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秋更
我有一位居住在中國的外國朋友,他黃頭發、藍眼睛、高鼻梁,一副標準的西方人形象。他的妻子是和他來自同一個國度的金發女郎。他有3個孩子,兩個男孩,一個女孩,大男孩叫湯姆,今年10歲,小男孩叫凱特,今年8歲,女孩最小,叫瑪麗,只有4歲。
一天,我到他家去做客。剛走進門,我就聞到了一股濃郁而芳香的味道。他的家里地毯干凈整潔,物品擺放整齊,房間內溫馨而舒適。他的妻子看到我后笑盈盈地迎上來,用一口流利的中國話招呼我坐下,接著端茶倒水忙個不停。很快,在別處玩耍的3個孩子也發現了我的到來,他們一個個跑上前來鼓掌歡迎我。我忙從口袋里掏出事先準備好的糖果給他們吃,他們都樂得合不攏嘴。
臨近中午的時候,夫妻二人進廚房張羅去了。這時,3個“小洋人”纏住我,非要我和他們一起做游戲。看著3個可愛的小家伙,我說道:“好吧。那我們就一起來做個游戲。”可做什么游戲呢?我在腦海中努力搜索兒時做過的一些游戲。
正當我絞盡腦汁仍無結果的時候,我抬頭看到了此刻正在廚房中忙碌的朋友的妻子,我靈光一閃,對眼前的3個孩子說道:“現在咱們開始做游戲,不過你們每個人都要事先準備好一張紙和一支筆。”我話音剛落,他們都高興地跑進自己的房間里取了紙和筆出來。我聳聳肩,擺出一副很認真的樣子,大聲說道:“現在我要你們在紙上寫下你們認為媽媽最愛的孩子的名字,并在背面寫下你們自己的名字,要求每個人必須獨立完成,然后把紙交給我,到時候我將公布結果。”我說完,3個孩子就在紙上飛速地寫了起來,眨眼間,3張紙就全部交到了我的手里。這時,他們在我面前站成了一排,興奮而安靜地等待著我公布結果。
我翻來覆去地查看著每一張紙,令我驚訝的是在每張紙的正反面竟然都寫著同樣的名字,于是我不得不向他們鄭重宣布:“湯姆認為媽媽最愛的孩子是湯姆,凱特認為媽媽最愛的孩子是凱特,瑪麗認為媽媽最愛的孩子是瑪麗。”
我剛宣布完畢,朋友和他的妻子就走了過來,當他們知道我們所做的游戲之后,全家人一起歡快地鼓掌。顯然,他們都對這樣的結果感到滿意,妻子依偎在丈夫懷中,滿臉的驕傲和幸福,只有我傻傻地愣在那里,也只有我對這樣的結果感到迷惑和吃驚。我想起以前我問周圍孩子同樣問題的時候,他們的回答完全不是如此,他們總是說媽媽最愛的孩子是哥哥姐姐或者弟弟妹妹,甚至有些重男輕女的家庭,小女孩面對這樣的問題會理直氣壯地回答“媽媽從來都沒有愛過我”之類的話。那么通過對比這些孩子與朋友孩子的回答,我們是否能夠從中有所感悟呢?
世界上最愛我們的人是媽媽,媽媽最愛的人是我們,這些都是毋庸置疑的。不同的是我們每個人都只有一個媽媽,而作為媽媽卻未必只有一個孩子,這樣就會出現在所有的孩子當中媽媽更愛哪一個的問題。當然,在媽媽的心目中,她是疼愛自己的每一個孩子的,任何一個孩子都無可替代,但是在表面上看來,在對比之下,有時候媽媽的做法卻讓母愛在孩子的眼中變了味道。有的孩子說:“媽媽最愛的孩子不是我,是哥哥,媽媽好偏心。”這就是最好的證明。
了解了這些,我不禁從內心深處對朋友的妻子肅然起敬,能夠做到讓自己的每一個孩子都認為媽媽最愛的人是自己,這就是作為一個媽媽最大的成功之處,高明之處,這才是孩子們眼中所謂的好媽媽。那么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這樣的好媽媽又有多少呢?
(摘自《西部開發報》2017年6月22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