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芳
【摘 要】海原加快了規劃編制,建立完善了城鄉規劃體系,城市建設品質、人居條件和生態環境得到較大改善和提高,城鄉面貌巨變、人居環境明顯改善,構筑起了宜居宜業的產城融合發展格局。
【關鍵詞】海原縣;設施建設;城鎮化;建設;發展
近幾年,我縣縣城建設處在加速發展期,我縣立足縣情,理清思路,科學謀劃,補短板、求突破,讓這一時期成為海原歷史上發展速度較快、城鄉面貌變化較大、脫貧減困成效較為顯著、民生福祉提升較快的一個重要階段,海原加快了規劃編制,建立完善了城鄉規劃體系,在空間結構上形成了“兩軸”、“五區域”。縣城面積由過去的3.4平方公里擴展到7.7平方公里。實施了一批老城區改造開發項目,城市建設品質、人居條件和生態環境得到較大改善和提高,一座生態宜居的縣城正加速變為現實,圓滿完成了‘十二五確定的各項主要目標任務。
1 加強城鎮人居環境建設
近些年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使海原縣城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根據城市的性質、歷史人文、自然環境、傳統理念等諸多方面綜合考慮。我縣縣城可考慮主城區用灰白為城市色彩、生態新城褐石色彩、經濟開發區為藍白色彩為主來引導色彩規劃。在城市色彩規劃控制的同時,要注意把握城市天際線的規劃引導。城區所有中小學校、衛生醫療機構、黨政機關部門及下屬單位全都拆舊建新,到處是寬敞整潔的庭院,嶄新高聳的大樓。大街小巷已被拓寬延伸,新的商業樓堂館所布滿街道兩旁。這座煥然一新的縣城傾注了海原人追求美好生活的無限熱情,寄托著海原人盼望幸福未來的一切夢想。海興開發區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服務功能明顯提升。高標準建成了一批美麗集鎮和美麗村莊,大力開展主干道路環境大整治大綠化行動,城鄉人居環境明顯改善。全縣城鎮化率達到22%,比2010年提高7個百分點。我縣要把縣城產業功能、服務功能、生態功能融為一體,科學規劃功能分區,加快經濟開發園區的產業升級,配套完善教育、醫療、商業、居住等服務設施,促進產業與居住的平衡,提高人口集聚力,構筑宜居宜業的產城融合發展格局。進入海原縣城,街上人流熙熙攘攘,呈現出一片繁華景象。誰都想不到,海原縣的個體工商戶達1.2萬戶,看得出,這里的消費市場很是繁榮,老百姓十分享受在市集上逛一逛的那種熱鬧氛圍。拋開繁華的街景,海原縣城的另一面也讓我們感嘆:大縣城的布局已經初露端倪,干凈整潔的道路、整齊劃一的樓宇、規劃有序的城區,無一不在向人們展示著這個寧夏農業人口大縣的近年來翻天覆地的巨變。在今后城市建設中,要把仲廟遺址片區、南關街片區等歷史遺存地段保護性恢復建設。同時,注重現階段進行的一些重要地段及建筑物建設,現在的作品要按照將來形成文物的理念去精心打造建設,為未來留下歷史遺存,塑造城市文化品牌。
2 提升管理水平改善人居生態環境
因為多種原因,過去的海原縣城市建設滯后、基礎設施老化、服務功能弱、路網不暢通等問題一直嚴重影響著城市的發展。十二五期間,海原縣為打通‘四縱三橫縣城路網,啟動舊城棚戶區改造工程,多方聽證群眾拆遷訴求,陽光操作拆遷補償標準,積極解決群眾生產生活困難,最大化讓利于民。幾年來,海原縣搶抓國家實施新型城鎮化戰略和自治區中南部區域大縣城建設機遇,強力推進城鄉建設。按照“規劃引領、彰顯特色、生態優先、產城融合、改造提升”的要求,聘請同濟大學修編了縣城總體規劃,拉大了城市框架,規劃區面積由8.8平方公里調整到14.5平方公里,建成市政道路48公里,環縣城及主次干道全部打通。
3 通路解“瓶頸”
2015年10月20日,海原至同心高速公路正式開工建設,這項工程的開始不僅將結束海原縣不通高速公路的歷史,更將破解困擾海原發展的最大瓶頸——“交通”問題。“十二五”期間,海原縣突出對外主干道路的建設,黑城至海原高速公路即將通車,海同高速公路開工建設,將于2017年建成通車,結束了縣城不通高速的歷史。改造提升了潘西、盤甘等公路,新建農村公路近1000公里,行政村通硬化路實現全覆蓋,自然村通硬化路達到85%,初步形成了外聯內通的交通格局。進一步加快城市道路建設,計劃新建市政道路22條、16.9公里。已全部完成項目招標,計劃在縣城規劃區內新建停車場8座,目前4座停車場已建成。可以說,“十二五”時期的海原縣,在教育、醫療、社會保障、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均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4 注重城市管理與維護
隨著經濟社會和縣城的不斷發展,人們對生活質量和城市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加快提升城市管理、物業服務、城市設施的維護運行水平也就顯得越來越緊迫。一要人性化管理城市。要注重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完善城市治理結構,整合相關部門城市管理職能,鼓勵和支持社會各方面參與,實現政府治理和社會自我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二要引進和培養一批優秀物業企業,通過示范帶動提高全縣物業服務水平,同時健全社區黨組織領導的基層群眾自治制度,增強社區居民依法民主管理社區能力。三要統籌教育、衛生、文化、體育和社會福利設施,努力建設城市社區“一刻鐘”服務圈。要保證財政預算內支出渠道,不斷提高城市基礎設施及公用設施日常運轉、維護與管理的精細化水平。
未來,海原縣將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區、市一系列決策部署,按照“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五大發展理念,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打造扶貧開發示范縣為目標,以脫貧攻堅為核心,以基礎設施、社會事業、生態建設、農業產業化、干部隊伍建設“五個走在前”為抓手,補短板、求突破,精準施策,苦干實干,力爭到2018年提前實現9萬貧困人口全面脫貧,到2020年,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均實現翻番,確保與全區、全國同步進入全面小康社會。
[責任編輯:張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