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安來
【摘 要】隨著我國城市經濟建設的步伐加快,消防產品市場需求急劇增多,消防產品市場的監督管理問題也日漸突出,在這里我通過分析當前消防產品質量現狀及存在問題后,提出幾點源頭管控方法作為探討:
【關鍵詞】消防產品管理;存在不足;監管設想
1 目前源頭使用消防產品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
(1)流通領域審核把關不力。由于消防產品如其它商品一樣已全面市場化,消防產品的銷售和流通已全面放開,徹底取消了原先實行的銷售和流通消防產品到當地消防部門登記備案的制度。如此一來,在對具備某種功能的消防產品的選用上,使用單位可挑選的余地和空間都變得無限大。一方面,由于一般使用單位對消防產品市場的不了解,使假冒偽劣消防產品有了較大的市場和空間。另一方面,基層公安消防部門在上級機關“三令五申”嚴令參與或干預消防產品經營的要求下,為避免涉嫌參與或干擾消防產品市場競爭,往往是主動放棄了對消防產品質量的事前審查。在事后監督上,各種渠道、全國各地生產廠家消防產品的形式認證和質量監督,無形中增加了基層消防監督機構的監管難度。
(2)銷售人員素質良莠不齊。目前,消防產品銷售僅僅需要領取工商營業執照,無須經過消防部門審查認可,銷售人員也無須了解多少消防產品知識。實際工作中,我們經常能聽到單位反映有人上門兜售消防產品,在對兜售產品性能的介紹及功能的使用方面,兜售人員存在講不清、說不明或者隨意夸大其詞現象,不少銷售商對消防產品有那些規范技術要求一無所知,鑒定的標準僅憑供貨商提供的產品檢測報告復印件,無從保證銷售的產品為合格產品。
(3)建設使用單位對消防產品不了解。很多建設使用單位對消防產品的配備和使用,存在著認識的誤區,認為只要按照要求配備了有關消防產品就行了,對消防產品的要求往往只是停留在價格和外觀上,最多也就要求銷售商提供一份出廠合格證或者檢驗報告,難以從使用單位一途來保障所購置消防產品的質量和功能。
(4)消防監督人員消防產品知識貧乏。雖然《消防法》實行多年,但一直以來,消防產品的監管主要是依靠消防總隊和消防支隊加強生產和銷售領域的管理來實現的,各基層消防大隊很少有人涉及消防產品管理。
(5)消防執法處罰程序復雜,執法效率低。目前生產銷售假冒偽劣、以次充好消防產品行為的處罰,依據的是《消防法》第四十四條“違反本法的規定,生產、銷售未經依照產品質量法的規定確定的檢驗機構檢驗合格的消防產品的,依照產品質量法的規定從重處罰”和《產品質量法》第49條中“并處違法生產、銷售產品貨值金額等值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來執行。確定產品是否合格基本都要由法定檢驗機構來認定,因其從抽封樣、送檢、出報告、受案、調查、告知、處罰,周期一般至少20天,如涉及多個流通環節,又需要對生產廠家,特別是對外省、外市生產廠家實施查處,其調查取證的環節更多、難度更大、時間更長。
(6)消防警力不足,弱化了監管力度。目前全國各地各基層消防大隊警力普遍較少,除直轄市和省會城市外,一般大隊的消防監督人員都在3-5人,有的大隊甚至只有1-2人。但每個消防大隊承擔著一個區或一個縣范圍的消防監督保衛任務,其工作內容包含了轄區內所有重點單位消防管理、各類消防專項整治、建筑工程審核驗收、重大活動消防保衛和火災事故調查、消防宣傳教育、消防產品管理以及消防違法行為查處等任務,加上部隊的常規政治思想教育和隊伍安全管理等工作,難以在消防產品管理一項工作上投入太多的精力,警力、精力的不足也在無形中使假冒偽劣消防產品有了生存的空間。
