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鑫江 杜登青 陳思洽
電子垃圾拆解區帕金森病患者血錳水平相關分析
林鑫江 杜登青 陳思洽
目的檢測貴嶼電子垃圾拆解區帕金森病(PD)患者血錳負荷水平及臨床癥狀, 綜合評估錳暴露對神經系統疾病的影響。方法40例帕金森病患者, 其中20例電子垃圾拆解區貴嶼鎮帕金森患者作為暴露組, 其他地區的20例患者作為對照組。進行流行病學調查和臨床數據收集, 通過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ICP-MS)法測定兩組患者血錳含量, 并采用帕金森綜合評分量表(UPDRS量表) 第2部分進行臨床運動功能評價和簡易智力狀態檢查(MMSE)量表對認知功能進行評價。結果暴露組患者血錳的含量為(17.27±7.35)μg/L, 對照組患者血錳含量為(11.57±2.96)μg/L, 暴露組患者血錳含量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暴露組患者UPDRS量表第2部分評分為(17.70±1.92)分, 對照組為(15.08±1.38)分, 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兩組血錳含量與UPDRS評分呈正相關(r=0.439, P<0.01)。暴露組患者MMSE評分為(25.40±1.19)分 , 對照組患者MMSE評分為(28.84±0.80)分,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血錳含量與MMSE評分呈負相關(r=-0.589, P<0.01)。結論電子垃圾拆解區錳暴露的帕金森病患者的運動功能和認知功能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
電子垃圾拆解區;帕金森病;血錳
帕金森病是一種常見于中老年的神經系統變性疾病, 多數學者認為環境因素中的錳是其重要危險因素, 而對于生活在錳暴露的電子垃圾拆解地區的帕金森病患者其發病及病情嚴重程度是否與錳內暴露水平相關這一問題目前研究有限。本研究采用以醫院為基礎的1∶1配對的病例對照研究方法,以居住在重金屬長期暴露的污染現場-廣東貴嶼電子垃圾拆解區的帕金森病患者為研究對象, 為當地帕金森病人群的健康防護提供重要的科學依據。
1.1 一般資料收集2014~2016年內來自汕頭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門診及住院的電子垃圾拆解區貴嶼鎮的帕金森病患者20例為暴露組, 所有病例均由神經內科專家確診并經CT或MRI檢查證實, 依據英國帕金森病協會腦庫臨床的診斷標準確診, 主要包括3步: ①確定帕金森病的診斷;②排除原發性帕金森病以外的其他原因, 如腦血管疾病、肝豆狀核病變、一氧化碳中毒等誘發的帕金森病;③排除良性震顫等神經系統疾病。按年齡(±3 歲)、性別匹配的原則, 為每例帕金森病患者隨機抽取1例非電子垃圾拆解區居住的汕頭其他地區的無錐體外系疾病史患者組成對照組, 共20 例。所有對象均獲得研究對象的知情同意, 并符合倫理委員會要求。進行流行病學調查問卷, 內容包括研究對象一般情況, 年齡、身高、體重、受教育程度、經濟狀況、婚姻狀況, 居住狀況,周圍電子垃圾接觸情況, 是否長期從事電子垃圾拆解勞動,是否使用過殺蟲劑、除草劑等, 生活習慣如:飲茶、飲酒、吸煙習慣。
1.2 方法采集兩組患者的肘靜脈血2 ml 于促凝管(肝素鈉抗凝)中, 移取血樣1000 μl于聚四氟乙烯消解罐中, 加入5 ml硝酸(色譜級), 裝好消解罐后, 進行微波消解, 再用去離心定容至5.0 ml, 利用Agilent 7700x ICP-MS上機測定血錳重金屬指標。
1.3 觀察指標及評定標準①運動功能評價:采用帕金森病統一評價量表(unified parkinson disease rating scale, UPDRS)第2部分對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和運動功能進行評價;②認知功能和神經心理評估:采用簡易智能狀態檢查量表測定認知功能, 總評分30分, <24分為癡呆;③觀察并比較兩組血錳含量。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用Spearman 法分析血錳與臨床癥狀(UPDRS 量表第2部分評分及MMSE評分)的相關性。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血錳含量比較暴露組患者血錳的含量為(17.27±7.35)μg/L, 對照組患者血錳含量為 (11.57±2.96)μg/L,暴露組患者血錳含量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1。
