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啟銘
摘要:在“一帶一路”背景下,我國加大對區域內其他國家的金融投資,是實現區域經濟整體發展和共同增長的重要舉措,盡管會遇到種種困難,但只要所有沿線國家都齊心協力,就必然會達成令各方都滿意的投資結果。本文對“一帶一路”背景下我國金融投資發展所面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就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的對策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一帶一路;金融投資;發展對策
1.引言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到來,我國與其他國家的貿易往來頻繁,與周邊國家的貿易額更是增長迅速,各種貿易合作也在不斷深化。在“一帶一路”構想的前提下,各國的基礎建設、能源開發等都會獲得長足的發展,而要落實這些發展就必須投入大量的資金。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一帶一路”構想中融入了金融貿易的內容,它對推動區域經濟的長效發展意義重大。但當前各國在經濟發展狀況、金融投資模式方面存在很大不同,而這使得金融投資活動也面臨著諸多風險。因此,如何既能利用“一帶一路”構想帶來的發展機遇,又能巧妙地規避各種風險,成為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關注的重要課題之一。本文正是出于這一立場,對“一帶一路”背景下我國金融投資發展所面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就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的對策進行了探討。
2.“一帶一路”背景下我國金融投資的重要意義
2.1增進我國與周邊國家的貿易合作
各國在推動基礎設施和經濟總量發展的過程中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所以金融投資就成了區域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我國提出“一帶一路”構想的目的在于增強區域經濟的整體發展水平,而這可以促使區域內雙邊或多邊貿易取得快速發展。在互相貿易往來的過程中,各個國家都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特點和優勢來具體開展,從而實現區域經濟的共同繁榮。我國通過實施“一帶一路”構想,也會對其他國家的產業發展提供資金支持,進而促使區域經濟保持活躍,而周邊國家利用自身優勢快速發展,又能反過來深化同我國的雙邊貿易合作,這對繁華區域經濟和提升我國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具有重要意義。
2.2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深入發展
進入21世紀以來,全球經濟競爭日益激烈,為了提升各自國家的經濟競爭力,區域經濟一體化成了各國發展的主要形式。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好處在于可以避免外來經濟體系的惡性競爭,同時也因為區域經濟合作更加密切的關系,從而可以形成巨大的區域經濟合力,這對于提升區域經濟在全球范圍內的競爭力效果顯著。“一帶一路”構想主要是為區域國家的經貿往來和合作搭建平臺,區域內的每一個國家都可以利用該平臺進行資源交換和資金投入。而我國對周邊國家的金融投資,是保障區域經濟持續活躍的重要條件。隨著我國對周邊國家的金融投資項目數量和規模不斷提升,區域內國家間的貿易聯結會越來越緊密,據此形成的區域經濟合力可以對貿易壁壘和惡性貿易競爭入侵起到對抗作用。
2.3帶動各國相關產業的發展
“一帶一路”構想中涉及的貿易合作絕不僅僅指代我國和周邊國家的貿易,而是區域內全體國家間的貿易交流和聯結。所以在整個區域貿易合作水平不斷深化的前提下,我國對周邊國家的金融投資支持,可以使各國產業獲得大量的發展資金。
2.4培育跨國企業的發展
跨國企業通常都是金融投資的主要載體,跨國企業的經濟發展水平往往反映著區域經濟的發展質量。“一帶一路”構想指導下的金融投資就主要是由跨國集團來實施。誠然,跨國企業的金融投資并非一帆風順,只有基礎實力雄厚的企業才能獲得投資項目的許可。而在跨國企業實施金融投資的過程中,企業自身也要對區域經濟發展擔負必要的責任。
3.“一帶一路”背景下我國金融投資發展中所面臨的問題
3.1金融危機的影響難以消除
