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浩
(金陵科技學院體育教研室 江蘇南京 211169)
江蘇省退役運動員職業轉型現狀分析①
孫浩
(金陵科技學院體育教研室 江蘇南京 211169)
收集關于我國退役運動員職業轉型的相關信息,根據信息資料與專業理論知識探索制約退役運動員職業轉型發展的主要影響因素。設計《退役運動員職業轉型問卷調查表》,對江蘇省近三年即將面臨職業轉型的退役運動員發放,從運動員自身運動項目、運動成績、學業等幾個方面進行分析,積極探索影響到退役運動員職業轉型難的相關因素,繼而提出有利于解決退役運動員轉型困難的結論與建議。
退役運動員 職業轉型 因素
隨著改革開放制度的深入發展,多元化的市場環境雖然為能退役運動員創造更多就業機會,但在實際發展過程中仍然存在多方面問題,受社會環境與運動員個人自身內在因素影響,多數運動難以適應新的就業崗位,究其因就是退役運動員自身的各方面素養不夠完備,不能很好的滿足社會發展和工作崗位的需求而出現的問題。
21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面對多元化的市場競爭,企業對單位人才的要求不斷增高,但受專業特點所致,多數退役運動員在職業轉型前期難以勝任社會其他工作崗位,不僅對自身發展造成影響,同時也增加了社會負擔。通過調查問卷筆者就個人專業所學知識對其退役運動員的職業轉型發展的重要性進行了訪問調查,如圖1所示,66%的退役運動員根據其個人退役經歷認為運動專業特點對與其職業轉型發展具有很重要,結合現實情況來看也確實如此,如乒乓球、羽毛球、網球、等熱門社會普及率較高的項目就業難度和壓力就相對較小,社會化程度較低的運動項目,如而如舉重、射擊、賽艇、以及摔跤等就業環境就較為嚴峻。其中獲得賽事金牌運動員會得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而成績水平一般的運動員,其就業狀況相對令人擔憂。
江蘇省部分運動項目的人數和已就業人數進行了對比和相關統計,如表1所示。

圖1 退役運動員的運動專業特點對就業環境的重要性調查

表1 江蘇省退役運動員運動項目就業人數統計
從統計結果來看,左邊的熱門項目中所有退役運動員基本已經完成就業,只有一人處于待業狀態,有兩人是因為年齡原因正在讀書;而右邊的冷門項目中多數人都沒有完成就業,處于待就業狀態。之所以出現這種明顯的差距,只要跟運動項目的社會普及度相關,以上熱門項目目前在我國的大眾全民健身中占了很大的比重,開展的人多了自然對于專業人才的需求也會隨之增加,從小就接受專業訓練的退役運動員就成了很好的選擇,他們有著非常強大的專業實踐經驗和理論知識。而冷門項目受項目自身的開展條件的局限性大眾普及性很低自然重視程度有所下降,這也進一步證明了冷門項目的就業形勢和環境的嚴峻。
在多元化的市場競爭當中,社會企業對人才的要求不斷提高,退役運動員在走出訓練館面對社會競爭壓力,在職業轉型期間時常碰壁,對我國退役運動員造成多方面打擊,筆者通過對退役運動員問卷調查發現,在日益激烈的經濟市場環境中,退役運動員的個人能力是影響退役運動員職業轉型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社會企業的發展離不開核心競爭的發展,但核心競爭力的發展卻離不開高素養、高技術的復合型專業人才的辛勤勞動,退役運動員在職期間面對高強度的訓練壓力,對訓練項目以外的知識的學習相對較少,加上個人缺乏對職業轉型發展問題的思考,致使退役運動員時常因為個人技術能力有限無法解決個人新的工作崗位的實際問題時,得到社會其他行業的認可,甚至還會為企業造成相應經濟損失。如圖2所示,盡管有84%的運動員覺得就業專業對口很重要,但是這里的專業對口只是運動員自身所具備的,而非用人單位所需求的,如果個人專業技術能力不能和用人單位所需求的專業技術能力相匹配,就不能很好的勝任和完成用人單位所需求的崗位工作。這也是為什么現在容易出現的怪現象,很多的用人單位覺得找不到人的,而又有很多人找不到工作。
現階段江蘇省退役運動員的退役后擇業職業性質進行了相關統計,如表2所示。
從相關統計資料我們不難看出,在本次調查中有30.4%的退役運動員都傾向選擇教練員作為職業轉型發展去向,51.7%的運動員會選擇從事政府機關、事業單位或教師工作,18.6%的退役運動員會選擇與體育事業關聯不大的專業進行就職,而部分優秀退役運動員的退后的就業則有所不同,在江蘇省多數優秀運動員退役后可以選擇由政府直接安置工作,在就業的選擇上更傾向于事業單位或者教師,而就業壓力和難度也相對較少,也有部分優秀運動員會利用其名人效應從商,筆者就江蘇省退役運動員的退役后去向進行了追蹤和統計,如表3所示。
從兩者的對比中能夠發現,在機關事業單位人員、教練以及教師這三個職業中,明顯組織安置運動員占據優勢,而在自主創業上自主擇業的運動員則明顯偏多,在其他選項中,自主擇業運動員大多是待業狀態有兩人出國,而組織安置運動員中有一人選擇了出國。從兩組數據的統計可以看出,在教練和教師這兩個工作崗位上明顯占據了較高比重,這兩者都對相關專業技能有著非常高的要求,相較之下與退役運動員的自身專業更容易進行對接,自然就業情況有所上升。

