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晟盛 詹永照 楊洋



摘 要:為了合理有效地安排時間,提高任務完成效率和自我管理能力,以GTD理論作為指導思想,在實現個人任務管理的基礎上,結合軟件模塊高內聚、低耦合的設計特點,提出一種可行的實地任務提醒機制,實現了一款符合4W1H分析法的應用于時間管理的GTD軟件。用戶使用客戶端即可查詢本人任務,以列表的形式顯示任務與任務完成狀態,并且可直接操作選中任務。該系統極大地提高了任務完成效率,對任務構建了有效的過濾箱,方便用戶及時、快速地了解任務,為提前完成任務提供了便利。
關鍵詞:GTD;WPF;4W1H;時間管理;實地優先
DOI:10.11907/rjdk.171633
中圖分類號:TP3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7800(2017)009-0100-04
Abstract:In order to arrange time reasonably and effectively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ask and self-management ability, with GTD theory as the guiding ideology, based on the achieving personal task management, associated with the features of high cohesion and low coupling, this paper proposes a feasible field task reminder mechanism and implements a GTD software conforming with 4W1H analysis for the time management. By using the client, the users can query own tasks displayed by the format of a list for the information of tasks and status and operates the selected tasks directly. The system has greatly improved the efficiency of the task, designed an effective filter box for tasks, quickly understood tasks on time and provided the convenience to fulfill the tasks ahead of time.
Key Words:GTD; WPF; 4W1H; time management; field priority
0 引言
GTD[1]理論發展至今,已經逐漸從傳統的理論研究階段向實際應用階段過渡。現如今,進入了提高效率與能動性、將目標與角色融入到時間管理中的第四代。國內外許多學者和公司對GTD理論的模式切換、如何進行有效過濾以及應用系統中場景、角色與目標的綁定進行了深入研究,并以GTD為基礎進行了理論擴展,增強了實際應用能力。但是大多數場景的切換只是實現了通過上班模式、戶外模式、住宅模式等改變帶來角色、目標的改變,而沒有涉及到所在地點變化及其綁定的任務目標變化。因此,這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科技進步和時代發展,使生活和工作節奏加快。然而,人們在享受互聯網帶來便利的同時,各種時間管理問題也隨之而來。在職場與學校,人們由于缺乏對時間管理的認知和對時間的控制能力,一方面可能造成工作進度拖延,另一方面面對眾多任務,可能手足無措,無法保質保量地完成工作。為了順應時代的發展,更好地滿足用戶需求,本系統在主流GTD軟件的基礎上,開發了基于實地優先的GTD管理軟件。該系統根據用戶地點的轉換提醒用戶完成符合當時場景的任務,從而提高任務完成效率。
1 相關概念
1.1 實地優先
實地優先是一種以實際所在地為基準,對所有任務設置優先級的思想。當任務不在實際所在地時,該任務的優先級較低,且不被提醒;當任務在實際所在地時,該任務優先級較高,則會提示用戶完成任務。隨著用戶地點的不斷改變,任務優先級也隨之改變,這種任務優先級的設置保證了實地任務提醒機制的實現。基于實地優先的任務提醒機制是基于位置服務[2]的一種變異方法,區別于移動端,它在PC端為用戶提供實地任務優先的提醒服務。
1.2 GTD概念
GTD(Get Things Done)是一種時間管理方式,由David Allan提出,是一種將繁重超負荷的工作生活方式變成無壓力高效的時間管理系統。GTD 的基本理論是將一個人要完成的任務和事件全部從大腦中移出,記錄到紙上,使大腦能夠不被多余的事情打攪而集中于現在需完成的事情上。GTD的核心理念在于只有將心中所想的所有事情都寫下來并安排好下一步計劃,才能夠心無掛念、全力以赴地做好眼前工作,提高效率。GTD的核心原則分為收集、整理、組織、回顧與執行5個步驟,如圖1所示。
