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剛+張馨月
摘要:化工行業供給側改革離不開金融支撐。近幾年,我國化工行業應收賬款持續增加,為化工行業供應鏈金融的發展提供了空間。本文結合化工行業特點,對化工行業供應鏈金融的開展進行了若干思考。
關鍵詞:化工行業;供應鏈金融;業務模式
當前,我國傳統工業產能過剩嚴重,經營效益下滑,競爭力不強,必須加快推進工業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工業供給側改革離不開金融的支撐。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可以有效增加上下游企業的黏性,使供應鏈結構得到優化,交易成本降低,提高整個供應鏈資源配置效率。
一、供應鏈金融的內涵
2016年9月28日,國內首個《供應鏈金融技術標準定義》(下稱《定義》)在京發布。根據《定義》,供應鏈金融是指利用融資和風險緩釋的措施和技術,對供應鏈流程和交易中營運資本的管理和流動性投資資金的使用進行優化。
通俗來講,供應鏈中各主體,不論是中小企業還是核心企業都在為自身利益進行著博弈。處于供應鏈上游的中小企業為了提高資金周轉率,希望核心企業盡快支付貨款,核心企業則希望應付賬款賬期越長越好。就企業融資狀況而言,中小企業由于缺少信用或擔保手段,很難通過銀行融到低成本資金,銀行的低息貸款通常會流向供應鏈中的核心企業。這種供應鏈中利益分配的不對稱,勢必影響整個供應鏈的運轉效率,而融資成本的不對稱,導致整個供應鏈的資金成本達不到最優。供應鏈金融就是讓銀行和核心企業關注供應鏈的整體利益,更多地為中小企業騰挪出資金空間。
二、化工行業開展供應鏈金融的優勢
(一)化工行業規模大。供應鏈金融的開展需要足夠大的行業規模以支撐產業鏈的融資服務?;ば袠I是國家的支柱產業,產值規模達到萬億級。據統計,2016年中國石油和化工行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3.3萬億元,實現利潤6444.4 億元。化工行業為供應鏈金融提供了足夠的發展空間。
(二)化工企業應收賬款規模持續上升。從2000年至2014年,我國化學原料及制品制造業應收賬款余額從935億元增長到5979億元,復合增長率為14.17%。2014 年化工行業應收賬款周轉率為7.2,在各行業中居中游水平。從應收賬款余額和周轉率來看,化工行業適合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國內化工企業應收賬款總量持續上升,為供應鏈金融的開展提供了機遇。
(三)有標準化的產品。標準化是指用于融資的抵押品相對標準化。標準化產品變現能力強。利用標準化的化工產品貨物質押和貨權質押的形式,價格透明。標準化產品作為質押物便于及時變現,可以最大限度地防范風險。例如化工行業中的化纖、油品、塑料等。
(四)化工產業集群有利于供應鏈金融快速發展。從產業集群角度來看,化工產業集聚發展是一種普遍趨勢?;ぎa業規模經濟顯著,產業間關聯度高,產業集群容易形成?;ぎa業集群內眾多關聯企業構成了穩定的供應鏈,企業之間存在著廣泛的貿易資金往來,為開展供應鏈金融提供了客觀環境。
三、化工行業供應鏈金融的主要模式
(一)化工B2B電商平臺模式?;2B平臺開展供應鏈金融的優勢在于,平臺匯聚有供應商、生產商、下游經銷商,通過電子商務系統,對行業有著較強的把控能力。在交易過程中,能更準確地獲知交易雙方的情況,也能夠更好地把握行業風險。即使出現違約,對抵押品也有很強的資產處理能力,可以把運營風險降到最低。
(二)ERP軟件公司模式。傳統的ERP管理軟件公司基于多年積累沉淀的商品信息、會員信息、交易信息等數據,構建起供應鏈生態圈。例如用友網絡借助其ERP市場積累的龐大客戶基礎,利用企業客戶及經營數據資源,構建供應鏈金融業務平臺。
(三)物流公司模式。傳統物流公司憑借著多年在行業上下游建立的關系,轉身從事電商進而延伸至供應鏈金融業務。國內首家A股上市的供應鏈企業怡亞通在2015年開始涉足供應鏈金融業務,通過綜合運用貸款、融資租賃、商業保理等多種投融資手段,為中小企業提供一站式“鏈式金融”服務。
(四)傳統產業公司模式。化工行業供應鏈中的核心企業在掌握信息流、物流和資金流方面優勢明顯。借助對供應鏈的控制能力和上下游客戶資源、銀行資信、倉儲物流等方面的優勢,比商業銀行、互聯網公司更適合主導供應鏈金融業務。國內上市公司金浦鈦業、傳化股份、瑞豐高材等利用產業鏈資源優勢,通過二級市場定向增發紛紛踏足供應鏈金融領域。
四、促進化工行業供應鏈金融發展的建議
(一)傳統企業轉型發展供應鏈金融將更具優勢?;ば袠I供應鏈金融的開展需要物流、倉儲、金融、供應鏈的協同,線下建設需要時間積累和沉淀。傳統的化工核心企業對行業、客戶、線下網絡布局的了解遠非互聯網企業能比。所以說傳統化工企業借助化工電商發展供應鏈金融相對于互聯網公司優勢明顯。
(二)以虛擬化工產業集群推動化工行業供應鏈金融的發展。在目前互聯網經濟下,客戶分布是碎片化的。在化工產業生態中存在著大量的中小微企業,通過互聯網、物聯網建構虛擬化工產業集群,可以使分散碎片化的中小微企業集合起來,從而增強了企業的業務連接度及信用,使供應鏈金融更容易開展,風險管控更加清晰。
(三)建立集約化平臺大數據系統。一是獲取傳統的化工行業供應鏈運營數據,以及通過嵌入客戶網絡,利用大數據篩選信用評級高的企業進行融資;二是通過信息追蹤監控交易安全,規避重復質押及假倉風險;三是利用平臺建立風險控制預警機制,構建定價、履約、交割風險指標體系,建立交易訂單異常實時報警及實時追溯系統。
(四)建立和完善平臺信用體系。供應鏈金融主要風險還是來自于客戶風險。利用用戶提交數據,建立客戶關系管理系統,形成基礎商譽信息。通過行業數據、征信數據、金融數據等,對供應鏈中的企業信用進行科學、公正的評估。信用評級體系可以有效控制風險的發生。
參考文獻:
[1]宋華,盧強.基于虛擬產業集群的供應鏈金融模式創新:創捷公司案例分析[J].中國工業經濟,2017(05):172-192.
[2]聊一聊化工產業將何去何從[EB/OL].http://www.ctoutiao.com/107325.html,2016/11/2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