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元芳
摘要:當前宏觀經濟環境和金融市場日趨復雜,銀行作為信用中介在經濟發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銀行業的穩定對于穩定國內金融乃至世界經濟的發展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KMV模型對國內16家上市商業銀行的風險承擔進行度量。研究結果發現,在2011年第一季到2017年第一季度:(1)商業銀行的風險承擔呈現周期性變化;(2)國有控股商業銀行之間的違約距離變化具有一致性,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整體的違約距離的年度變化與商業銀行整體的違約距離變化類似,城市商業銀行之間的違約距離變化存在較大的差異性;(3)國有控股商業銀行的風險承擔明顯低于其他股份制商業銀行,抗風險能力較強。盡管整體來看商業銀行經營穩定,但是防范風險仍不容忽視。各個商業銀行應該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加強對風險的監控,積極制定風險管理措施,提高應對各種風險的能力。
關鍵詞:商業銀行;風險承擔;KMV模型
一、引言
2014年4月25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要統籌處理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之間的關系,會議強調要把防控金融風險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提高和改進監管能力,確保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2016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提出要防范化解金融風險。與前兩年相比,本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有所不同。一方面未提及中高速增長和完成主要目標任務,對增長的描述偏弱;另一方面對矛盾和風險的描述偏強。2016年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15123億元,較上季末增加183億元,不良貸款率1.74%,金融風險不容忽視。會議指出,2017年經濟工作任務歸納為“調結構,防風險,穩增長”。
二、文獻綜述
有關商業銀行風險承擔問題已有許多國內外學者進行了研究,對商業銀行風險的度量方法主要要三種:不良貸款率、資本充足率和Z指數。Disyatat(2011)將不良貸款率作為衡量銀行風險的指標,并且將不良貸款率的一階差分作為風險變化的代理變量。研究發現風險的滯后一期與風險的變化呈現出負相關關系,金融危機能夠增強銀行的風險承擔激勵,使得銀行的資本狀況得到改善。劉海明、許娟(2012)通過比較破產風險法、資本充足率法和市場法三種衡量銀行風險的方法,認為資本充足率是衡量銀行風險的最優選擇,它更多地考慮了銀行的特殊性,另外兩種方法可以作為輔助方法進行使用。
三、基于KMV模型的商業銀行風險承擔度量的模型及參數設定
1.數據的統計與處理
本文選取國內16家上市商業銀行的數據進行實證分析。16家銀行分別為工商銀行、中國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招商銀行、光大銀行、民生銀行、中信銀行、浦發銀行、平安銀行、興業銀行、華夏銀行、寧波銀行、南京銀行和北京銀行。涵蓋了我國的國有控股商業銀行、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以及城市商業銀行。計算期為2011年3月至2017年3月,并以季度為風險周期進行相關計算。數據來源于巨潮資訊網、同花順股票軟件,數據統計處理使用Excel和Matlab。
2.模型的設定
在KMV模型中,用來衡量銀行風險承擔的指標是違約距離。違約距離和銀行風險的承擔呈現負相關關系。違約距離越小,銀行的償債能力越弱、其承擔的違約風險越大、發生破產清算的可能性越高;相反,違約距離越大,銀行的償債能力越強、其承擔的違約風險越小、發生破產清算的可能性越低。
四、基于KMV模型的商業銀行風險承擔度量的實證結果
聯立等式(1)和(2),將運用Matlab軟件,變量數據帶入模型,即可得到商業銀行資產價值和資產價值波動率,最后將商業銀行資產價值和資產價值波動率帶入到等式(3),即可得到違約距離。
1.商業銀行個體風險
圖1為國有控股商業銀行違約距離的年度變化。從圖中可以看出,2015年第三季度之前,國有控股商業銀行的違約距離呈現波動下降的趨勢,在第三季度達到最小值,央行降低存貸款基準利率、互聯網金融的發展,銀行競爭壓力加大,房地產、地方融資平臺風險提高了銀行的風險承擔水平;2015年第三季度之后,違約距離呈現上升趨勢,并且在2016年第一季度以后超過以前年度,這和國家在2015年第三季度開始加強對金融風險的防范有密切關系。其中,從2015年第三季度開始,農業銀行和工商銀行的違約距離高于其他三家國有控股商業銀行,說明這兩家國有控股商業銀行的風險承擔較低。
圖2為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違約距離的年度變化。從圖中可以看出,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違約距離的年度變化與商業銀行整體的違約距離變化類似,這與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的調控密不可分。其中,平安銀行的違約距離的年度變化最大,在2013年第二季度達到最低,風險承擔最高,在2017年第一季度達到最高。從2015年開始,平安銀行就提出“跳出銀行辦銀行”、改制事業部模式等等使得該行市場反映能力提升,資源配置的效率提高,風險承擔大幅度降低。
圖3為城市商業銀行違約距離的年度變化。從圖中可以看出,三家城市的違約距離呈現不同的變化趨勢。2017年第一季度,寧波銀行經營結構不斷優化,盈利能力持續提高,實現凈利潤23.59億元,同比增長16.2%;同時資產質量持續穩定,不良貸款率為0.91%,與年初持,平風險承擔水平下降。南京銀行資產問題暴露,不良貸款率上升,根據最新數據,該行不良貸款余額19.42 億元,較年初增長3.03 億元,不良貸款率0.95%,較年初上升0.01 個百分點,這與南京銀行資產擴張有關,可能會增加該行的信貸風險。根據北京銀行2017年第一季度報告,第一季度末公司資產總額217459億元,同比增長14.14%,環比增長3%,吸收存款余額同比增長14.14%,環比增長3%,不良貸款率為1.24%,較年初下降0.03個百分點,該行業績平穩,但是規模環比增長較弱。
結論
本文基于KMV模型對2011年第一季度到2017年第一季度的國內16家上市商業銀行進行風險評估,得到以下結論:(1)商業銀行的風險承擔呈現周期性變化。在研究商業銀行風險的變化時,需要考慮周期性變化特征。(2)國有控股商業銀行之間的違約距離變化具有一致性,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整體的違約距離的年度變化與商業銀行整體的違約距離變化類似,城市商業銀行之間的違約距離變化存在較大的差異性。(3)國有控股商業銀行的風險承擔明顯低于其他股份制商業銀行。國有控股商業銀行規模大,對風險的抵抗能力較強,可以穩定金融市場運行;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會受到宏觀經濟環境的影響,當金融市場以及宏觀經濟穩定時其風險承擔會降低;城市商業銀行受到規模的限制,容易受到宏觀經濟環境的沖擊,風險承擔較大。從整體來看,最近幾個季度商業銀行呈現承擔水平降低,面對復雜的宏觀經濟環境和金融市場,防范風險仍然不容忽視。各個商業銀行應該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加強對風險的監控,積極制定風險管理措施,提高應對各種風險的能力。
參考文獻:
[1]Disyatat P.,2011,“The Bank Lending Channel Revisited”,Journal of Money,Credit and Banking,Vol.43. No.4,pp.711-734/
[2]劉海明,許娟.商業銀行風險承擔:指標及其有效性[J].金融論壇,2012(11):23-30.
[3]宋清華,曲良波,陳雄兵.中國商業銀行規模、治理與風險承擔的實證研究[J].當代財經,2011(11):57-7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