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慧敏
摘要:本文對互聯網金融理財進行了簡要分析,對商業銀行在互聯網金融理財發展中的挑戰進行分析,并提出了相關的發展策略,希望本文能夠為商業銀行的發展提供幫助。
關鍵詞:商業銀行;互聯網金融理財;機遇;挑戰
1.互聯網金融理財概述
1.1互聯網金融理財的概念
金融是經濟發展的一種方式,是銀行及相關機構,以貨幣的流通和使用為主要業務而開展起來的一系列投資、資金融通的活動?;ヂ摼W金融,顧名思義,即是以互聯網為中介,利用信息技術和通信技術,將傳統金融機構與互聯網企業結合起來,實現資金融通、支付、投資和信息中介服務的新型金融模式?;ヂ摼W金融理財,就是這種新型金融模式中有關于理財業務的那部分內容。
1.2互聯網金融理財形式
互聯網金融主要包括三種形式:眾籌、P2P網絡貸款、第三方支付。目前,P2P網絡貸款和第三方支付是最熱門的互聯網金融形式。而互聯網金融理財,也廣泛存在于這兩種金融形式之中。P2P網絡借貸平臺的發展意味著互聯網金融理財時代的全面開啟(見表1)。
P2P網絡貸款從表面上來看是融資活動,實際上,出資方從借貸中獲得大量的利息收益,也是對閑散資金的利用,使其發揮貨幣價值,因此,對于出資方來說,P2P是一種理財形式;第三方支付,以支付寶和微信平臺為代表,本身不參與買賣,僅作為支付平臺,但是他們的存在直接影響了支付方式,而正是由于支付方式的改變,人們的理財觀念和理財方法也發生了根本的改變。支付寶開發“余額寶”功能,極低的起存點和隨時取出的功能,使越來越多的支付寶使用者潛移默化地參與到互聯網金融理財之中,據相關資料顯示,90%以上的支付寶用戶都使用過余額寶,這意味著大眾理財方式已經從傳統商業銀行轉移到互聯網金融方面。
1.3互聯網金融理財的發展環境
互聯網金融理財是互聯網通信技術與金融業務的聯合,因此,這項理財業務發展的最主要環境,在于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變化。目前,互聯網通訊和信息技術變化不僅表現在計算速度和存儲空間方面,還表現在對大數據的綜合整理以及各種信息端口互相銜接方面。這意味著,金融理財可以從單純的網絡理財轉變為由傳統銀行參與和主導的網絡理財業務,金融理財的服務對象以及服務質量都將得到提高,互聯網發展能夠給金融理財帶來更多的信息支持和數據保障,在此基礎上,相關的法律和制度建設也會愈加完善。
2.商業銀行發展互聯網金融理財的機遇
2.1商業銀行擁有龐大的客戶群
互聯網金融的盛行是最近10年金融行業中的重大變化,是互聯網技術進一步改變人類社會生活模式的表現,在此之前,商業銀行獨攬金融領域中理財業務,因此,也積累下了龐大的客戶群體。除了個人理財客戶之外,商業銀行還擁有眾多的組織型的理財客戶,這些客戶手中擁有更多資金,通過理財服務,銀行能夠獲得的服務收入更高。將已有的客戶源帶入到互聯網理財的形式中,商業銀行不僅能夠進行更高效的理財業務辦理,較之P2P和支付平臺,龐大的客戶源還能使商業銀行迅速在互聯網金融業務中獲得收益。
2.2商業銀行擁有穩定的資金
任何一項金融業務都需要一定的資金支持,理財更是如此,投資者的部分風險,由理財機構承擔,這也是為什么大量P2P公司在一夕之間由盈利轉為虧損,進而銷聲匿跡的主要原因。互聯網金融理財需要金融機構擁有更強的抗風險能力,而抗風險能力由金融機構能夠提供的經濟資本決定。相對于社會上其他閑散的金融機構,商業銀行擁有更加穩定的資金,抗風險能力更強,理財產品風險更小,因此,商業銀行更容易獲得客戶的新人,理財產品的質量也相對好。
2.3商業銀行產品多樣
P2P和支付平臺是目前互聯網金融理財的主要形式,但這兩種形式能夠給客戶提供的理財產品并不多。P2P要求參與理財的客戶擁有一定的抗風險能力,并且有相當數額的閑散資金,這在某種程度上限制了客戶群體;支付平臺中的理財產品比較多樣,特征是買進和取出都比較靈活,正是因為這種靈活性,導致資金不穩定,客戶可以今天存入,明天取出。商業銀行在理財產品開發方面具有很強的應對能力,銀行理財產品種類更豐富,能夠滿足各種不同客戶的需求。
3.商業銀行發展互聯網金融理財的挑戰
3.1商業銀行面臨著客戶選擇的挑戰
