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利洪
利巴韋林與喜炎平治療兒童手足口病的療效和安全性分析
宋利洪
目的探討利巴韋林與喜炎平治療兒童手足口病的療效和安全性。方法96例手足口病患兒, 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 各48例。兩組均采取對癥支持治療, 在此基礎上對照組應用利巴韋林治療, 研究組應用利巴韋林聯合喜炎平治療。比較兩組患兒治療效果、皮疹消失時間、退熱時間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研究組患兒治療總有效率為95.83%, 高于對照組的83.33%,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4.019, P<0.05)。研究組皮疹消失時間為(4.20±1.32)d、退熱時間為(2.62±1.22)d,對照組皮疹消失時間為(6.25±1.63)d、退熱時間為(4.30±1.52)d, 研究組皮疹消失時間及退熱時間均短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6.771、5.972, P<0.05)。兩組患兒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1.011, P>0.05)。結論利巴韋林與喜炎平治療兒童手足口病利于快速控制病情, 療效顯著,安全可靠, 值得推廣。
利巴韋林;喜炎平;兒童;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兒科常見的傳染病, 臨床表現為厭食、口痛,以及手、足、口等部位出現小潰瘍與小皰疹, 部分患兒可發生無菌性腦膜炎、肺水腫及心肌炎等并發癥。目前, 手足口病尚無特效且規范的治療方案, 現主要采取對癥治療與抗病毒治療, 但由于臨床藥物種類繁雜, 致使臨床效果參差不齊[1]。2016年1~12月本院對48例手足口病患兒應用了利巴韋林并喜炎平治療, 臨床效果十分滿意,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6年1~12月本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兒96例為研究對象, 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 各48例。入組標準:符合《諸福棠實用兒科學》第7版[2]中的診斷標準, 且經實驗室檢查證實;本次研究內容均已告知患兒家屬, 且取得其知情同意。排除標準:合并先天性心臟病、腎炎、慢性肝炎等臟器疾病;合并血液系統及免疫系統疾病。對照組:男27例, 女21例;年齡2~8歲, 平均年齡(4.5±1.2)歲;病程2~8 d, 平均病程(4.2±2.5)d。研究組:男26例, 女22例;年齡2~8歲, 平均年齡(4.5±1.3)歲;病程2~8 d, 平均病程(4.6±2.2)d。兩組患兒性別、年齡及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兩組均采取對癥支持治療, 包括:補液、降溫、補充維生素、預防感染等, 且注意加強隔離防護措施, 清淡飲食, 保證休息時間。在此基礎上對照組應用利巴韋林(湖北健奇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19999139)治療,10 mg/(kg·d)利巴韋林+100 ml的5%葡萄糖注射液, 靜脈滴注, 1次/d, 1個療程為5~7 d。研究組應用利巴韋林并喜炎平(江西青峰藥業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Z20026249)治療, 利巴韋林的用藥方法與對照組相同, 喜炎平應用量為10 mg/(kg·d)+100 ml的5%葡萄糖注射液, 靜脈滴注, 1次/d,1 個療程為 5~7 d。
1.3 觀察指標及評定標準①參照《諸福棠實用兒科學》第7版中的內容評價兩組手足口病患兒的臨床療效。痊愈:手足口部無新發皮疹, 已出現的皰疹與潰瘍均結痂, 體溫正常, 無并發癥;有效:手足口部無新發皮疹, 已出現的皰疹與潰瘍部分結痂, 體溫正常, 無并發癥;無效:手足口部有新發皮疹, 已出現的皰疹與潰瘍未結痂, 體溫未恢復, 或發生并發癥。總有效率=(痊愈+有效)/總例數×100%。②記錄并對比兩組患兒皮疹消失時間及退熱時間。③觀察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5.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 標準差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兒臨床療效比較研究組患兒治療總有效率為95.83%, 高于對照組的83.33%,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4.019, P<0.05)。見表 1。

表1 兩組患兒臨床療效比較[n(%)]
