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蔚紅
孩子都是有學習興趣與能力的,只是他們的興趣與能力,會放到不同的事物上。我們要讓他們把興趣和能力放到學校的學習上,就要為他們裝上“自控器”。
我兒子兩三歲時,我教他在家中的地板上畫字:先畫個人,再中間畫一橫,成了個“大”字;上面再畫一筆,就畫成了天空的“天”字。寫一個口字,中間畫一橫一豎,成了“田”;田字上面出頭,就成了“由”;下面再出頭,就成了“申”字;把三個口字畫到一起,就成了“品”字。對此,他便很著迷,自己模仿著造了很多字。我們走在大街上,他也喜歡讀看到的字牌。所以,父母把孩子的興趣與能力引導到有益的學習上,并且讓他們了解學習的規則很重要,不要只把手機丟給他們,任其玩那些只是熱鬧,卻不增進思考、知識的游戲。
兒子上小學以后,剛開始幾天,我是陪著他寫作業的,因為他還不懂寫作業的要求與意義。我給他講為什么老師要求寫作業,怎樣寫好語文、算術作業。我也告訴他,每天要先做重要的事情,寫完了作業,他就可以玩了。兒子很聰慧,他明白了這些情理,一會兒就把作業寫完了,就到陽臺上玩他的汽車、電子魔塊了。
年幼的孩子都很貪玩。對學校的學習有了興趣與能力,兒子還是時常會邊玩邊學習,他也有充足的精力,學校的學習對他來說,太簡單了些。我便引導他主動學習,廣泛、深入地學習更多的知識。我讓他讀一些有益的課外書,歷史、科技、哲學、偉人的故事等,有一套科學家的故事,他很喜歡,上學都帶著讀。有一天他回家后認真地告訴我:“媽媽,我以后也要有發明創造,像倫琴一樣,無償地讓人類使用,我不要專利。”我堅緊地擁著兒子,很感動,知道他的心里有了大愛和美好的人生目標。
心靈里有了崇敬、向往與大志向以后,兒子的身心就裝上了“自控器”,除了學校里的學習,他還主動學習一些物理、化學、生物方面的知識,在學校的數學競賽中,他也總是第一名。所以小學畢業時,他已經基本上自學過了初中的數學、物理知識,初二物理競賽時,他已經是濟南市的第一名,勝過了所有初三的學生。
兒子就這樣一路向著他的美好理想前進,進了北大,又去了美國繼續攻讀物理專業,他一直心懷著要為人類做出貢獻的目標。這是他人生的心愿與動力。在與國際精英學子共同的學習、研究中,沒有人要求他,他每門課程的成績都是A。
孩子們裝上了學習“自控器”,也就有了成長的發動機、方向盤與剎車閘。他們明白了學習的意義,并且有自己人生的目標,就能夠自己控制自己了,就有動力、前進的方向和自律、改正錯誤的意識了。
我能夠分享的經驗是:首先引導孩子的學習興趣;然后讓孩子明白學習的情理,并且確立一個有意義的人生目標。有了美好的人生目標,再引導、鼓勵孩子一步步地去實現,這也就是為孩子裝上了“自控器”,讓他們有了發動機、方向盤與剎車閘。有了發動機、方向盤與剎車閘的孩子,就不只會在學業上優秀、順利,他們在生活的其他方面也會自律、自控,有信念,向著美好成長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