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翠
微信聯合健康信念模式干預對膝關節術后家庭康復的效果觀察
張翠
目的觀察膝關節術后家庭康復中應用微信聯合健康信念模式干預的效果。方法126例行膝關節術治療的患者, 隨機分為A組和B組, 每組63例。A組給予術后常規家庭康復指導, B組術后家庭康復中應用微信聯合健康信念模式干預, 觀察兩組康復效果。結果術前, 兩組患者美國膝關節外科學會評分系統(HSS)評分、Barthel指數評分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6、12周, B組HSS評分分別為(81.6±13.4)、(91.9±15.3)分, Barthel指數評分分別為(72.9±9.4)、(94.7±9.2)分;A組HSS評分分別為(70.2±10.6)、(82.2±14.4)分, Barthel指數評分分別為(60.6±8.2)、(76.8±7.4)分;B組患者HSS評分、Barthel指數評分均高于A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膝關節術后家庭康復中應用微信聯合健康信念模式干預, 可提升康復效果, 促進患者膝關節功能的良好恢復, 提高其生活質量。
微信;健康信念模式;膝關節術;家庭康復;效果
膝關節疾病屬于臨床常見病, 患者發病后, 會伴有膝關節疼痛、僵硬、活動受限等癥狀, 嚴重時甚至出現畸形, 極其影響患者身心健康與生活質量[1]。臨床上主要采用手術方式治療膝關節疾病, 術后較長一段時間內, 需患者堅持進行康復訓練, 以最大限度的恢復膝關節功能, 由于康復時間較長,多數患者選擇在家中開展, 而護理人員定期給予患者康復治療, 以保證康復效果, 但常規的家庭康復效果并不理想[2]。研究指出, 膝關節術后家庭康復中應用微信及健康信念模式干預后可進一步提升康復效果。因此, 本院給予膝關節術后患者家庭康復指導時, 應用微信聯合健康信念模式干預, 效果較好。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本院2015年11月~2016年12月行膝關節術治療的患者126例, 男72例, 女54例;年齡51~78歲,平均年齡(59.8±7.7)歲;疾病類型:膝關節骨性關節炎45例,膝關節軟骨損傷33例, 風濕性關節炎24例, 滑膜炎15例,半月板損傷9例;手術類型:關節鏡微創手術79例, 人工關節置換術47例。納入標準[3]:①符合膝關節疾病的診斷標準;②具有手術適應證, 且患者自愿接受手術治療;③患者均意識清楚, 決斷可獨立進行;④患者及家屬均對本研究知情。隨機將患者分為A組和B組, 每組63例。
1.2 方法
1.2.1 A組術后給予常規家庭康復指導, 于患者出院前3 d進行, 以面對面方式, 講解功能鍛煉方法、疼痛處理方法、相關注意事項、飲食及用藥等, 30 min/次, 1次/d。出院時,囑咐患者定時來醫院復查。
1.2.2 B組術后家庭康復中應用微信聯合健康信念模式干預, 具體如下[4]:①成立微信護理小組, 要求所有組員均為骨科臨床護士, 職稱至少為護師, 臨床經驗豐富, 積極性高,小組成立后, 膝關節術后康復知識、微信溝通技巧等統一培訓, 便于干預的實施;②建立患者微信群, 由組長負責微信群建立工作, 并將微信群命名為“膝關節術后家庭康復指導”,將患者均邀請到群中;③對患者接受健康教育的能力做出評估, 評估工具為健康信念行為問卷, 分別于出院前24 h、術后4周復診時進行;④對問卷調查結果仔細分析, 總結出影響家庭康復的主要原因, 之后針對原因制定個體化的干預對策;⑤干預對策制定后即可實施, 小組成員每天定時在微信群中與患者溝通、交流, 將家庭康復重要性宣傳給患者, 增加患者對家庭康復的了解, 并提升家庭康復的依從性, 向微信群中發送各階段功能鍛煉視頻, 并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實施針對性的術后康復指導, 同時, 通過溝通改善患者家庭康復期間的心理狀況, 引導患者樹立康復信心, 積極主動的開展康復鍛煉。
1.3 觀察指標及評定標準分別于術前及術后6、12周評價患者的膝關節功能及生活質量, 膝關節功能評價工具為HSS, 總分100分, 分數越高, 膝關節功能越好[5];生活質量評價工具為改良Barthel指數, 總分100分, 分數越高, 生活質量越好。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 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術前, 兩組患者HSS評分、Barthel指數評分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6、12周, B組HSS評分分別為(81.6±13.4)、(91.9±15.3)分;Barthel指數評分分別為(72.9±9.4)、(94.7±9.2)分;A組HSS評分分別為(70.2±10.6)、(82.2±14.4)分, Barthel指數評分分別為(60.6±8.2)、(76.8±7.4)分;B組患者HSS評分、Barthel指數評分均高于A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HSS評分及Barthel指數評分比較, 分)