David Allen的GTD方法主要基于兩個目的:①抓住所有一切需要處理的事情(現在的、以前的、將來某時的;大的、小的、或者不大不小的),把它們統統置入一個脫離大腦的邏輯系統中;②訓練自己在接受一切“輸入信息”的前期作出決定[1]。GTD是一種簡單、高效的方式,可根據所處的位置和時間,執行最高效的行動方案。
1.3 4W1H分析法
4W1H分析法[3]也稱為5何分析法,4W1H即Who、 What、 When 、Where 、How,其實就是人事時地物,分析任何問題都可以從這5方面下手,找出問題根據。該方法是對選定的項目、工序或操作、對象、地點、時間、人員、方法等方面提出問題進行思考,使思考的內容深化、科學化。4W1H分析法的應用領域非常廣泛,比如整合管理、范圍管理、時間管理、成本管理、質量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溝通管理、風險管理、采購管理、干系人管理等眾多知識領域。在時間管理的知識領域4W1H中,又分為7個步驟,分別是規劃進度管理、定義活動、排列活動順序、估算活動資源、估算活動持續時間、制定進度計劃、控制進度,各步驟循序漸進。endprint
1.4 網關概念
在Internet中的網關一般指用于連接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網段的網絡設備,通常使用路由器(Router)作為網關。在TCP/IP網絡體系中,網關的基本作用是根據目的IP地址的網絡號與子網號,選擇最佳出口對IP分組進行轉發,以實現跨網段的數據通信[4]。如圖2所示,PC0和PC1分別是在路由Fa0/0和Fa0/1的局域網里,PC0和PC1的IP地址都是局域網IP地址,它們之間的交互需要通過Fa0/0和Fa0/1的傳達。Fa0/0和Fa0/1即是從一個網絡連接到另一個網絡的關口,是局域網通向其它網絡的IP地址。
2 GTD管理系統整體設計
在GTD理論的指導下,基于實地優先的GTD管理系統結合自身特點,進行相應的模塊劃分。本系統包括登錄模塊、任務處理模塊、新建任務模塊、數據庫模塊。登錄模塊主要實現用戶的登錄、注冊,以及檢索添加數據庫賬號功能;任務處理模塊主要負責為用戶提供任務信息的查詢、操作、提醒功能,包括用戶資料,任務的時間、地點、執行人、方式等信息的查詢和實地任務的提醒功能等,以及對新建模塊的跳轉,保存數據到數據庫;新建模塊主要負責為用戶新建任務,并將任務傳遞給任務處理模塊,以及與數據庫進行交互。系統運行流程如圖3所示。
2.1 登錄模塊設計
登錄模塊主要實現WPF動畫效果與賬號密碼登錄功能。WPF動畫效果主要是在實現太陽照射、云朵飄動、樹葉搖擺的簡單動畫基礎上,將在同一時間線下的簡單動畫組合成復雜并發的動畫;登錄功能通過攔截器[5]匹配數據庫賬號密碼。在保證安全登錄的基礎上,將動畫效果與文本框、密碼框有機結合,既要保證前端界面的美觀絢麗,又實現登錄的業務邏輯。
2.2 任務處理模塊設計
任務處理模塊主要實現任務顯示、任務處理狀態更改、按照關鍵字對任務排序、關鍵字任務分類、任務刪改、實地任務提醒、新建模塊跳轉等功能,具體需完成的功能包括:將數據庫中的任務以及新建模塊傳遞過來的新任務載入顯示;為用戶提供待完成、已完成、垃圾箱分類的任務處理;根據不同關鍵字的排序,例如對同一天的任務進行升序排列;用戶直接對任務操作,包括刪除任務、修改錯誤信息等;自動檢索出實際地址的任務并作出提醒,要求用戶進行下一步操作;跳轉到新建模塊,實現任務的創建功能。
2.3 新建模塊設計
新建模塊主要實現實地歸屬地定位、上次登錄地顯示、任務新建等功能。實時歸屬地主要在獲取IP地址的基礎上,通過對IP的分析,獲得實地歸屬地;上次登錄地的顯示是通過獲取數據庫中上次登陸地的數據,顯示在新建模塊窗口;新建任務是在4W1H的時間管理原則下,分別創建任務的時間、地點、執行人、事件、方式,并且將新建任務傳遞給任務處理模塊。
2.4 數據庫模塊設計
數據庫和其余3個模塊交互,在符合其它模塊數據的要求下,嚴格設計字段。數據庫主要包含3張表,分別是用戶信息表、任務信息表、任務提醒表。用戶信息表根據用戶的關鍵字符設計而成;任務信息表包含任務的時間、地點、執行人、事件、方式等關鍵字符;任務提醒表和用戶信息表、任務信息表綁定,包含用戶ID、任務ID等關鍵字符。
3 GTD管理系統實現
3.1 登錄模塊實現
登錄模塊主要完成前端動畫設計和后臺攔截功能。具體功能實現如下:
(1)在本模塊中,采用WPF[6]設計界面前端,以數據驅動為理念,增加了動畫效果圖,大大提升了軟件界面的美化程度,在同一時間可實現太陽照射、云朵飄動、樹葉搖擺的動畫效果組合。
(2)本模塊借鑒了Java語言攔截器的設計思路,在.Net平臺上,實現了C#版本的攔截器。在攔截器的作用下,在不破壞登錄業務邏輯的前提下,對業務進行額外的攔截操作,例如不允許同一個賬號同時登錄等。攔截器攔截過程如圖4所示。
3.2 任務處理模塊實現
任務處理模塊主要分為7大部分功能,具體功能實現如下:①任務顯示功能的數據源主要來自載入數據庫已保存的任務或者新增任務,通過WPF控件實現列表化顯示任務;②任務處理狀態主要是通過修改任務等級,垃圾箱、待處理、已完成狀態分別對應不同的等級0、1、2;③任務排序功能主要是根據任務關鍵字對所有任務進行檢索,通過WPF的控件特性加載數據關鍵字,實現任務關鍵字的排序;④關鍵字任務分類是通過關聯關鍵字與包含此關鍵字的任務,實現一對多的分類;⑤任務的刪除操作采用的是依賴于WPF控件的屬性,實現對選中任務的刪除;任務的修改操作采用的是焦點事件的獲取與丟失,獲取焦點即能對所在任務進行修改,丟失焦點則不能修改;⑥用戶地點的轉換提供及時的任務提醒,主要依賴于計時器對任務的快速檢索,當任務地點與本地任務匹配時,跳出任務提醒窗口,提醒作出任務操作。提醒任務流程如圖5所示;⑦新建模塊跳轉是通過實現按鈕中的新建窗口實例方法,然后新建模塊傳遞任務給任務處理模塊。
