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翼德+譚詩賞
【背景】樹立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理念,把“綠色+”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各個方面,大幅度節約和高效利用資源。加快構建技術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產業結構和生產方式,大幅提高經濟綠色化程度,實現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的有機協調,建設長江經濟帶轉型升級示范開發區。
清澈的清溪河靜靜地匯入綦河。在兩河交匯不遠處有一片開闊地,這就是業界知名的綦江北渡鋁產業園。
園區內轟鳴的車間里,熱氣蒸騰的鋁水正源源不斷地注入一個個小格子里,凝固成鋁錠。倉庫外的大貨車正排隊等候裝車,將這些鋁錠運往全國各地,加工成汽車輪轂、發動機缸體和建筑型材等。
2017年上半年,綦江全區209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總產值244.95億元,其中鋁產業完成產值74億元,同比增長42%。
在當前全國同行業大環境并不景氣的情況下,北渡鋁產業園的產值為何能逆勢上揚?
“這得益于我們已經建立起‘煤、電、鋁三點一線,鋁材鑄件深加工的循環經濟結構體系,激活了園區‘經濟快速發展、資源高效利用、環境優美清潔、生態良性循環的集群效應。”綦江工業園區常務副主任王剛介紹說。
一張微電網,龍頭顯優勢
2017年3月15日,重慶旗能電鋁有限公司又一次吸引了業界的目光。
當天,作為綦江北渡鋁產業園龍頭企業的旗能電鋁,在第九屆國際鋁產業大會上捧回了“2016年度中國鋁行業明星企業”獎牌。
旗能電鋁這次被評為“明星企業”,似乎早就可以窺見端倪。
電解鋁行業的競爭,說到底是成本的競爭,降低生產成本是決勝市場的首要因素。電解鋁作為一種能源密集型產品,具有高能耗的特征,耗電成本占了整個生產成本的39%—40%。因此,電耗量、電價是電解鋁企業建立競爭優勢的關鍵。
如何降低耗電成本?
“我們既充分發揮了自身相對獨立于國家電網的‘微電網優勢,同時大力推動生產工藝和技術的創新。”旗能電鋁相關負責人說。
旗能電鋁電廠是非公用電廠,發電不完全受外部電網制約,機組發電利用小時數遠高于其他電廠,而且發電煤耗和成本低于外部電廠,既保障了園區用電,又可將富余的電力輸送到國家電網。
而旗能電鋁的另一個節能“法寶”則是企業車間中那一座座排成長龍的電解槽。
這是公司創新的精確感知電阻新工藝,與同類型電解槽相比,每生產一噸電解鋁液可節電1000多度,一個車間一年可節約3000萬度電。旗能電鋁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還投入巨額資金推動十多個技術創新項目,其中不乏國家科技部主導的大型計劃項目。這些項目完成后,每年節約的電量可達上億度”。
一張信息網,管理科學化
2017年7月的一天,旗能電鋁信息中心控制室。
電子屏幕上的“鋁液調度監控系統”,顯示了各個電解槽的實時生產情況,包括每個電解槽預定的產量,已完成預定生產任務的電解槽情況,以及正待運輸的鋁液狀態等情況。
“有了鋁液調度監控系統,電腦會根據預定產量測算所需原料,倉庫自動配貨,減少了大量與生產直接相關的用工量。”旗能電鋁相關負責人說。
旗能電鋁在建廠之初就瞄準世界信息化發展趨勢,在同行業中率先建設工業信息化系統,推動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以助推企業節能提效。
旗能電鋁目前已成為全國100家工業化、信息化融合試點企業之一,并榮獲“2016年度重慶市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示范企業”。