表1 兩組HSS評分及Barthel指數評分比較, 分)
注:與A組比較,aP<0.05
組別 例數 HSS評分 Barthel指數評分術前 術后6周 術后12周 術前 術后6周 術后12周A組 63 34.5±3.8 70.2±10.6 82.2±14.4 43.3±3.9 60.6±8.2 76.8±7.4 B組 63 34.7±3.6 81.6±13.4a91.9±15.3a43.8±4.1 72.9±9.4a94.7±9.2a
相關學者表示, 膝關節術后最佳的康復治療時間為術后1個月內, 有利于使患者膝關節活動范圍有效改善, 最大限度的恢復膝關節功能[6]。在多種因素影響下, 多數患者在尚未完成患肢功能鍛煉時即需要出院, 為能保持康復效果, 達到康復目的, 患者在家中繼續進行功能鍛煉, 常規的家庭康復鍛煉中, 僅在患者出院前及患者復診時給予康復指導, 次數較少, 缺乏連貫性與針對性, 效果并不理想[7]。術后家庭康復中, 利用微信平臺給予患者健康信念模式干預后, 可每天定時在微信群中給予患者康復指導, 并針對患者具體情況實施個體化的健康教育, 增加患者對功能鍛煉的了解, 促使患者準確的、積極的開展功能鍛煉, 提高康復效果[8,9]。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 術前, 兩組患者HSS評分、Barthel指數評分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6、12周,B組 HSS評分分別為(81.6±13.4)、(91.9±15.3)分 , Barthel指數評分分別為(72.9±9.4)、(94.7±9.2)分;A組HSS評分分別為(70.2±10.6)、(82.2±14.4)分, Barthel指數評分分別為(60.6±8.2)、(76.8±7.4)分;B組患者HSS評分、Barthel指數評分均高于A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膝關節術后家庭康復中應用微信聯合健康信念模式干預, 能夠顯著提升膝關節功能, 增強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改善預后, 提高生活質量。
[1] 凌紅.健康行動過程取向理論在全膝關節置換術后患膝功能康復干預中的應用.護理管理雜志, 2015, 22(9):663-664.
[2] 王偉, 丁小萍.微信健康教育對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后患者康復效果的影響.解放軍護理雜志, 2016, 17(14):67-70.
[3] 段少華, 胡芳, 唐萬斌, 等.微信聯合出院訪視對膝關節置換術后空巢老年人康復效果的影響.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5,31(6):418-420.
[4] 方紅霞, 梁曉燕, 顏嵐, 等.運用微信對人工膝關節置換術患者行院外延續護理的效果.骨科, 2016, 7(3):207-209.
[5] 曾凡營, 王麗敏.健康信念模式與自我效能理論的干預對置換髖患者康復訓練效果研究.河南外科學雜志, 2014, 20(5):1-4.
[6] 李春會, 李惠玲, 鄒葉芳, 等.健康信念模式教育結合PDCA循環在預防骨科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中應用的效果評價.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4, 30(20):30-34.
[7] 周詠梅.健康信念模式干預對髖關節置換術后早期康復訓練患者依從性的影響.中華現代護理雜志, 2011, 17(19):2254-2257.
[8] 陳華琴, 高薇.微信隨訪在全髖關節置換術出院病人中的應用.護理研究, 2015(12):1463-1465.
[9] 莊華敏, 張適霖, 張梅清.運用微信加強對全髖關節置換術出院患者進行延續護理的效果分析.檢驗醫學與臨床, 2016,13(16):2382-2384.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18.101
2017-07-20]
113000 遼寧省撫順市中心醫院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