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小淺
周末,我去參加高中同學聚會。
剛進包房,我就看到一群人圍著許蓉在討論她的衣服和鞋子。看到我,許蓉立馬熱情地打招呼:“淺淺,過來坐這邊。”
我表面上笑成一朵花,連連說“好”,心里卻是一萬個不愿意。
這個許蓉,我們上學那會兒跟我就是死對頭,我倆學習方面不相上下,長相各有千秋,于是難免喜歡相互較勁。這種或明或暗的競爭關系,一直持續到我們成家立業,以前比學習,現在比老公和孩子。
很顯然,在比老公這件事上,我輸了。
許蓉老公原本只是一家化妝品公司的銷售主管,但因業績突出,四年前被調到北京總部,一路升職做到了副總。許蓉老公的變化,自然也帶動了許蓉的變化,她住的房子越來越大,購物的場所也由淘寶轉移到各大商場。
許蓉在我面前越來越揚眉吐氣。
這不,這次聚會,我盡管費了很大的心思打扮,穿上了我能拿得出手的最貴的衣服,可還是被許蓉比了下去。人家光鮮亮麗的不僅僅是衣服,還有光彩照人的容顏。每個月花大把的銀子去美容院,普通人家哪舍得?
許蓉老公每個月給她的零花錢就多達3萬元,抵得上我和老公梁超一個月的工資總和。而我們這點工資,除了還房貸,還要養老人和孩子,維持家庭開銷,哪里還有閑錢做美容?
我有點泄氣。在這種失落的情緒里,我對梁超的怨氣又多了幾分。
其實,我原本是可以贏的。三年前,梁超單位有個公派出國的名額,單位也決定給他,可不知道他哪根筋壞掉了,將這樣的機會拱手讓給了別人。
我知道這件事的時候,梁超的同事已經在國外吃著面包、拿著高薪,我就是想后悔都來不及了。
更可氣的是,梁超對此毫無悔意。這些年,我沒少拿這件事擠對他,可他每次都不生氣,只是對著我呵呵笑,讓我很快就沒了脾氣。
只是每次見到許蓉或聽到她又換了大房子或者買了啥好東西的時候,我心底的不甘心又會浮上來。
也正因如此,當我無意中從別人口中得知,梁超有第二次出國機會時,我有多高興,又有多生氣。
我高興的是,只要梁超肯出國,不論是我們家的生活質量,還是兒子的教育環境,都必將跟著邁上一個新臺階。我生氣的是,梁超這次又瞞著我,明顯又打算像上次一樣,拒絕這種千載難逢的出國機會。
如果不是我逛街的時候遇到梁超的同事,聽她無意中說到這件事,我又要被蒙在鼓里。梁超的這個同事跟我關系不錯,她有點惋惜地說:“我還以為是梁超跟您商量后做的決定呢,原來是他自個兒決定的啊。我就說嘛,這么好的機會,你干嗎不支持他去?我是覺得你應該勸勸梁超,他現在是總監,出國待兩年,待遇翻幾番不說,回來的時候,副總的位置肯定也穩穩的呀!”
我當然要勸梁超,不僅要勸,還要罵醒他。別人求之不得的機會,他卻嚴詞拒絕,他到底怎么想的?
回到家,我黑著臉,直截了當地對梁超嚷:“你說吧,到底為什么不愿意出國?”
梁超正在陪兒子玩游戲,聽我這么一問,他有點吃驚地抬起頭:“啊,你怎么知道的?”然后又馬上很淡定地說,“理由之前不是跟你說過嘛,我對目前的生活挺滿意的,不想遠走他鄉。再說出國一待就是兩年,我舍不得你和兒子。”
“瞧你這點兒出息,你能不能有點競爭意識啊?安于現狀就等于在走下坡路。人往高處走,才能看到更廣闊的天地。”我一著急,語速快得有點像放鞭炮,“你要真為兒子好,就應該努力打拼,這樣以后才能讓他看到更遠的世界。”
梁超心不在焉地聽著,半天才回了句:“你是心靈雞湯看多了吧?你說人要往上走,那你怎么不說,陪伴是最長久的深情呢?總之,我不會出國,你就別再浪費口舌了。”說完,梁超就帶著兒子去臥室講睡前故事了。我有點惱火,也有點泄氣,恨不能將梁超綁起來,直接送到國外去。
但這些年相處下來,我太了解梁超,如果這時候我跟他對著來,只會起反作用。怎么辦?都說機不可失,梁超不在意的機會,實際上有很多人眼饞著呢!
