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蓮
每一個結過婚的女人都曾有過改造丈夫的夢想,可最終卻發現,越改造,丈夫越倔強,夫妻關系越糟糕。小青也曾這樣,“改造伴侶”導致婚姻危機四伏。她的心路歷程或許能夠給婚姻中的女人帶來一些啟示……
小青和小李都是“80后”,今年剛好結婚7年。或許是潛意識里有對“七年之癢”的心理恐懼,小青對婚姻中的風吹草動都非常敏感。然而真正讓他們的婚姻變得危機四伏的,是小李對小青越來越疏遠和逃避,這讓小青心里產生了極大的失敗感和失落感。
談戀愛時,小李留著清閑俊朗的分頭,很有職場精英的模樣,她一下子就喜歡上了他。結婚后,她還希望小李留分頭,但是小李偏偏要留個平頭,看著像黑社會老大,讓她心里非常不舒服。為此事她和小李總是吵架,她很糾結:“為啥老公就不能為了家庭的和諧改變一下呢?”
小李的衛生習慣不好,總是把鞋子隨便放、襪子隨處丟,回家不是看球賽就是玩手機,不愛做家務。于是小青制定了“改造老公”的若干計劃,希望小李遵照執行,變得跟她一樣勤快整潔、愛做家務。
小青希望通過改造,讓小李在外面英俊瀟灑,回到家體貼暖心,但小李根本不吃她這一套,不僅照樣我行我素,心煩了還會毫不客氣地指責她:“你把我當小孩兒管呢,典型的多事婆娘!家務活兒你愛做不做,做了就不要抱怨。你天天這樣嘮叨煩不煩啊?”被小李這樣指責,小青心里雖然很羞憤,但她也不想剛結婚就吵架,便咬咬牙忍住了。
改變老公的行為習慣失敗后,小青并沒有放棄,她的理想伴侶是“儒雅有愛的暖男”。她認為,好女人是一所好學校,改造老公是個技術活兒,需要運用智慧,而自己并不缺乏聰明才智。隨后,小青改變策略,開始對老公進行“和平演變”。
小青在微信上搜索“改造老公”的雞湯文,還有類似的音頻和視頻,只要她感覺對“改造老公”有利的,她都推薦給小李,然后靜觀小李的反應。后來發現小李根本沒有任何回音,她就趁小李心情好時和他現場分享。剛開始,小李還耐著性子聽她說,可幾次以后,就堅決不再配合了。為此,兩人沒少慪氣。
可小青還是認為,沒有管不服的老公,只有不會管老公的老婆,因此,她仍然在不斷反思自己,尋找“改造老公”的新辦法。后來她想,既然書本上和微信里的做法老公都不愿學,那么身邊的典型總可以對他有影響吧?
于是,小青把小李和她的朋友圈梳理了一遍,發現閨蜜小昔的老公小孫堪稱“模范老公”,不僅積極上進、事業有成,而且處事靈活、左右逢源,最重要的是還對小昔呵護體貼,是圈子里有口皆碑的暖男。標桿找到了,小青立即尋找機會、搭建平臺讓老公接近小孫,向標桿看齊。
周末,兩家人一起出游,小李開車,小孫坐副駕駛位置,小青和小昔坐后排,四人輕松地聊著天,一路歡聲笑語,心情都還不錯。但是漸漸地,小青的話題開始有了明確的目的性,她發現小孫的優點就贊不絕口,表現出非常佩服的樣子,而這些優點都是小李的“軟脅”。比如小孫非常善于與上級搞好關系,而小李卻喜歡與狐朋狗友們膩在一起;小孫每次出差都給小昔帶貴重禮品,而小李每次都是象征性地帶些東西,有時候還借口行程太緊抽不出時間買東西,而真正的原因是小李沒有小孫能掙錢。慢慢地,大家都聽出小青話里話外的意思,說話都變得謹慎起來。小李的臉色越來越凝重,很久也不說一句話,車里的氣氛變得有些壓抑。
結果可想而知,之后的行程,他們玩得并不開心。回家后,小李和小青爆發了激烈爭吵,末了,小李還扔下一句硬邦邦的話:“你別整天想著改造我,我就這樣兒,你對我不滿意可以換人!我忍你很久了,再這樣下去,這日子真沒法過了!”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小青萬萬沒想到,她本想把老公改造成“白馬王子”,沒想到老公竟然成了動不動就尥蹶子的“犟驢”。
