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蛟
百年夢想,只爭朝夕。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的發展階段的關鍵時期和黨的十九大即將勝利召開之際,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了“7·26”重要講話。
“7·26”重要講話全面闡述了新的歷史條件下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深刻闡明了未來一個時期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大政方針和行動綱領,必將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新境界。我們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切實貫徹,讓習近平總書記“7·26”重要講話精神在忠縣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爭當“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重要理念實踐示范縣。
堅定“四個自信”
高舉“偉大旗幟”
“全黨同志的重托,全國各族人民的期望,是對我們做好工作的巨大鼓舞,也是我們肩上的重大責任。”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不忘初心,肩負對民族負責、對人民負責、對黨負責的重大責任,披荊斬棘、破浪前行,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偉大的中國夢碩果累累。一個個生動精彩的“中國故事”,一個個成功解決人類問題的“中國方案”,開創了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局面。黨和國家事業發生的歷史性變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取得的重大成就雄辯地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無比正確、不斷與時俱進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無比科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無比優越、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無比優秀!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不斷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勝利,是當代中國共產黨人最核心的使命。我們要切實增強“四個意識”,旗幟鮮明講政治,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的核心地位,站穩政治立場,把準政治方向,做政治上的明白人、當工作中的實干家,把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落實在忠縣大地上,堅定不移地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繼續推向前進。
堅持“生態優先”
加快“綠色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在“7·26”重要講話中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強調要“提高戰略思維能力”,不斷“完善發展戰略”。這對我們提出了新的發展要求。忠縣處在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上,是“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重要節點城市,未來發展必須在確保“一江碧水、兩岸青山”更高“顏值”的基礎上,切實讓“詩意山水、活力港城”的“氣質”更佳。
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路。“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必須從中華民族長遠利益考慮,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使綠水青山產生巨大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使母親河永葆生機活力。”要深學篤用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重慶和在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準確把握市委書記陳敏爾同志對渝東北片區作出的“四個最大”的全新判斷,守住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處理好生態環境保護與發展的關系,大力實施特色產業、特色中等城市“雙特”戰略,推進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努力把忠縣的綠水青山變為可持續“開采”的金山銀山。
做優生態環境。“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生態優先、環境保護是忠縣的最大責任。要在長江兩岸大力開展植樹造林,全面實施裸露山頭和庫區消落帶補綠增綠行動,大力建設山水林田湖草綜合生態系統,加快皇華島國家濕地公園建設,全面落實河長制,嚴格落實長江經濟帶產業準入“負面清單”,深入實施“五大環保行動”,建設好全市唯一的國家級田園綜合體試點項目,啟動首批44個美麗鄉村示范村建設,大力推進農村環境連片綜合整治,鞏固“村收集、鎮運輸、縣處理”農村垃圾收運處置體系,實施有機肥替代化肥行動,禁用高毒高殘留農藥,減少面源污染。
做強特色產業基地。“推進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因地制宜發展技術含量高、就業容量大、環境質量高的綠色產業,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要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從工業向農業、服務業等領域全面擴展,全力以赴招商引資,積極培育“四新”經濟,大力發展實體經濟。擁抱云計算、大數據,加快發展大容量鋰電等新技術、植物纖維制品等新產業、電子競技檢測確權評估等新業態、中國柑橘交易中心等新模式,加快建設以鋰電、醫藥、裝備、資源加工為主導的特色工業集群,大力發展以柑橘、筍竹、生豬、三峽有機魚為主導的特色效益農業,創新發展以文化旅游、臨港物流、電子競技為主導的特色服務業,積極探索破解庫區產業空心化問題的“忠縣經驗”。
做美特色中等城市。“一江兩岸三片區、內外兩環連八景。”獨特的自然和人文資源,是忠縣的最大優勢。要堅持以人為本、道法自然,加強城市基礎開發、功能開發、形態開發,以“特色工業發展主戰場、產城融合示范區”功能定位開發烏楊新區,以“臨港產業集聚區、高端宜居住宅區”功能定位建設臨港新城,以“商貿服務業集聚區、歷史文化核心區”功能定位改造忠州老城,著力彰顯城市風貌特色、文化特色、生態特色、治理特色,讓自然與人文各美其美、美美與共,讓城市與產業互促發展、融合發展。
攻堅“精準脫貧”
做實“最大民生”
習近平總書記在“7·26”重要講話中指出,要“堅決打好精準脫貧的攻堅戰”,滿足人民群眾向往美好生活的期盼。這給我們明確了更高層級、更高質量的民生工作要求。我們要像抓經濟建設一樣抓民生保障,像落實發展指標一樣落實民生任務。
要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鞏固提升脫貧成果,攻堅建卡貧困人口精準脫貧,建立從學前教育到大學畢業全程幫扶救助、“縣級財政兜底、個人自付不超5000元”醫療扶貧救助、“政府+保險”意外災害救助、“政府+銀行”無抵押無擔保“誠信貸”產融結合扶貧長效機制,切實防止因學、因病、因災致貧返貧,解決增收乏力難題。
要做好基礎性民生建設。加大財政民生支出,加快交通、水利、通信、污水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就業、養老、社保等社會事業,持續辦好一批民生實事,加快健全農村“三留守”關愛服務體系,切實解決三峽移民后續發展問題。
要做優做強教育和醫療。整體搬遷擴建和新建一批學校、醫院,深入開展“名師、名校、名校長”和“名醫、名院、名院長”創建活動,大力實施華大基因“三測一檔”民生基因檢測項目,切實提高教育質量和醫療服務水平。
要提升社會治理水平。實現城鄉社區網格化管理和社區自治全覆蓋,扎實開展“百名律師進村社”行動,切實維護群眾合法利益,主動化解各類矛盾糾紛,堅決防止發生“七類事件”,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推進從嚴治黨
建設偉大工程
習近平總書記在“7·26”重要講話中強調,“必須毫不動搖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確保黨始終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這為我們明確并落實管黨治黨政治責任指明了方向。
要加強思想政治建設。主動認領并切實整改中央巡視“回頭看”反饋意見,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主動權,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嚴格落實民主生活會、“三會一課”等制度。
要樹立正確選人用人導向。堅持“二十字”好干部標準,樹立“同臺競技、重視基層、廣納賢才”導向,真正體現“干多干少不一樣、干好干壞不一樣、干與不干不一樣”,切實把好干部選出來、用出來。
要持之以恒抓好作風建設。充分用好《黨員干部容錯糾錯辦法》《黨員干部小微苗頭性問題發現處置暫行辦法》,強化執紀問責追責,切實把好干部管出來、帶出來,真正使干部具有“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家國情懷,“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的堅定信念,“敢想敢試、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知行合一、行勝于言”的執行理念,“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奉獻精神,“干凈做事、清白做人”的廉潔本色。
要提升基層黨組織戰斗力。分類推進新形勢下農村、社區、學校、醫院、非公經濟、社會組織等領域的黨組織建設,把基層基礎夯實,把黨員身份擦亮,把人民的力量凝聚起來。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主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在偉大的新長征路上,我們既要看到成績和機遇,又要看到困難和挑戰,既要堅定信心、鼓足干勁,又要居安思危、知危圖安,當好主角、擔起重任,決不辜負這個偉大的時代。
(作者系中共忠縣縣委書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