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靜+羅海蘭
“我覺得我的表妹已經走火入魔了。”前不久,興農中學的李同學十分煩惱,他的表妹最近迷上一款名為“王者榮耀”的手機游戲,已經到了不眠不休的狀態。李同學說:“她現在讀初二,作業都不做了,我去串門時總是看到她抱著手機在玩游戲。”
近年來,一大批網絡游戲受到了中小學生的熱捧,從開始的“穿越火線”“DOTA”“魔獸世界”,到現在的“英雄聯盟”“陰陽師”“王者榮耀”……有的學生沉迷于游戲難以自拔,這讓她們的家長感到憂心忡忡。
現狀:多款游戲受到中小學生的熱捧
在記者的調查中,像李同學表妹這樣的情況還真不少。李同學班上也有不少人在玩游戲,班級群里天天在討論游戲,并不時出現“王者誰來”“開黑了老鐵們”等游戲邀請消息,李同學的同桌甚至說:“世上沒有人不愛玩‘王者榮耀,只是他還不知道自己愛玩。”北京市第八中學初二學生王同學也是“王者榮耀”的游戲迷,在寫完作業后,每天都會玩上一兩個小時的游戲。
不僅是初高中生,現在的小學生也有不少人受到網絡游戲的影響。“兒子玩的是‘球球大作戰和現在最火的‘王者榮耀,”一位六年級的學生家長李亞說,“孩子說這兩款游戲班上的人幾乎都在玩。”
“沉迷網絡游戲后,最直接的影響就是成績下降。自從開始玩游戲之后,我們家孩子成績從每科七八十分下降到六七十分,真讓我抓狂,”同學浩浩的媽媽說,“他現在對學習很敷衍。”浩浩的這些“癥狀”,在不少家長中引起了共鳴。
不僅是成績的下降,網絡游戲帶來的不良影響還有很多。浙江一位小學五年級學生在玩“王者榮耀”的時候,為獲得厲害的游戲角色,偷偷用父母的卡,兩個月時間花掉了3萬8千多元錢;江蘇常熟19歲的小姚,因沉迷于藍鯨死亡游戲,用刀在自己的腿上刻字……
玩家:都是心理壓力惹的禍
大一學生任榮晰是個網絡游戲愛好者,在采訪中他向記者透露,初三時在朋友介紹后,他開始接觸網絡游戲,之后便一發不可收拾,有時甚至玩到凌晨四點。網絡游戲讓他感覺自己的生活不再碌碌無為,而是有了奮斗的目標,想打好游戲,打敗班上的同學……“網絡游戲讓我感受到生活很充實。”任榮晰說。
作為一個“過來人”,任榮晰認為學生沉迷游戲的主要原因是現在的獨生子女太孤單了,沒有同齡人交流,需要一些東西來填充自己。此外,學校開設體育、音樂等課程,家長送孩子去上興趣班,本來應該是讓孩子從中得到放松,感受快樂,培養興趣愛好。但是很多家長想的卻是讓孩子長大后從中獲益,強迫孩子去學習,這讓孩子感到痛苦和煎熬。此外,現在的孩子還缺乏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與交流,他們需要一個虛擬的空間與他人交流,建立聯系,網絡游戲正好提供了這樣一個臺。
任榮晰認為,家長管理、教育孩子要講究方法,首先要搞清楚原因,一味地阻止孩子打游戲反而會適得其反。其次,家長要正視游戲,玩游戲和打籃球、彈鋼琴一樣,都是一種興趣愛好,如果孩子很熱愛,甚至可以把游戲當成是一種職業選擇,如果只是普通的喜歡,就把打游戲與打籃球同等看待,不要簡單粗暴地禁止孩子玩游戲。
專家:理智看待合理引導
既不能“打壓”,又不能放任自流,針對家長到底應該怎樣處理孩子沉迷于打游戲這一問題,記者采訪了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企業員工心理援助項目高級執行師、音樂治療師、職業生涯規劃師、貴州省心理健康教育協會會員黃海英老師。
黃老師認為,造成學生沉迷于網絡游戲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從游戲本身來看,網絡游戲不僅有趣好玩,還是一個虛擬的世界,學生可以在游戲中創造另一個自己,從中獲得成就感。
此外,受從眾心理的影響,當孩子對周圍同學追捧的熱門游戲一無所知時,會覺得自己脫離了“群眾”,為了和大家保持一致,就會上網玩游戲,有的就會漸漸上癮。
黃海英說,游戲是一把雙刃劍,家長不要完全限制孩子玩游戲。從積極的角度來說,游戲能幫助孩子開闊眼界,激發想象力,培養探索欲;能滿足孩子求新探異和追求緊張刺激的心理需要;還能培養孩子的好奇心、競爭心理、觀察力、想象力、邏輯推理能力,提高反應速度,改善手眼協調;能滿足孩子成長中的交往需要,緩解孩子在學習生活中產生的焦躁、不安和孤獨。
黃海英說,游戲本身有好處也有壞處。一些家長讓孩子遠離游戲是因為只看到了游戲帶來的壞處,孩子不聽,是孩子不愿意離開游戲帶來的好處。況且,家長自己都做不到不玩手機,又怎么能要求孩子完全不玩游戲。因此,家長需要做的是和孩子探討,怎么樣管理好玩游戲的方方面面。
對此,黃海英建議家長從兩個層次解決問題。
第一,當孩子只是把游戲作為放松自我的一種娛樂方式時,家長一定要放寬心,切忌把游戲視為洪水猛獸。現在的家長把太多的精力放在孩子的身上,對孩子的關注度比較高。家長要思考這個關注度是不是孩子所需要的,有沒有過度地關注孩子。
第二,如果孩子已經打游戲成癮,家長最先要做的就是接納。這時,家長不應該責怪孩子,而應該做好長時間幫助孩子解決問題的準備,同時求助專業的心理輔導人員,幫助孩子恢復到平和的狀態。此時,孩子最需要家長的包容和愛心,家長要無條件地給予孩子愛和耐心。
黃海英強調,家長處理好與孩子之間的關系是幫助孩子擺脫游戲的關鍵,只有家長和孩子之間的關系和諧融洽了,孩子才會聽從家長的教導,才能與孩子友好地協商解決方案。家長還要注意,不要完全阻止孩子玩游戲,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甚至破壞家長與孩子之間的友好關系。家長可以與孩子約定游戲時間,通過帶孩子外出旅游、參加公益活動、體育鍛煉等分散孩子對游戲的注意力。另外,還可以多讓孩子接觸新鮮事物,培養孩子的多元興趣愛好。
(摘自《貴陽日報》2017年6月24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