(7)缺少各部門聯動監管機制。對消防產品監管目前是各部門各管一塊,缺少相互協作、聯動監管機制。生產領域的管理主要由國家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負責,流通領域的管理主要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負責,使用領域的管理主要由公安消防部門負責。
2 加強流通和使用領域消防產品監管的幾點設想
(1)建立及時高效的消防產品市場準入制。通過市場準入,嚴格控制非法生產的消防產品流入市場,嚴把流通領域消防產品質量關。
(2)建立消防產品購置事前審查制。這一制度的制定和實施,主要是為了切實把住消防產品購置使用質量關。通過購置產品事前審查,加強對消防產品購置使用的依法監管。要求所有購置使用消防產品的單位,在擬定購消防產品前,將有關消防產品資料報經當地公安消防部門進行資質認證審查。通過審查,嚴把消防產品購置質量關,有效避免假冒偽劣消防產品直接流入到使用單位。
(3)進一步明確消防部門監管職責,徹底打破“不敢管”局面。消防產品作為一種特殊商品,其生產資質的取得,在早期可能有不少是在消防部門相關人員“指點”下通過的,各消防產品生產單位與當地消防主管部門及上級領導部門往往存在著一定的聯系。
(4)細化判定標準、減少執法環節,提高執法效率和打擊力度。在這一點上,消防監督執法不妨借鑒工商、質量技術監督等部門的打假經驗。一方面,可以通過細化判定標準,為消防監督人員實施消防產品質量檢查時,準確判斷消防產品是否合格提供更便捷、操作性更強的依據。另一方面,可以通過加強消防產品質量管理的立法,明確不合格消防產品的查處對象既可以是生產廠家,也可以是直接經銷商,以減少執法環節,縮短辦案時間,既使嚴格執法與便民利民措施有機結合,又有效打擊和震懾不法銷售商,切實提高有效打擊力度,保護消費者。
(5)強化消防監督人員培訓,提升管理意識和執法水平。可以通過舉辦培訓班、請專家授課、去企業實地觀模等方法,使每個消防監督員都能清楚了解有關消防產品的性能和技術指標,切實增強辨別是否是合格消防產品的能力。
(6)加強協管員隊伍建設,充分釋放消防執法精力。鑒于當前消防警力編制受限而消防監督日常事務性工作較多的現狀,目前筆者所在支隊已經在招錄消防協管員,以積極緩解消防警力不足問題,這是一個很好的舉措。
(7)嚴格工商登記,強化流通的“源頭”管理。消防產品作為一種特殊商品,由于其有一定的特定功能要求,完全按市場化經營模式來銷售和購置使用顯然不妥,由于涉及到公共安全和產品的強制認證或強制檢驗,銷售人員必須具備起碼的消防產品常識。
(8)拓展檢測范圍,為打擊以次充好和假冒偽劣提供有力的法定檢測依據。針對檢測設備耗資較大,某個檢測機構檢測范圍有限的實際,可以采取設立分別檢測不同產品的多個法定檢測機構的方法;也可以采取由相鄰省份分別成立檢測不同產品的法定檢測機構,實行交叉互補檢測的方法;或者實行在各地設置辦事處指定接受檢測的方法。
3 結束語
消防產品質量監督是一項長期而面廣量大的任務,涉及到所有消防產品生產、銷售和使用單位,要想徹底改變消防產品質量監管不力的現狀,必須逐步完善有關消防產品質量監督管理制度,實行多措并舉、多部門聯動,同時切實加大對非法生產經營和使用假冒偽劣消防產品的查處力度,從源頭上、制度上和措施上加大管控力度,才能真正堵塞管理漏洞,才能徹底將假冒偽劣消防產品清除出市場。
【參考文獻】
[1]余威,王鵬翔.《消防科學與技術》,2012.
[2]張正陽.《商品與質量、焦點關注》.
[3]邢書文.《中國科技信息》.
[責任編輯:朱麗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