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麗 黃星球
B超引導下孕囊內注射甲氨蝶呤聯合米非司酮治療子宮疤痕妊娠的臨床觀察
張秀麗 黃星球
目的探討B超引導下孕囊內注射甲氨蝶呤聯合米非司酮治療子宮疤痕妊娠的臨床效果。方法66例子宮疤痕妊娠患者作為研究樣本, 將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 每組33例。治療組在B超引導下進行孕囊內注射甲氨蝶呤聯合米非司酮治療, 對照組全身使用甲氨蝶呤聯合米非司酮治療,對比兩組患者的血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血HCG)轉陰時間、月經恢復時間、住院時間以及治療成功率。結果治療組患者治療成功率為100.00%, 與對照組的87.88%比較,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血HCG轉陰時間、月經恢復時間和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結論B超引導下孕囊內注射甲氨蝶呤聯合米非司酮治療子宮疤痕妊娠的臨床效果滿意, 可提升治療成功率, 并減少患者出血量。
B超引導;孕囊內注射;甲氨蝶呤;米非司酮;子宮疤痕妊娠
子宮疤痕妊娠指妊娠囊著床于上次剖宮產手術所致的子宮疤痕區域, 較為少見[1]。然而, 因國內剖宮產病例增多,子宮疤痕妊娠發生率也隨之逐漸升高, 其發生機制尚未明確,目前多采取藥物治療、栓塞、手術等療法干預, 并以藥物治療的應用頻率最高[2]。其中, 米非司酮、甲氨蝶呤均為本病最常用藥品, 因單獨用藥療效欠佳, 建議采取聯合用藥方案[3]。而本研究為明確B超引導下孕囊內注射甲氨蝶呤聯合米非司酮治療子宮疤痕妊娠的臨床效果, 對33例子宮疤痕妊娠患者實施B超引導下孕囊內注射甲氨蝶呤聯合米非司酮治療,并以全身使用甲氨蝶呤聯合米非司酮方案為參考, 詳細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5年11月~2016年9月收治的66例子宮疤痕妊娠患者, 已經陰道超聲、病史詢問等明確診斷為子宮疤痕妊娠。排除過敏體質者、意識不清者, 患者均知情同意。隨機將患者分成對照組和治療組, 每組33例。對照組患者年齡22~41歲, 平均年齡(29.71±3.76)歲;平均停經時間(40.26±4.61)d。治療組患者年齡23~41歲, 平均年齡(29.74±3.75)歲;平均停經時間(40.29±4.59)d。兩組患者平均年齡、停經時間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治療組在B超引導下, 取50 mg甲氨蝶呤注射液(Pharmacia Pty Limited, 規格:500 mg/20 ml, 生產批號:20140217)予以孕囊內注射治療, 50 mg/次, 若患者血HCG水平降低<15%, 則在7 d后再次注射本品;同時口服50 mg米非司酮片(華潤紫竹藥業有限公司, 規格:10 mg×1片, 生產批號:20140622)治療, 2次/d, 連續用藥7 d。對照組患者全身使用甲氨蝶呤, 50 mg/次甲氨蝶呤注射液進行肌內注射, 同時空腹口服75 mg米非司酮片, 2次/d, 連續用藥7 d。
1.3 觀察指標及評定標準 記錄血HCG轉陰時間、月經恢復時間以及住院時間;統計患者治療成功率, 其判定標準[1]:成功:B超檢查提示包塊縮小30%, 體征以及癥狀均消失;失敗:腹痛等癥狀無改善, 妊娠破裂導致腹腔出血。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標準差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治療成功率治療組患者治療成功率為100.00%, 與對照組的87.88%比較,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血HCG轉陰時間、月經恢復時間和住院時間治療組血HCG轉陰時間、月經恢復時間和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成功率比較(n, %)
表1 兩組患者血HCG轉陰時間、月經恢復時間和住院時間比較, d)

表1 兩組患者血HCG轉陰時間、月經恢復時間和住院時間比較, d)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1