表1 兩組患者的血錳含量比較,μg/L)

表1 兩組患者的血錳含量比較,μg/L)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組別 例數 血錳暴露組 20 17.27±7.35a對照組 20 11.57±2.96 t 3.217 P<0.05
2.2 兩組患者的UPDRS評分比較暴露組患者UPDRS量表第2部分評分為(17.70±1.92)分, 對照組為(15.08±1.38)分,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兩組血錳含量與UPDRS評分呈正相關(r=0.439, P<0.01)。暴露組患者MMSE評分為(25.40±1.19)分 , 對照組患者MMSE評分為(28.84±0.80)分, 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血錳含量與MMSE評分呈負相關(r=-0.589, P<0.01)。
帕金森病發病是由遺傳易感性、神經系統老化和環境危險因素三者共同作用的結果[1,2], 其病理生理學特征是黑質的多巴胺能神經元逐漸喪失, 造成紋狀體( 尾狀核、殼核、蒼白球) 內多巴胺水平下降。最新的研究表明, 帕金森病的發病與農藥的使用及工業重金屬污染之間關系密切, 其中的錳在帕金森病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很可能加速與遺傳傾向有關的腦生理性衰老。
那么, 生活在錳暴露較明顯地區的帕金森病患者的發病及病情嚴重程度是否與其相關, 目前國內外在這方面研究有限, 錳暴露對于帕金森病的研究主要人群集中在職業暴露人群(如電焊工、礦工等), 對于電子垃圾拆解區的人群的研究非常有限。本市的貴嶼正是這樣的重金屬暴露現場, 是國內乃至世界最大的電子垃圾拆解處理集散地之一, 已有20多年電子垃圾拆解處理歷史, 由于缺乏合理規范的回收措施、數量眾多的個體家庭作坊、粗放式的焚燒酸洗等回收拆解方式, 以及殘余的電子垃圾堆積, 對當地環境和健康構成嚴重威脅[3-5]。相關研究等發現錳污染暴露后在體內的大量蓄積引起的氧化損傷與8~9歲學齡男童肺功能下降有關[6,7]。另外,由于血錳是微量元素, 需要較精密的儀器來準確測定, 而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技術是80年代發展起來的新的無機元素分析技術, 因此, 本研究中采用這一方法可較準確地反映體內重金屬如血錳的內暴露水平, 為臨床治療提供指導。本研究盡管病例數較少, 但在電子垃圾拆解區的帕金森病患者的血錳暴露水平進行了探索, 通過本研究發現電子垃圾拆解區的帕金森病患者的血錳暴露水平與病情如運動量表、認知功能等有一定的相關, 提示應注意錳這環境暴露因素的防治,并可加深對帕金森病發病及進展機制的研究, 對防止這一神經退行性疾病的發生、發展及加重有重要意義。
[1] 羅韻文, 宋金輝, 譚曉東, 等.帕金森氏病患者血清銅、鐵、錳、鋅的測定.臨床內科雜志, 2008, 25(12):850.
[2] 宋金輝, 羅韻文, 譚曉東, 等.帕金森病患者血清中銅、鐵、錳、鋅和維生素E、維生素B12的測定.卒中與神經疾病, 2012,19(4):219-221.
[3] 龔守會, 周佩洋, 羅韻文, 等.帕金森病患者血清中微量元素測定分析.中國醫師進修雜志, 2008, 31(25):30-32.
[4] 周佩洋, 曹治華, 宋金輝, 等.帕金森病患者血清中部分維生素及微量元素測定分析.中華臨床醫師雜志(電子版), 2011,5(17):5213-5215.
[5] 龔守會, 宋金輝, 朱貴忠, 等.帕金森病患者血清中血脂含量檢測分析.中風與神經疾病, 2009, 26(3):330-332.
[6] 于冰雪, 吳健林, 吳繼周, 等.血漿置換對肝性腦病患者血錳水平的影響.臨床肝膽病雜志, 2015, 31(8):1311-1313.
[7] 楊艷偉, 丁亮, 戚其平, 等.全血中23種微量元素的微波消解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測定法.環境與健康雜志, 2003, 20(4):240-241.
[8] 張麗敏.全血中16種微量元素的微波消解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測定法.中華勞動衛生職業病雜志, 2006, 24(1):50-51.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18.013
2017-07-14]
廣東省醫學科研基金項目(項目編號:A2014435)
515041 汕頭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