商業銀行已經開始參與互聯網金融理財,盡管有著眾多優勢,但由于介入互聯網時間不長,在金融理財發展方面,也面臨著挑戰。已經參與互聯網金融理財經營的商業銀行,大多均在官網上將理財、基金、外匯、債券、保險、大宗商品、貴金屬等共同納入“投資理財”范疇,分別列示。例如招商銀行的網絡銀行主頁,就有理財投資的單獨延展框。但是,理財產品的展示于銀行能夠提供給客戶的其他業務最終形成的資金收益對比、風險對比以及相關信息,并不能在商業銀行APP中明確地表示出來,而微信理財通卻在各類理財產品的展示中直接出示了風險、收益、期限的對比。對于客戶來說,理財通比商業銀行的理財業務板塊更一目了然,更吸引人。如何以大資管、全資管的理念整合上述產品及業務,形成一體化的理財平臺、搜索平臺、比價平臺和線上線下一體化營銷平臺,突出商業銀行的專業優勢,吸引并留住潛在客戶,還需要進一步思考。
3.2商業銀行面臨著信用風險的挑戰
商業銀行有著強大的資金做后盾,但同樣面臨著信用風險,在互聯網金融理財業務中,信用風險遠甚于線下理財業務的推廣。首先,互聯網金融理財將互聯網內的資金走向全部集中起來,商業銀行在這其中的控制能力較弱;其次,互聯網金融理財的參與者,其本身的信用程度影響著理財產品的收益,而目前的互聯網金融還沒有建立起統一的個人征信查詢系統。商業銀行要參與互聯網金融理財,就必須要面對這些信用風險
3.3商業銀行面臨著服務創新的挑戰
較之互聯網中的其他金融機構,商業銀行介入金融理財較晚,雖然在理財產品方面具有強大的創新能力,但是,金融服務的能力尚且不足。當投資者已習慣于在先前的理財平臺上比較、購買理財產品時,將其引流到銀行理財平臺的難度較大。另外,由于客戶不會天天訪問銀行網站及電子銀行,因此目前通過門戶網站、網銀、手機銀行等內部渠道增加流量的目的難以實現。endprint
4.商業銀行發展互聯網理財的相關策略
4.1利用互聯網技術擴大客戶群體
商業銀行擁龐大的客戶群,這是發展互聯網理財的優勢,但是,互聯網理財的飛速發展使部分客戶已經轉向P2P或者支付平臺提供的理財產品方面,商業銀行要做的是,利用互聯網技術,優化網絡銀行,進一步擴大客戶群體,使原有的客戶回到商業銀行互聯網金融理財經營中。首先需簡化 PC、手機、平板等理財終端的交易流程、優化頁面展示效果、增強客服互動環節、完善支付結算體系,提升平臺的流暢性、實用性和美觀性,增強平臺的吸引力。其次,進一步細化產品分類,用簡潔明了的方式對產品形態、存續期限、主要功能、投資標的進行介紹,加深客戶對產品的了解和認識、方便客戶挑選。另外,可借助理財平臺推出一些銀行創新型理財產品,實現補充性的客戶定位,如借助監管便利,打破5萬元投資門檻的限制,提供7×24小時服務等。最后,建立完善的客戶評價、反饋體系,根據客戶反饋、捕捉客戶需求、補充產品線、完善 IT 系統建設。同時做好理財產品的售后服務,廣泛開展投資者理財教育活動,珍惜聲譽。
4.2建立完整的信用風險預警系統
商業銀行擁有強大的資金保障,但也一樣面對著風險。減少風險,有效利用資金,是銀行開展金融理財業務的根本,要開展互聯網金融理財,應對風險也是必須的。商業銀行在經濟資本投入方面已經建立起了基本的框架,在互聯網環境中,銀行更多的精力應放在信用風險預警系統的建立方面,即將互聯網上的客戶信用記錄進行綜合分析和整理,在大數據的支持下,形成較為完整的客戶信用判斷指標。單獨一個商業銀行要做到這些并不容易,可以實現這一目標的途徑,是商業銀行進行客戶信息共享,并在政府現有的征信系統基礎上進行完善,形成商政共通的網絡個人信用記錄數據庫和個人信用評價指標。只有這樣,信用風險預警系統才能真正建立起來,商業銀行才能在發展互聯網金融方面無后顧之憂。
4.3創新服務為互聯網理財業務發展打好基礎
商業銀行應立足實際,選好差異化道路,開拓優勢領域。如利用數據資料豐富、金融人才完備等優勢,結合數據挖掘、云計算等先進技術開發智能算法,幫助客戶實現在線投資理財分析 ;實時跟蹤客戶投資組合,把控風險 ;針對客戶需求,為客戶量身打造個性化、一站式服務。
參考文獻:
[1]周里.互聯網金融沖擊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的機遇和挑戰[J].時代金融,2017(06)
[2]沐年國.互聯網金融背景下傳統商業銀行發展的機遇與挑戰研究[J].金融時代,2016(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