小青想不明白,自己在婚姻中付出那么多,都是為了老公好,老公為啥就不理解自己呢?在朋友介紹下,小青走進了心理咨詢室。
當傾聽小青講述了自己的成長經歷之后,我便理解了她改造老公的心理原因。小青媽聰慧能干,在事業上頗有建樹,對家庭貢獻很大。而小青爸卻是個油瓶倒了都不扶的主兒,整天只知道喝酒打牌。小青從小經常聽媽媽抱怨爸爸,等到她談婚論嫁時,媽媽又千叮嚀萬囑咐地告訴她千萬別找個像爸爸那樣的男人。但是婚姻這事兒,真是不好說,她遇到小李之后,就著迷一樣愛上了他。雖然小李沒有那么完美,但小青相信自己會用愛和智慧改變他。沒想到,小李越來越像她爸爸了。
我明白了小青的心理機制,其實她是在尋找一個理想的爸爸。女人在親密關系中,很容易將與父母的關系投射到伴侶身上,那些童年未完成的期待、未療愈的傷害,那些來自原生家庭的幻想和恐懼,都會在女人全然投入一份感情后被她一股腦兒地扔到親密伴侶身上。因此,她會把老公理想化。她想象中的老公是個完美的男人,能夠滿足她的種種要求,是她安置所有期待的理想場所。
當小青在無意識中對老公投射了很多期待,而老公并沒有滿足她時,她能做的便是改造老公——把老公改造成可以滿足她所有期待的人。而這個改造伴侶的企圖,是對方噩夢的開始,也是小青自己療愈之路的開始。
我幫小青梳理了她改造伴侶的心里路程后,也讓她明白了她面臨的艱難選擇:是繼續改變老公?還是自我放棄,從這段感情中逃離?或是反思自我,走上自我成長的道路?
為了讓小青盡快從痛苦中走出來,我引導她關注內心和自我關系。
其實不僅僅是親密關系,好朋友、閨蜜等都會成為被實施改造行為的對象。但不管多少次故伎重演,結果都是不變的:需求永遠不可能被滿足。與此同時,曾經感受到的不被愛的傷痛又會浮現出來。這樣的互動,往往讓雙方都產生錯覺:都是你的行為造成了我的不快!于是,爭吵不休。其實,對方的行為只是讓自己的舊痛浮現的藥引子而已,而真正的痛點卻是童年的創傷。
改造行動的失敗,導致小青童年沒有被滿足的期待再一次被放大,因為父親讓她覺得這個世界沒有足夠的愛,而老公也不愿意滿足她,她的期待再一次被強化并幻滅,所以她感覺到“世界上根本沒有人愛我”,她內心對改造行為的熱衷來源于潛意識里想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而能終止這個改造行為的唯一方法,就是讓小青認識到:她不可能通過另一半來完成對父母的期待和對自己的較勁。另一半最多只是配合與她爭吵,讓她去發現自己的問題,而發現問題,就是最好的治療自己的時機。
聽到這里,小青頓悟。其實,她是應該感謝老公的,在穩定的親密關系里,她看到自己在重復著媽媽對待爸爸的模式,同時她也明白了自己有兩個重要的人生課題需要去完成:修復與父母的關系,修復與自己的關系。這是她逃不掉的人生功課,需要她在以后的生活中勇敢面對。因為成長,永遠是自己的責任。
小青承認,老公其實有很多優點,比如從來不計仇,不論再大的矛盾,過后仍然對她好;人緣好,朋友多,外面的事從來不讓小青操心;對小青父母非常貼心,逢年過節都會主動探望;有時候看問題很有前瞻性,對購房買車之類的大事決斷果敢……只是當時小青帶著改造老公的打算,并沒有感覺到老公的這些優點,如今想來真是后悔莫及。
小青說,她回去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給老公道歉,讓老公原諒她的無心之過,理解她的內心需要。最重要的是,她要真正接納和包容老公,不再和老公較勁了。
〔編輯:潘金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