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于佳
“產品經理認證” 助力中國產品創新
文/于佳

美國產品開發與管理協會主席Allan Anderson先生
2017年8月14日,由國家外國專家局培訓中心(以下簡稱培訓中心)與美國產品開發與管理協會(PDMA)共同主辦的第二期NPDP師資培訓班在北京外國專家大廈舉辦,本刊記者采訪了前來授課的PDMA主席Allan Anderson先生和曾經擔任PDMA理事的Mark Adkins先生。
Allan職業經歷豐富,做過教授、咨詢和實戰管理等工作,目前是新西蘭梅西大學產品開發學教授及工程與先進技術學院的營銷主任。Mark Adkins先生是Smart Hammer Innovation的創始人、董事長,該公司是一家致力于幫助企業實施創新管理最佳實踐的管理咨詢公司。
PDMA作為全球范圍內產品開發與管理領域最杰出的倡導者,協助個人、企業或組織提升其產品開發與管理的能力與成效,在產品創新方面的成就得到廣泛認可。當被問及PDMA最新研究成果時,Allan向我們介紹了PDMA定期開展的一項針對全球企業的市場研究——《比較表現評估研究》(Comparative Performance Assessment Study, CPAS)。這項研究始于1990年,從產品開發績效和成果視角出發,區分出“最佳企業”和“其他普通企業”,從而幫助企業提高新產品開發的成功率。這是新產品開發方面采集信息來源的最佳方法之一,實際上也是一種標桿法研究。最佳企業的數據對于新產品開發管理和研究至關重要。PDMA發現,一份定義明確的產品開發戰略是新產品取得成功的關鍵基石。78%的最佳企業擁有新產品開展戰略,指導公司內外部的產品開發項目,并能夠將它們整合起來。與之相比,僅有54%的其他普通公司做到了這一點。

美國產品開發與管理協會原理事Mark Adkins先生(中)與學員
Allan說:“通常此項研究會選擇400多家跨國公司作為調查對象,去年我們將數量擴大至600家。去年的研究有一個新特點,選擇研究對象時會更多向亞洲企業傾斜,其中很大一部分企業來自中國、韓國和日本,而且這已經成為一種趨勢, PDMA今后將更加關注亞洲企業,更好地了解亞洲企業與其他企業的區別,比如歐洲企業、北美企業。”
關于亞洲企業,Mark也談到,最新調查結果令人驚訝,亞洲企業與歐洲或北美企業在新產品開發方面的差異比預計的要少得多,不管是新產品開發成果,還是具體實踐,或是文化和組織架構,亞洲企業都非常接近于歐洲和美國的企業。他猜測這是因為接受調查的公司大多是跨國大型企業,業務范圍延伸到世界各個地區,所以他們在很多方面都具有相似性。“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雖然在中國參加創新培訓的都是本地員工,但因為越來越多的公司成為跨國企業,比如箱包的公司、烘焙業務的公司或者廚具公司,他們基本都有母公司,所以要求員工必須要接受全球認可的創新方面的培訓”。
PDMA所設立的“最佳企業創新獎”[Outstanding Corporate Innovator (OCI)Award],是全球唯一一個評定企業以創新產品服務實現持續(5年及以上)優質經營成果的創新獎。2016年,美國施樂公司(Xerox)成為“最佳企業創新獎”得主,之所以選擇施樂公司,是因為它在產品創新戰略上成功完成重心轉移,從傳統的機器制造,如復印機、打印機等,轉變為一整套商業服務方案的提供者。自2010年以來,施樂公司創造出以客戶為持續關注對象的創新文化,為跨行業、多領域的客戶提供創新服務。在過去六年中,施樂公司還在運輸、保健和客戶服務方面推出眾多獨特的新服務。
此外,Allan也欣喜地談到,中國一家奶制品企業——“君樂寶”,因其在產品創新方面的卓越成就獲得PDMA頒發的特殊獎項——“2016年卓越創新獎”,“這是中國第一家企業獲此殊榮,打敗了許多十分有競爭力的國外優秀企業”。
作為PDMA主席,自2015年與培訓中心初次接觸,短短兩年多時間,Allan已近十次來到中國。談到中國企業的創新,Allan說,2015年12月,他有幸參觀華為公司,作為中國的創新先驅,華為公司的思維十分具有前瞻性,并且十分重視產品展示。“華為的產品展廳給我留下很深印象,它不僅展示了在未來5年、10年和15年的技術發展趨勢,同時展現華為為服務其產品發展,在選擇和運用大數據方面進行的全面、系統的規劃”。除此以外,華為積極學習并創新實踐,比如,公司內部已成熟使用集成產品開發(Integrated Product Development,IPD)、敏捷式管理(Agile)等。Allan還提到另外一家優秀的創新企業——阿里巴巴,“它緊隨世界其他同類公司的腳步,在很多方面學習借鑒同行業中卓越的企業,并不斷完成自我創新和發展,我自己在新西蘭經營的漁業公司也在使用阿里巴巴的網上平臺”。
