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向華
五老維護少數民族婦女兒童權益故事二則
劉向華
面對宗教極端思想對少數民族婦女兒童權益的侵蝕、危害,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哈薩克自治州關工委充分發揮五老作用,五老在維權行動中走在前面,被譽為“維護少數民族婦女兒童權益的衛士”。這里介紹兩個這方面真實的小故事。
夏依旦·艾克熱木是伊寧縣一位年輕的維吾爾族離異單親媽媽。由于婚姻失敗的打擊,受到宗教極端思想的蠱惑,她斷絕了和外界的聯系,開始穿戴“吉里巴甫”服飾,認為女人出去掙錢不符合伊斯蘭教,更不能和男人一起工作,還讓6歲的女兒開始學習念經,甚至對上門做工作的鄉村干部產生了抵觸情緒。維吾爾族五老胡爾西代木·馬合木,主動提出與夏依旦·艾克熱木“一對一”結對幫教。胡爾西代木·馬合木真心同她交朋友,向她講宗教極端思想的本質和危害,要她依法開展正常的宗教活動,還帶她參加縣里組織的“去極端化”培訓班。她的思想觀念有了根本轉變,認識到宗教極端思想是以關心少數民族婦女兒童之名,行侵害婦女兒童權益之實。她回歸了正常生活。回憶起那段痛苦的日子,她動情地說:“現在想想真是后怕,我差點親手毀了女兒的未來!幸好五老在這個時候拉了我一把,讓我從噩夢中及時醒來!”2015年3月,夏依旦·艾克熱木被鄉黨委錄用為阿勒屯村的村干部,負責村里的團支部工作,工作非常積極用心,女兒入學后思想上進,學習成績優秀,是班里的“三好”學生,她對未來生活充滿了信心。

五老在農村婦女民族服飾培訓班搞調研
伊寧縣英塔木鎮托萬克溫村一組,有一位維吾爾族年輕婦女,婚后做家務,在家中沒有“財權”,也沒有“話語權”,受到別有用心的人鼓動,在手機上傳播非法宗教類文字圖片,2014年被公安機關查獲,以分裂國家罪被判處6個月有期徒刑。縣關工委對這一違法犯罪案例進行剖析,感到在家庭沒有經濟地位是少數民族婦女容易受到宗教極端思想蠱惑的主要原因之一。于是,他們向縣委建議,在伊寧縣已實施3年的冬季勞動力培訓中,啟動“半邊天”培訓項目。縣委采納了這一建議,開設了服裝、家政、園藝、林木種苗等17個適合少數民族婦女特點的培訓科目。這名婦女刑釋解教后,維吾爾族五老買買提江·艾沙對她傾情幫教,動員她參加了就業技能培訓,學會了服裝制作的手藝,在英塔木鎮與3名婦女合伙開了間民族服飾制衣店,生意日漸起色。2015年春節前夕,伊寧縣在全縣范圍內開展“我要上春晚”文藝演出活動,她不僅積極參加,還帶領村里的年輕人自編自演文藝節目,由她組織編排的詩朗誦“贊頌祖國”和舞蹈“蘋果園”,在演出中受到好評。如今,她不僅增強了自身的維權意識和能力,在家中腰桿也直了,小日子過得挺紅火。她驕傲地說:“我也有了家庭‘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