組別 例數 血HCG轉陰時間 月經恢復時間 住院時間治療組 33 9.52±1.73a15.35±3.19a14.32±1.32a對照組 33 17.49±3.26 31.49±5.72 22.38±2.58 t 12.406 14.157 15.977 P<0.01 <0.01 <0.01
子宮疤痕妊娠是一種形式特殊的異位妊娠, 伴隨彩超、陰道超聲在醫療領域上的普及, 子宮疤痕妊娠的檢出率明顯升高[2]。關于本病, 早發現、早治療可改善患者預后, 避免子宮破裂和大出血等嚴重并發癥, 保留患者子宮、生育能力,而治療手段包括藥物治療、手術治療兩種[3]。其中, 藥物治療操作方便、安全性高, 容易被患者接受, 但關于用藥方案,臨床上尚無統一觀點。
甲氨蝶呤、米非司酮均為子宮疤痕妊娠患者結束妊娠的常規用藥, 并有一定療效, 因單獨使用時效果欠佳, 當前本病患者多采取聯合用藥方案[4]。其中, 米非司酮屬于抗孕激素, 和孕酮受體、糖皮質激素受體相結合, 從而促使胚胎、滋養細胞壞死, 使個體孕激素喪失作用, 分離絨毛膜板、蛻膜,最終終止妊娠[3];甲氨蝶呤作為臨床常用抗代謝藥物, 對于滋養細胞的增生機制有抑制性作用, 可破壞子宮疤痕妊娠患者的子宮內膜絨毛組織, 促使其胚胎組織壞死、吸收[4]。然而, 本病患者實行全身注射甲氨蝶呤、口服米非司酮治療,可延長其療程, 并需反復注射甲氨蝶呤, 容易產生不良反應,且僅適用于包塊較小的病例, 導致其臨床使用受限[5,6]。與之相比, 孕囊內注射甲氨蝶呤, 可克服上述用藥方案的缺陷,避免反復用藥, 并能提升病灶局部用藥濃度, 縮短療程, 并獲得良好效果[5,7-10]。此外, 在B超引導下用藥, 可進一步保證用藥安全性、有效性[6]。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 治療組患者治療成功率為100.00%,與對照組的87.88%比較,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血HCG轉陰時間、月經恢復時間和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
綜上所述, B超引導下孕囊內注射甲氨蝶呤聯合米非司酮治療子宮疤痕妊娠的效果顯著, 可作為本病患者首選用藥方案。
[1] 劉士梅, 史琳, 孫錫紅.甲氨蝶呤聯合米非司酮治療內生型早期剖宮產瘢痕妊娠療效觀察.河北醫科大學學報, 2013, 34(9):1074-1075.
[2] 胡瓊.超聲介入引導孕囊內注射甲氨蝶呤聯合桂枝茯苓膠囊治療子宮瘢痕妊娠的研究.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6, 25(11):1210-1212.
[3] 周萍, 何嘯蘭, 王瀚, 等.孕囊穿刺注射甲氨蝶呤聯合中藥治療疤痕妊娠臨床觀察.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 2013,20(1):72-73.
[4] 徐虹, 汪龍霞, 羅渝昆, 等.甲氨蝶呤局部注射聯合米非司酮口服治療剖宮產切口瘢痕妊娠的臨床研究.中國藥物應用與監測, 2016, 13(4):197-200.
[5] 吳德明.超聲引導下局部注射無水乙醇聯合米非司酮治療輸卵管妊娠.中國生育健康雜志, 2014(6):556-558.
[6] 萬育紅, 楊永秀.甲氨蝶呤聯合米非司酮不同用藥方案治療異位妊娠的臨床分析.中國生育健康雜志, 2014(2):68-70.
[7] 季萬里.B超引導下孕囊內注射甲氨蝶呤聯合米非司酮治療子宮疤痕妊娠的臨床觀察.今日健康, 2015(6):26.
[8] 徐銀濤, 桑洪愛.甲氨蝶呤肌肉注射與孕囊內注射聯合治療剖宮產術后子宮疤痕妊娠的臨床觀察.山東醫藥,2015(28):53-54.
[9] 羅惠瑛, 萬紅芳.局部注射甲氨蝶呤聯合口服米非司酮治療瘢痕子宮切口妊娠的臨床研究.醫學信息, 2014(8):362.
[10] 梁秋燕, 伍曉容, 吳綠文, 等.超聲引導下孕囊穿刺注射甲氨蝶呤聯合米非司酮治療異位妊娠54例.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 2012, 14(30):45-46.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18.063
2017-07-07]
528000 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
黃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