旗能電鋁的“兩化融合”是北渡鋁產業園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助推產業升級的一個縮影。
作為綦江工業園區的重要組團,北渡鋁產業園近年來深入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 大力支持企業開展科技創新,提速發展壯大主導產業集群,為老工業基地園區化改造,創建老工業基地改造示范區開出了“新藥方”、描繪了“新藍圖”。
一張企業網,集群化前行
重慶恒亞實業有限公司是一家生產鋁棒的企業,通過購買旗能電鋁直供鋁液,比全國網絡報價每噸低180元,同時,旗能電鋁還每噸補償三公斤損耗。當初,恒亞實業正是看中北渡鋁產業園鋁液直供的便利,最終決定選擇入駐綦江工業園區。
“‘白菜價購買原材料,省去了鋁液凝固再融化的流程,節約了能源消耗與生產時間,在北渡鋁產業園建廠是不錯的選擇。”恒亞實業負責人陳榮有說。
按照循環經濟發展理念,園區在產業鏈下游形成了鋁液、鋁合金、鋁型材和各種零部件的延伸發展,在產業鏈橫向上形成了鋁再生、粉煤灰、石膏等副產品資源的循環利用。
在這條產業鏈的循環過程中,旗能電鋁將煤轉化出來的電用于生產電解鋁液,鋁液直供給園區的十余家企業生產鋁合金液,鋁合金液又直供下游企業生產車輛零部件、其他器械所需的合金鋁材等。在整個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鋁合金灰、屑、泥等,又通過園區內的企業全部回收提煉成鋁合金原料。這樣一來,園區內的企業既降低了物流成本,又提高了市場競爭力。
與此同時,旗能電鋁的低價電直供園區企業,讓下游企業也富有市場競爭力,反過來有利于旗能電鋁滿負荷生產,為電解鋁生產和發電降耗增效。
截至目前,北渡鋁產業園已入駐中國能源、北方聯合鋁業、金蘭集團及新加坡麥達斯等諸多知名企業。
綦江區相關負責人自豪地說,“產業集群發展是形成區域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所在。以核心產業和龍頭項目為帶動,形成相互依存共生的產業鏈,便于在企業之間形成協同和互補,使得產業特色更加鮮明,在市場競爭中更具優勢” 。
一張供給網,生態化發展
北渡鋁產業園的循環經濟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園區內的大循環,二是企業內部的小循環。
對園區來說,廢水、廢渣、廢氣、產品在園區內實現大循環,讓很多傳統意義上的污染源在循環過程中就地消化,并轉化為下游的材料來源,使園區企業綜合效益大幅提升。
每年,旗能電鋁生產和發電所產生的廢水、煤渣、粉塵等,都可直接銷售給生產混凝土砌塊、煤渣磚、隔墻板的重慶蓬坤建材有限公司等一批建材企業。
“一年70萬噸灰渣、35萬噸石膏等工業副產品,不僅沒有成為企業負擔,反倒為企業凈增2850萬元產值。”旗能電鋁相關負責人說。
如今,越來越多的建材企業因看好北渡鋁產業園發展循環經濟的優勢,紛紛來到綦江安營扎寨,在綦江迅速形成以節能門窗、新型節能墻材、綠色建材等產品為主導的節能環保產業集群,綦江因此成為重慶重要的建筑產業現代化基地。
對企業來說,一次進料,多層提取,也能大大縮減成本。
在恒亞實業,工人們可以將切割下來的邊角料和鋁材廢渣回收,然后通過一臺鋁灰處理機,把這些回收的廢料變成鋁液重新利用。
短短幾年時間,北渡鋁產業園從無到有,從普通的工業園發展成為循環經濟園區的典范。
2015年7月,北渡鋁產業園獲批市級循環經濟試點園區。
循環經濟的發展,最大的特色亮點就是實現廢棄物的“資源化、減量化、再利用”。遵循循環經濟發展理念,不僅可以解決廢棄物排放,減少污染,還可以“變廢為寶”,提高價值。
如今,一條鋁產業的完整產業鏈已經在綦江鋪開,正引領全區走上綠色循環、創新驅動發展的新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