想來想去,我只好搬出公公來勸梁超。從小到大,梁超都有點兒敬畏公公,平時家里的大小事,他也會聽一聽公公的建議。
但我沒想到,這次梁超竟連公公的面子也不給了。公公剛一開口,梁超就說:“這事沒得商量,你們別浪費時間了。”
為這事,公公氣得生了病,在床上躺了幾天,梁超仍然態度堅決。看來,梁超的脾氣犟起來,還真是誰也勸不了,但我還是決定做最后的努力。
梁超是工科男,習慣于用數據說話。那我就用數據來告訴他,這年頭,經濟實力有多重要。
因為有錢,許蓉家的孩子上的是每個月學費上萬的私立幼兒園,我們的兒子只能上普通的公立幼兒園,從小就輸在了起跑線上。
因為有錢,許蓉可以經常帶上父母來個出國游,而在我們家,不論是公婆,還是我爸媽,來個國內游都得計劃半年。
因為有錢,許蓉可以讓孩子和老人去看更大的世界,而我們像個井底之蛙,每天為柴米油鹽斤斤計較。
我并不是多愛慕虛榮,但既然現在有這樣的機會,可以讓我們家的生活上一個臺階,為什么不去做呢?
梁超聽我一口氣說完這些,搖了搖頭說:“你這還不是愛慕虛榮啊?你有沒有想過,我英語不好,語言是個問題。我吃不慣那些面包炸雞,生活習慣也是個問題。所以你真的別費勁了,我不會出國的。”
我頓時有種對牛彈琴的挫敗感。
那幾天,無論我怎樣軟硬兼施,梁超自是巋然不動。哪怕我讓他搬去書房,跟他分居,他仍然意志堅定地表示,不會出國。
因為長期分居兩地,許蓉老公在北京愛上了別人,他愿意凈身出戶,只為結束這段名存實亡的婚姻。有人八卦,許蓉去北京大鬧一場,但對方回應,我在北京整夜加班時,陪在我身邊的人是她;我生病發燒住進醫院時,陪在我身邊的人是她;我對不起你,但如果可以重新選擇,我一定不會來北京。
小城很小,這些流言蜚語很快就傳得沸沸揚揚。許蓉老公的這番話,讓我半天回不過神來。我們看到的只是許蓉在人前的風光,卻沒看到她背后的心酸。
其實不僅是許蓉老公,她這些年一個人在家,上有老下有小,又何嘗容易?孩子生病,老人住院,家里的紅白喜事,不都得她一個人忙前忙后張羅嗎?
人生里最難的時刻,他們都不在彼此的身邊,所以就算曾經兩人的感情固若金湯,到底還是慢慢有了距離。
而這些,或許就是梁超堅持不肯出國的原因吧。
梁超說:“親愛的,你還是只看到了問題的表面。有次跟你參加聚會,我見過許蓉家的孩子。你總是說,我家兒子和他們家孩子比,輸在了起跑線上。但實際上,我并不這樣認為。如果真的要比較,我反而覺得我們家兒子更加獨立自信,性格開朗,思想活躍,而這些品質才是人生里的不動產。”
我徹底愣住了,不過我想我慢慢理解了梁超的意思。
其實兩地分居帶來的,不僅是夫妻感情上的漸行漸遠,還有個最大的問題,就是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缺少父愛的陪伴。
在一個家庭中,父親代表著獨立、樂觀、創新和挑戰,母親代表著溫柔、接納、依戀和安全,完整的父愛和母愛,相互融合補充,才會讓一個孩子更加健康快樂地成長。
我只看到了梁超出國給我們家帶來的好,卻忽略了一旦梁超出國,不僅我和他的感情將面臨異國戀的考驗,兒子的成長也必然因為父愛的缺失而大受影響。
這筆買賣,并不劃算。
當然,并不是說每對夫妻都不適合異地婚。每家有每家的情況,每個人對職業也有自己的規劃。只不過相對來說,比起去看更遠的世界,梁超更希望看到的,是我們一家人每天都能夠在一起。
還好在梁超的堅持下,我終于發現,眼前這種柴米油鹽的瑣碎生活,其實是最踏實的幸福。
〔編輯:潘金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