圖2 就業專業對口重要性調查表

表2 江蘇省退役運動員意向擇業職業性質統計
在就退役運動員在訓期間是否進行了系統的文化知識學習和學歷進行了調查,其相關統計資料如圖3所示,其中42.5%的退役運動員只有本科以下的學歷,50.1%的運動員獲得了本科學歷或者在讀,并且還有6.4%的運動員考取了研究生學位或者在讀。筆者認為出現這樣的情況主要由于江蘇省體育運動員的在訓期間對文化知識的不夠重視有關。運動員的文化學習與文化教育矛盾重重,都是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受“金牌至上”觀念影響從教練到運動員都對文化學習的重視程度嚴重不足,這種狀況的出現需要管理人員、教練員和運動員的認識共同提高。

表3 江蘇省退役運動員轉型就業情況統計
競技體育項目的專業學習與其他的文化知識學習存在一定差異,從社會企業發展角度來看,在多元化的市場環境中,實現跨行、跨專業的交流與合作是提升個人職業核心競爭,培訓復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徑,然而競技體育的人才培養則不同,其中主要體現在專業知識結構上,多數專業技能知識與從業者所參與的比賽項目有關,在競技體育人才培養過程中教練的主要工作任務是引導運動員通過科學、合理的安排專業訓練和了解與本項目相關專業知識來提高個人體育運動素養,進而形成了相對單一的專業知識結構,大學課程豐富的多元化知識結構可以很好的緩解這一現象。同時當今社會就業學歷已經成為了最基本門檻,我國對高等教育的普及率也越來越高。無論運動員退役職業轉型后從事何種職業都將對學歷和學位有著基本要求,只有豐富運動員在訓期間的文化知識的攝入,進行系統的多元化的文化知識學習,及早獲得相對應的學位與學歷,才能破除運動員的職業生涯結束后所帶來的知識結構的局限性。
職業運動生涯對于運動員來說只是其漫長人生經歷過程中的一個亮點,職業轉型是我國運動員都將經歷的一個過程,在體育競技當中無論運動員是否在競技比賽當中為國家爭得榮耀都將面臨職業轉型發展,這就要求運動員在職業轉型期間重新樹立人生目標,選擇新的職業,在這個過程中不僅要求退役運動員改變思維方式,建立新的價值觀念,同時也要求退役運動員學習新的職業技能,引導運動員建立終身學習思想的同時應加大對運動員的職業技能的培訓,適應社會環境的行為方式與生存準則,因此找出退役運動的職業轉型發展的影響因素;從體育運動員自身發展角度出發考慮問題,引導退役運動員融入社會發展,對體育項目以外的專業知識培訓,引導運動員建立終身學習思想,提高對文化學習的要求,鼓勵運動員進行學業深造,提倡訓練學業兩不誤的競爭氛圍,為期退役后的職業轉型和發展打下更好的基礎。

圖3 退役運動員文化學習情況調查表
[1]鐘秉樞.成績資本和地位獲得——我國優秀運動員群體社會流動的研究[J].體育科學,1998(3):45-49.
[2]靳英華.運動員為何遭遇再就業難題[J].法律與生活,2006(21):20.
[3]易軍,郝晨,劉顯忠,等.重慶市退役運動員轉型方向的影響因素分析[J].山東體育科技,2014(5):44-47.
[4]張宜龍.論新時期退役運動員再就業現狀及途徑[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1):70-73.
[5]田麥久,李斗魁,張蓉芳,等.我國優秀運動員退役安置情況及改進對策[J].北京體育學院學報,1993(1):5-11.
[6]黃志劍,盧駿.國外優秀運動員退役后的角色轉換:理論與實踐[J].湖北體育科技,2003(3):287-289.
[7]周慶生.從無情退役到有情安置:對退役運動員的人文關懷[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5,21(1):9-11.
[8]胡全柱.退役運動員社會排斥機制研究[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8,23(4):345-347.
[9]國家體育總局.關于進一步做好全國優秀運動員保障工作的意見[Z].體人字,2007(391號).
[10]范道芝,王智慧,湯明偉.我國運動員退役安置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11(11):3-5.
[11]葛慧.中外運動員退役現狀的比較研究[J].華中科技大學體育部,2009.
[12]曹彧.我國運動員社會保障中的再就業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0.
[13]陳關琴,李建民,余飛.我國退役運動員就業難的原因及其教育對策[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11(5):36-51.
G812
A
2095-2813(2017)09(a)-0223-03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25.223
孫浩(1987—),男,漢族,江蘇南京人,本科,助教,省退役運動員,本科,主要從事健美操教學與訓練理論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