雖然當前全球一體化的經濟發展趨勢不斷加強,但是國際金融危機還是對經濟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對區域貿易的往來和合作也有所影響。“一帶一路”的構想中雖然融入了一些應對措施,但客觀上的不確定性無法做到完全避免,這輕則造成我國與區域內其他國家的經濟發展受阻,重則甚至會導致國家間的關系惡化。因此,如何消除金融危機的影響是“一帶一路”背景下進行金融投資時必須要重點克服的問題。
3.2金融投資的回報不確定
投資的目的在于獲取回報,但現實中投資也可能出現虧損,所以金融投資的是否可以取得相應的回報帶有不確定性。現實中,考慮到我國的經濟基礎比周邊國家較強,所以周邊國家對我國金融投資的渴望程度較高,但我國能否確保投資后的回報則存疑。雖然我國是“一帶一路”構想的提出者和倡導者,但在具體的投資實踐中存在太多的不確定因素,而這些因素將會對投資回報產生重要影響。
3.3面臨貿易壁壘的阻撓
現實中,為了確保本國產品效益的增長,一些國家會對他國的貿易產品設置阻撓,即貿易壁壘。所以對于“一帶一路”背景下的金融投資,首先要解決就是貿易壁壘問題。因為區域內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不同,所以他們采取的經濟政策也存在差異,所以各國就可能會根據自身的產業發展需求來設置貿易壁壘。如果沿線各國都設置貿易壁壘,則勢必會給金融投資造成諸多不利因素。
3.4金融風險預警機制尚不健全
當前金融危機的產生機制更加多樣,且會波及全球范圍內的眾多產業,所以只有構建健全的金融風險預警機制,才能為區域經濟實現危機下的平穩過渡奠定基礎。然而現實卻是“一帶一路”沿線(如圖1)的許多國家經濟發展緩慢,根本不具備完善的金融風險預警機制,這自然也就無法對金融危機帶來的危害做到有效預防和應對。我國對區域內國家進行金融投資時,也必然會受到金融危機的波及和影響,從而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所以在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行金融投資時,要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形成最優的投資方案,從而將投資損失的風險降到最低。
4.我國金融投資發展的對策探討
4.1加強區域合作,共同應對金融危機endprint
在“一帶一路”背景下,我國想要開展高效率的金融投資,就必須加強與其他國家的合作,通過協議的方式來明確各國應該共同承擔金融風險。區域內國家通過協商達成合作,保障在應對危機時各國可以共同采取措施,這對增強區域經濟對危機的抵抗能力意義重大。
4.2加強對投資項目的審核,保證投資回報率
在“一帶一路”背景下,一方面要鼓勵跨國集團對外進行金融投資,另一方面又要避免盲目投資,特別是對投資項目的未來收益應進行嚴格審核。加強對投資項目的審核是實施金融投資前所必須要考慮的因素。具體而言,應該設立專職機構對投資國家的相應產業發展狀況進行評估,并在此基礎上對金融投資風險和收益進行權衡,以盡量保障投資實踐活動可以達到滿意收益。
4.3協商處理貿易壁壘問題
一方面,我國應該強化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貿易協商工作,通過達成承諾或協議的方式來積極應對貿易壁壘問題;另一方面,跨國企業在進入區域國家的貿易范圍后,需要通過一系列投資活動(如提供就業崗位、購買本地設備和材料等)來帶動當地市場的經濟,促使投資國家消除貿易障礙。
4.4建立完善的金融風險預警機制
金融投資雖然會為產業發展提供資金支持,但同時也存在著一定的風險性,特別是在當前全球金融風險變化無常的背景下,投資行為本身可能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這顯然與“一帶一路”構想的目標相悖。因此,沿線國家的金融投資活動,需要加強對風險管控。各國在追求產業效益增長的同時,也要積極建立風險預警機制和應對預案。同時,區域內國家應該攜手合作,加強對金融風險數據的搜集、分析和總結工作。在此基礎上,可以借助大數據分析等先進技術對金融風險進行識別和預測,從而為風險的及時應對奠定基礎。總而言之,在“一帶一路”背景下,不僅各國要構建完善的金融風險應對方案,而且還需要區域國家緊密聯結,構建整體的風險應對措施。
參考文獻:
[1]左瑋鈺.“一帶一路”背景下我國金融投資面臨的瓶頸及策略研究[J].現代營銷(學苑版),2017(04):89.
[2]隆雁翔.“一帶一路”背景下我國金融投資發展的對策研究[J].金融經濟(理論版),2015(10):5-7.
[3]劉瑞峰.“一帶一路”對我國外貿發展的影響及對策建議[J].經營管理者,2016(06):2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