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海洋強國戰略的實施,我國航海航運業步入了快速發展時期。航運業的迅速發展,急需培養大量的高層次航運經貿管理人才,包括航運會計人才。我校會計專業已有30多年的辦學歷史,其剛開始就是培養中級技能型水運會計人才,后升格為大專層次。在新的形勢下,迫切需要提升本科層次。本文在對航運會計本科人才需求進行分析的基礎上,論證了設置航運會計本科專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關鍵詞:航運會計;本科專業;可行性
一、航運會計本科畢業生人才需求分析
當前和未來相當長一段時期內,我國航運業面臨著難得的發展機遇,這為航運會計高級專門人才提供了廣闊的就業機會。
首先,國家層面利好政策頻出,航運業發展迎來春天。2012年11月,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要“提高海洋資源開發能力,發展海洋經濟,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堅決維護國家海洋權益,建設海洋強國”。2013年8月,國務院正式批準設立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而后又于2014年年底相繼設立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2013年9月、10月,習近平主席提出“一路一帶”設想。2014年8月,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于促進海運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這一系列戰略規劃和政策的出臺,都與航運業密切相關,必將促進我國航運業快速發展。
其次,廣東提出建設海洋強省和區域國際航運中心,使廣東航運業發展步入快車道。2008年12月國家發改委分布的《珠三角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指出,從2008-2020年,珠三角要“建設與港澳地區錯位發展的國際航運、物流、貿易、會展、旅游和創新中心”。 2011年7月,國務院正式批準實施《廣東海洋經濟綜合試驗區發展規劃》。2012年8月,廣東省委省政府出臺《關于充分發揮海洋資源優勢努力建設海洋經濟強省的決定》。2015年1月,廣州市委提出廣州要加快建設國際航運中心,并制定廣州國際航運中心3年行動計劃,構建國際航運中心、物流中心、貿易中心以及金融服務體系相互融合的格局。在這些政策的推動下,廣東省海洋經濟和航運業持續快速發展,“藍色經濟”已成為廣東省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新增長點。
第三,航運業的快速發展需要高素質的航運人才作支撐,這對航運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2011年4月,交通運輸部發布的《公路水路交通運輸“十二五”教育與培訓發展規劃》指出,要“適應國際航運中心建設需要,支持航海院校加快培養航運與金融、保險、貿易、法律、經濟等專業領域相結合的復合型人才。”2014年12月26日,交通部發布了《關于加快現代航運服務業發展的意見》,提出“注重人才培養,鼓勵和支持我國高等院校開展航運服務專業教育,重點培養航運金融、航運保險、航運經紀、海事法律等領域的專業性和復合型人才,努力加強與國外高等院校和研究咨詢機構的合作,著力培訓和引進航運服務業緊缺人才”。
會計人才是航運復合型人才的有機組成部分。經濟規模的日益擴大和經濟內涵的日益復雜,使會計及會計信息在宏觀經濟調控和微觀經濟管理上顯示出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近幾年,我國航運業得到了迅速發展,但規模的擴充并沒有帶來經濟效益的同步提升,說明粗放式的航運經營模式已經走到了盡頭。航運企業未來的發展要依靠內涵式的增長,要加強內部經營管理,注重核算和成本控制,實行精益運營,這就需要培養大量高素質的航運會計人才。
第四,航運會計本科畢業生就業前景良好。目前大眾化的會計專業大學畢業生已出現過剩趨勢,但是具有一定特色的會計專業人才還是供不應求。航運會計本科專業培養既懂航運企業經營管理,又懂會計核算的專門人才,使畢業生能更快地適應航運企業各個會計工作崗位的需要,從而將受到航運企業的青睞。上海海事大學交通運輸學院黨總支副書記錢建國2014年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講,“去年我們學校畢業生總體就業率達到98%,國際航運、物流、會計等專業的畢業生均非常緊俏”。這說明航運會計本科畢業生就業前景十分廣闊。
從對我們學校傳統會計專業的畢業生的就業情況來看,多年來會計專業學生初次就業率達到90%以上,最終就業率達到100%。會計專業畢業生主要是在珠三角的中小企業就職,其中一半以上在中心航運企業。從畢業生反饋的信息來看,之所以難以進入大型航運企業,就是受到了專科層次的限制。目前,珠三角中大型航運企業云集,航運業又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急需大量高層次高素質的航運會計人才。因此,應該盡快開設航運會計本科專業,以適應珠三角中大型航運企業大對高端會計人才的需要。
二、設置航運會計本科專業的可行性分析
我校會計專業已有30余年的辦學歷史。前身是創辦于1986年的中專層次會計專業,1993年開設大專層次的會計專業。在專業的發展過程中,它始終保持著航運特色,這種特色主要體現于:(1)設若干以航運行業為導向的專業課,如《航運會計》等(2)在若干課程中插入與航運行業有關的內容,如在“財務管理”課程中插入“航運企業財務管理”的章節;(3)在本專業的基礎必修課和限定選修課中設置若干航運知識課程,如《國際航運概論》《海洋觀教育》等。因此,我們會計專業辦學歷史悠久,專業體系完整,航運特色突出,完全有條件開設航運會計本科專業。