2.2 兩組患兒皮疹消失時間及退熱時間比較研究組皮疹消失時間為(4.20±1.32)d、退熱時間為(2.62±1.22)d, 對照組皮疹消失時間為(6.25±1.63)d、退熱時間為(4.30±1.52)d。研究組皮疹消失時間及退熱時間均短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t=6.771、5.972, P<0.05)。
2.3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研究組發生1例(2.08%)皮膚瘙癢, 對照組無不良反應發生,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1.011, P>0.05)。
手足口病屬于小兒臨床常見的急性傳染性疾病, 主要經呼吸道、消化道及直接接觸傳播, 具有流行強度大、傳播快、傳染性強等特點, 極易在短時間內造成大范圍流行[3]。目前,臨床主要采取對癥支持方案治療兒童手足口病, 但不同治療方案的臨床療效卻存在一定的差異性[4]。
利巴韋林屬于廣譜抗病毒類藥物, 它能夠有效抑制核糖核酸(RNA)與脫氧核糖核酸(DNA)病毒, 現已廣泛應用于手足口病的治療中。有研究發現, 導致手足口病的腸病毒71型(EV71)感染能夠參與細胞免疫抑制作用, 且從多角度來看,EV71可以進一步導致小兒免疫功能紊亂, 繼而加重病情[5-7]。喜炎平屬于抗菌與抗病毒的中成藥物, 其中主要成分穿心蓮對腸道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及呼吸道合胞病毒具有顯著的滅活功效, 其藥用機制為占據病毒復制RNA或DNA的結合位點, 避免蛋白質包裹RNA或DNA片段, 繼而阻斷病毒復制途徑, 殺滅或抑制病毒[8-10]。同時, 喜炎平可以提高溶菌酶水平及免疫細胞功能, 加強中性粒細胞、巨噬細胞及自然殺傷細胞對病毒的吞噬作用, 減少炎性滲出, 并對垂體-腎上腺皮質功能具有特異性興奮作用, 促使糖皮質激素釋放、腎上腺皮質生成, 快速改善各類細菌與病毒感染所誘發的臨床癥狀[11,12]。本文研究結果顯示, 研究組患兒治療總有效率為95.83%, 高于對照組的83.33%(P<0.05)。研究組患兒皮疹消失時間及退熱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結果可見, 在利巴韋林的基礎上, 聯合喜炎平治療兒童手足口病可以快速改善患兒的癥狀, 強化臨床療效[7]。從安全性來看,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見, 聯合應用喜炎平的安全性較佳。
總之, 利巴韋林與喜炎平治療兒童手足口病利于快速控制病情, 療效顯著, 安全可靠, 值得推廣。
[1] 梁小娟, 王艷.喜炎平注射液治療小兒手足口病38例.陜西中醫, 2014, 31(3):285-286.
[2] 胡亞美, 江載芳.諸福棠實用兒科學.第7版.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2:437-444.
[3] 劉兵兵, 華麗霞, 董艷, 等.喜炎平與利巴韋林治療小兒手足口病療效和安全性的系統評價.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 2014,20(9):231-236.
[4] 譚麗琴, 梁茜, 周林英.金振口服液聯合利巴韋林氣霧劑治療小兒皰疹性咽峽炎68例臨床分析.廣西醫科大學學報, 2014,35(3):510-511.
[5] 王樹海, 王曉寧, 劉京.利巴韋林氣霧劑治療兒童手足口病的隨機雙盲多中心臨床研究.世界臨床藥物, 2014,35(10):596-600.
[6] 田小燕, 李元霞.利巴韋林和喜炎平聯合治療小兒輕度手足口病的效果分析.藥物評價研究, 2015, 38(4):409-412.
[7] 徐景利, 黃超原, 梁崢嶸, 等.喜炎平聯合利巴韋林治療小兒手足口病療效的Meta分析.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 2016, 22(11):198-204.
[8] 倪淑軍.喜炎平與利巴韋林治療小兒手足口病療效和安全性的系統分析.現代養生, 2014(20):294.
[9] 劉剛, 喬海平, 黃潔明, 等.利巴韋林聯合喜炎平治療小兒手足口病臨床療效分析.當代醫學, 2013, 12(3):57-58.
[10] 馮堅, 田靜.利巴韋林聯合喜炎平治療小兒手足口病60例療效觀察.臨床醫學工程, 2015, 22(2):162-163.
[11] 謝志軍.利巴韋林聯合喜炎平治療小兒手足口病的臨床療效.中國感染控制雜志, 2013, 12(4):294-296.
[12] 王凌飛, 趙文雷.利巴韋林聯合喜炎平治療小兒手足口病的臨床療效分析.吉林醫學, 2014, 35(9):188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18.067
2017-07-17]
252300 聊城市陽谷縣中醫院兒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