3.3 新建模塊實現
新建模塊主要實現了實地歸屬地定位、上次登錄地顯示、新建任務的功能。具體功能實現如下所示:
(1)實地歸屬地的定位功能主要通過IP地址查詢歸屬地的方式獲得。在無線狀態下,IP地址只是本地路由器分配給本機的一個局域網IP,并不是本機真實的IP地址,故需要采用相應的網關獲取方法將本地IP地址轉變為在萬維網中包含本機的整個局域網的IP地址。網關IP地址的獲取可以采用網頁抓取[7]和程序代碼兩種方式。在實踐過程中,程序代碼獲得的網關IP地址是默認的網關地址192.168.1.1,具有很強的局限性,準確性不高。因此,采用網頁抓取的技術是正確率較高的方法。將得到的網關IP地址進行封裝,通過基于 WebClient對象的網頁抓取技術,訪問http://ip.3322.org網址,返回IP字符串,例如180.118.107.94。IP歸屬地檢索流程如圖6所示。endprint
(2)上次登錄地的顯示主要是通過數據庫從用戶信息表中載入用戶上次的登錄地址。若為初次登錄,新建窗口則顯示第一次登錄,否則將顯示上次登錄地的信息。
(3)新建功能在4W1H的要求下,新建5個關鍵詞的任務,并且通過WPF的列表屬性將新建任務實時傳遞給任務處理模塊。
3.4 數據庫模塊實現
任何軟件的設計和實現都離不開數據庫。數據庫模塊主要完成的功能是根據需求設計表字段(見圖7),為登錄模塊、任務處理模塊、新建模塊提供數據支撐,為業務邏輯實現增刪改查提供便利。在本系統中,任務提醒表的userID、taskID分別依賴用戶信息表、任務信息表,將用戶信息表與任務信息表相互綁定,保證了軟件和數據庫的有機結合,最終實現了基于實地優先的GTD管理軟件[8]。
4 功能驗證
在功能模塊設計以及數據庫設計的基礎上,實現了基于實地優先的GTD管理系統。本系統采用C#編程語言進行編程,并使用Microsoft 公司提供的可編程邏輯器件開發環境Visual Studio2010進行編譯和實現,在Windows 10系統上進行了軟件功能測試。根據前端數據的變化,對GTD軟件不同的模塊功能進行了驗證。
4.1 登錄模塊驗證
實現加載動畫效果的前端顯示功能和具有攔截器效果的安全登錄功能。前端界面由3個簡單動畫有機結合,當登錄的賬號、密碼為空時,按鈕無法選中;實現了類似Java的C#版的攔截器,保證了安全登錄。在賬號密碼驗證之后,跳轉到處理模塊,將數據庫的記錄加載后進入模塊。
4.2 任務處理模塊驗證
本模塊獲取新建模塊傳遞的IP歸屬地,根據歸屬地遍歷任務,彈出提醒框,對提醒的任務進行操作,如圖8所示;通過按鈕的觸發事件實現對任務的增刪查改操作;在關鍵字分類中,例如聯系人為同一人的任務分類如圖9所示。
4.3 新建模塊驗證
新建任務窗口如圖10所示。按照4W1H的要求,根據5個關鍵字段新建任務;將新建任務的數據傳遞給任務處理模塊,新建任務為待完成狀態。
5 結語
本系統采用網頁抓取技術獲取無線網狀態下網關的IP地址,實現了實地任務優先的功能,迎合了當前GTD軟件的發展趨勢。本系統對GTD理論進行了功能方面的優化,采用WPF控件數據驅動的設計思想,以及適當使用WPF控件數據驅動IP查找歸屬地的設計方法,提高了任務的收集、整理、組織、回顧及執行速度,滿足了GTD對任務實時性的要求,符合4W1H的管理原則,這種功能的擴展在GTD時間管理中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然而,本文設計的軟件只能應用在PC端,而不能移植到移動端,因此還需要進行進一步設計與完善。
參考文獻:
[1] 戴維·艾倫.盡管去做:無壓工作的藝術[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2] 周傲英,楊彬,金澈清,等.基于位置的服務:架構與進展[J].計算機學報,2011,34(7):1155-1171.
[3] 韓慶齡.市場營銷管理體系設計全案[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2.
[4] 徐再林.簡述路由器在網絡中的應用和其配置[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5(23):113-113.
[5] 孫云,陳勇,陳啟祥.AOP實現技術中攔截器框架的研究[J].華南金融電腦,2005,13(12):67-68.
[6] 劉鐵猛.深入淺出WPF[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10.
[7] 陳哲.垂直搜索中網頁抓取技術的研究[J].科技信息,2009(22):563.
[8] 羅斌.多數據庫系統中數據一致性維護技術的研究與實現[D].長沙: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9.
(責任編輯:黃 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