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小倩
炎熱的夏季終于只留下模糊的背影,伴隨幾場秋雨,重慶人翹首以盼的涼爽天,在九月初的開學季閃亮登場。
回望今年夏季,全面發力的重慶“避暑經濟”遍地花開。
據重慶移動公布的《2017年避暑大數據報告》顯示,僅7月份,入渝旅游的人數就達469萬人。這些旅客中,又有62萬人去了重慶的各大避暑景區。
這樣的數字實在來之不易。
重慶歷來都是高溫、酷熱的代名詞,重慶人更是習慣于在夏季舉家“外逃”到周邊省市去避暑納涼,所以,外地游客入渝避暑的事實,聽來更覺不可思議。
但不爭的事實是,近年來,重慶正高調發展“避暑經濟”:挖掘得天獨厚的避暑生態資源,豐富旅游產品結構,完善和延長產業鏈……
脫穎而出的重慶“避暑經濟”,不僅可以讓重慶人在家門口就能享受清涼,不再“遠走他鄉”,而且能夠讓“避暑經濟”助力脫貧攻堅,幫助當地群眾實現“旅游脫貧”,在經濟社會發展中扮演更為重要的角色。
讓重慶人回家“歇涼”
今年夏天,石柱縣城的專車司機馬師傅一直在忙著接送主城來的市民去黃水景區避暑。他說,7月份以來,自己的節奏就跟打仗一樣,早上6點就開工,晚上10點才能休息,每天至少要跑兩三趟黃水。
石柱縣高鐵站,許多“全副武裝”的游客在進出站口排起了長龍。據車站工作人員介紹,從6月開始,每天前往石柱旅游的全國各地游客便絡繹不絕。
來自主城區的劉阿姨與老伴從出站口走出來,她拖著行李箱、背著背包?!跋渥永锶情L袖衣服,黃水早晚溫差大,必須準備長袖衣服?!眲⒁陶f,夏天到石柱黃水避暑,這兩年已經成了她和老伴的“規定動作”。
無獨有偶。武隆仙女山、彭水摩圍山等多個重慶區縣的熱門避暑景區,都呈現出“熱火朝天”的勢頭,游客接踵而至。
重慶移動的大數據分析顯示,今年重慶最受本地人喜愛的避暑景區包括石柱黃水國家森林公園、永川茶山竹海、萬盛黑山谷、江津四面山、涪陵武陵山、武隆仙女山、彭水摩圍山、巴南清風峽、長壽湖景區、南川金佛山等。其中,武隆仙女山和石柱黃水國家森林公園依然是重慶人避暑的首選之地。
重慶有3000多萬人口,其中90%以上的人居住在海拔600米以下地區。而重慶夏季極端高溫天氣的天數在全國名列前茅。因此,重慶每年夏季有2000多萬人有避暑納涼的消費需求。保守估計,重慶每年催生的“避暑經濟”市場規模約500億元。
面對如此大的一塊“蛋糕”,重慶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未能搶占市場先機。重慶人大都被周邊省市如貴州桐梓、湖北利川等地所吸引,重慶的“避暑經濟”在“強敵環伺”中遭受重創。
走出“深閨大院”吆喝
重慶集大城市、大農村、大山區、大庫區于一體,擁有豐富的高山、森林和湖泊等自然資源。據市國土房管局的數據顯示,我市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700多座,具備避暑氣候資源的區域面積約為2.7萬平方公里,境內規模較大的山脈有渝東北的大巴山脈、渝東南的武陵山脈、渝南的大婁山脈,完全可以承接市內大部分低海拔地區居民的避暑需求。
“良好的生態資源是重慶最大的優勢之一?!敝貞c市旅游局相關負責人曾對媒體表示。
良好的生態資源“養在深閨人未識”,就差輿論造勢這“臨門一腳”。
“臨門一腳”的爆發,出現在2015年。
當年5月,由本地媒體牽頭組織的“重慶避暑休閑目的地”大型主題宣傳活動開啟,前后持續四個多月。如此大張旗鼓地為本地的避暑地進行市場造勢,在重慶尚屬首次。
隨著重慶的宣傳推廣力度加大和對景區的強力打造,這些避暑資源逐漸“覺醒”,避暑市場逐漸被“激活”。
今年7月,重慶市召開新聞發布會,推出63條避暑納涼線路,其中包含285個休閑點。此舉不僅為市民在自己家門口避暑提供了更多選擇,也為各區縣大力發展“避暑經濟”搭建了平臺。
而重慶各區縣大多在此前就開始全方位宣傳各自的避暑旅游品牌。除了傳統的主流媒體營銷渠道,軌道交通、公交車、樓宇等多種戶外渠道也常被避暑景區的廣告“霸屏”。同時,以“重慶市旅游局”“重慶旅游”及渝東南、渝東北、渝西等片區的各個官方微信公眾平臺為主的宣傳也招數頻出。
脫貧攻堅打“避暑”牌
8月初的一天,武隆區大洞河鄉紅寶村羅光勇一家異常忙碌。一大早,羅光勇就讓在家度暑假的兩個女兒去買菜,張羅午飯,他家經營的農家樂連續一個多月幾乎天天爆滿。
在扶貧搬遷政策幫助下,羅光勇一家從山上搬遷到紅寶村。“全靠村里發展旅游,我們才有好日子過?!绷_光勇說,自從村里發展起鄉村旅游,自家開辦的農家樂年收入至少有兩三萬元。
羅光勇的經歷正是重慶鄉村發展“避暑經濟”、助力脫貧攻堅的一個縮影。
目前,重慶的脫貧攻堅任務相當繁重、時間十分緊迫。因此,創新扶貧開發思路,把打贏脫貧攻堅戰與發展重慶的“避暑經濟”結合起來,不失為一個有效舉措。這既能帶動高山移民脫貧致富,又能將“避暑經濟”這塊“蛋糕”做大做好,做出不同的風味。
2016年4月,城口東安鎮、高觀鎮等六個鄉鎮建立了“重慶北極”鄉村旅游扶貧示范區?!爸貞c北極”全境處在大巴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海拔800—2600米之間,是重慶市及秦巴地區經濟較為貧困落后的區域之一,脫貧攻堅難度大、擔子重。這個示范區的建立,就是要利用區域突出的生態資源優勢,通過大力發展包括“避暑經濟”在內的旅游經濟,推動脫貧攻堅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期待未來更上一層樓
精彩紛呈的表演、跳躍動聽的音符、游客的尖叫與歡笑,讓一年一度的仙女山草原露營音樂節成為重慶夏天的一大音樂盛事。
如今,“以節為媒”逐漸成為重慶“避暑經濟”的一大特色。各區縣使出十八般武藝,力圖豐富避暑休閑的內容。除了武隆仙女山,南川金佛山、彭水摩圍山、巫山當陽大峽谷等也推出了“好耍”的產品,角逐避暑市場。各個景區盡可能突出自身特色,通過文化、養身、主題活動等進行市場細分,以應對周邊地區的競爭。目前,業態豐富已成為重慶“避暑經濟”的一大優勢,其帶來的市場效應正在發酵。
“避暑經濟”告別以往單純的“床位競爭”,向多業態轉向,也恰恰昭示了重慶本地避暑旅游產業市場可期。
隨著更多優質避暑資源的開發建設,“火爐”重慶也能打造出更多讓市民避暑納涼的旅游勝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