草了可行性報告。武安市政府于2009年8月,向國家質檢總局遞交了《關于武安小米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申請書》,2010年4月,國家質檢總局批準了對武安小米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的申請。近幾年,依托河北省農科院谷子研究所,武安市實施了國家太行山星火產業帶谷子基地建設等項目,主推優質、高產的谷子新品種冀谷19和冀谷31,推廣品種達到國家一級優質米標準。近年來,武安市谷子種植面積達到30多萬畝,總產量達10多萬噸,谷子良種普及率達到99%以上。武安小米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申請獲批,對發展武安小米產業、推進農業向新的深度和廣度發展,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加快全市人民脫貧致富奔小康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推薦理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