從師資隊伍來看,會計專業現有專兼職教師20名,其中校內專任教師13名,校內兼課教師4名,校外兼職、兼課教師4名。校內教師中有教授2人、副教授7人,副高及以上職稱占50%;有博士2名、碩士7名,碩士及以上學歷者占56%;有雙師型教師10人,占專業教師的62.5%。我校教師多年來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教學效果良好,教研成果豐富。近3年來公開發表論文65篇,;主持技術服務課題、教研教改課題17項,其中,省部級5項,橫向課題4項,校級11項;主編出版教材5部,其中國家“十一五”規劃教材3部,國家精品教材1部。建成校級精品課程3門,即《財務管理》《審計》《會計電算化》。我們的師資隊伍完全能適應本科層次財會專業的教學需要。endprint
從實驗實訓條件來看,為配合本專業教學,在校內我們建有專門的會計模擬實訓室。并有多個穩固的校外實訓基地。會計模擬實訓室包括1間手工模擬實訓室和2間會計綜合模擬實訓室。(1)手工模擬實訓室配有多媒體教學設施以及相應的模擬實驗設備,可以同時滿足50名學生進行《財務會計》《基礎會計》《成本會計》等課程的模擬實驗。(2)會計綜合模擬實訓室每間配有80臺計算機以及多媒體教學設施,并配有相應的會計模擬實訓室軟件操作系統及用友財務軟件、金蝶財務軟件。學生借助計算機進入會計模擬實訓室軟件系統后,可以進行基礎會計、成本會計以及各會計工作崗位的模擬實訓;學生借助用友財務軟件和金蝶財務軟件系統可以進行電算化會計核算崗位的模擬操作。會計綜合模擬實訓室可以滿足《會計電算化》《會計基礎》《成本會計》等課程的模擬實訓需要。在校外,我們與金蝶軟件廣州公司、誠安信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廣東豐衡會計師事務所、廣東信道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等企業共同建立了6個實訓基地,滿足學生進行實地演練,提高實際操作技能的需要。
三、航運會計本科畢業生就業崗位分布
航運會計本科畢業生主要面向港口、現代航運服務行業和其他企事業單位,這些企業和單位的一線會計崗位群便是畢業生的主要就業去向。
具體來講,主要包括以下崗位:
(一)會計核算崗位
會計核算貫穿于航運企業整個經營活動的全過程。由于航運企業的經營活動包括運輸、儲存、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處理等多個環節,決定了航運企業會計核算包括如下環節:運輸環節的核算,包括運輸收入、費用的確認和計量;運輸成本的匯集、分配和結轉;運輸營運收入應交稅金的結算和交納,以及運輸利潤的計算;儲存環節的核算,包括儲存收入、儲存成本和費用的確認、計量和結轉;儲存物資損耗的處理與分攤,以及儲存業務利潤的計算;裝卸搬運環節的核算,包括運費、附加費、搬運費的核算;包裝環節的核算,主要是對包裝環節中發生的成本和費用進行計算、歸集和分配;流通加工環節的核算,主要是確認和記錄流通加工中的業務收入,要歸集、計算和結轉加工成本;計算和繳納相關稅金;最終核算加工環節的營業利潤;配送環節的核算,包括配送營業收入的核算;配送過程中各項費用的歸集、分配和結轉;配送環節營業利潤的核算等等。
(二)納稅申報崗位
納稅申報工作是每一個企業都必須面對的工作,與稅務機關的協調與溝通能為企業爭取到一個良好的生存環境。從航運行業崗位的實際情況看,進出口環節繳納的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企業所得稅以及出口退稅等辦稅業務是辦稅員最重要的工作任務。學生應當熟悉各稅種的法律法規,熟練掌握各稅種的應納稅額計算;熟悉掌握各稅種手工報稅表格填寫要求,并熟悉各種報稅軟、硬件的使用方法,增強動手能力和操作的協調能力;能獨立并準確的完成企業從開辦到注銷過程中相關的稅務登記、納稅申報等各項工作。
(三)財務管理崗位
財務管理是航運企業日常經營管理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貫穿于航運企業經營的全過程。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航運企業的財務管理能力的大小關系到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從事財務管理崗位要求較為系統地掌握會計專業知識,熟悉財務管理的基本原理,并全面系統地掌握勞動合同、增值稅、所得稅、稅收征管、支付結算等基本財經法規。
(四)經濟統計崗位
現代航運服務業的發展要求會計人才除了具備基本的記賬和算賬能力外,還應幫助企業進行市場的分析和預測,為企業出謀劃策,解決企業在經營中遇到的難題。統計方法作為數量計算和數量分析的技術手段廣泛運用于會計領域。因此,航運會計專業學生還應全面系統掌握統計學知識,以便勝任航運企業的經濟統計崗位。
(五)其他單位相關會計崗位
由于會計專業所學知識具有較強的通用性,因此,除航運企業外,航運會計本科畢業生還可以到政府機關、事業單位、一般工商企業、金融機構、中介機構等單位從事會計核算、資金管理、納稅事務和審計等財務會計及其相關工作。
參考文獻:
[1]艾亞釗.高職院校港口與航運管理專業人才培養路徑研究.青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12)
[2]李世紅.廣州高端航運服務業人才隊伍建設的對策建議.港口經濟,2015(10)
[3]梅雄.關于提高我國航海類人才綜合素質的若干思考.現代企業教育,2014(06)
作者簡介:
周訓清(1965.10- ),男,漢族,湖北武漢新洲人,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現任廣州航海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財務管理理論與實踐。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