Mark說,華為和阿里巴巴都屬于中國的領袖企業(Bell Cow),就如同美國的亞馬遜、日本的豐田,這些領袖企業在業內享有較高的話語權,其他同行公司都會紛紛效仿他們的做法。“就像在牛群中那唯一一只戴著鈴鐺的牛,其他的牛會隨著鈴鐺的聲響,跟隨在它周圍。”
產品經理認證(New Product Development Professional,NPDP)是國際公認的唯一的新產品開發專業認證,集理論方法與實踐于一體的全方位知識體系,為公司組織層級進行規劃、決策、執行提供良好的方法體系支持,它由PDMA發起,NPDP知識體系受到全球500家企業采用,并證實能有效提升新產品開發的成功率,是產品經理解決工作難題最有效的專業方法論。
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助理劉芳說,“NPDP知識體系賦予傳統創新以新的理念和方法,有助于各行業的新產品更好地貼近用戶和市場,我希望公司各個階層的管理者可以有機會學習和應用NPDP知識體系,能讓我們進一步增強管理意識和提升創新能力”。南京航天管理干部學院的秦勇院長表示該知識體系系統地將技術知識和管理理念完成深度融合,快速幫助軍工人員轉型為民用產品開發人員補課,有利于企業產品更好實現“走出去”,參與國際競爭,“NPDP是國際公認的唯一的新產品開發專業認證,熟練使用NPDP術語能幫助企業員工在與國外企業打交道過程中使用通用語言”。騰訊社交廣告的產品經理何佳歡認為NPDP知識體系對不同行業的契合度都很高,是一個很實用的知識系統,能夠指導我們如何實現“做對的事情”和“把事情做對”,學習在產品開發和創新方面最佳企業的做法,能幫助降低產品開發成本、規避風險、提升資源利用效率和增強創新能力。
不僅如此,一些培訓機構的負責人也紛紛對NPDP知識體系表示青睞。穆琪咨詢CEO繆宇泓結合當下培訓行業的現狀,談道:“在知識爆發的時代,越來越多的培訓人員重視學習知識的重要性,尤其注重學習實踐、學習方法,他們不一定非要取證,是想實實在在地學一些東西。NPDP知識體系的先進性、成熟性和適用性正是迎合廣大潛在參訓者的需求,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一定能形成規模效應;它將原本大家都熟悉的工具和方法集合起來并進行系統的梳理,充分闡明了這些工具和方法的運用原理,有助于學員進一步主動使用這些工具,發揮作用 。 ”
2016年4月16日,PDMA與培訓中心簽訂協議,正式將NPDP知識體系和認證項目引入中國。一年來,培訓中心在推廣NPDP項目方面做了很多的努力,項目發展速度比預計要快許多,目前已舉辦三次NPDP考試,有677名學員參加考試,其中436名通過考試,獲得NPDP證書;2017年5月,翻譯并出版《產品經理認證(NPDP)知識體系指南》;此外,培訓中心積極開發授權合作機構,全國推廣隊伍已有19家機構。對于NPDP項目的這些進展,Allan表示都十分滿意,“NPDP的發展速度比我當初想象得快很多,并且我知道它還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這次NPDP師資培訓班是自NPDP項目引進中國以來的第二期,參加培訓的學員包括授權機構自有師資、對產品經理培訓感興趣且有研究的自由講師、企業中從事產品管理、產品開發等相關職業且對教學有興趣的專業人士以及在高校從事產品創新、產品管理等相關領域教學工作的專家教授。
此次師資班共有50余位產品管理相關專業人士報名參加培訓,規模在第一期的基礎上翻了一番。Allan也是第一期師資班的授課老師之一。“與首期師資班相比,這次培訓班的內容設計和師資安排方面都有較大變化,學員都有較豐富的產品開發與管理的實際經驗。由于限制此次參訓學員為NPDP持證者,所以培訓內容只包括NPDP知識體系疑點難點串講,并在企業產品創新實戰案例解析方面加大培訓力度,此外,在培訓過程中也有更多的互動和交流,學員經常會提出十分棘手的問題,這對我也是一個挑戰”。這是Allan相較于第一次師資班感受到的不同之處。
另外,Mark提到課程中增加的職業培訓師的勝任素質方面的培訓尤其重要,應鼓勵“翻轉課堂”(flipped classroom)的教學模式,拋開以往教師在講臺前講課的單一形式,讓學員有更多的機會表達想法、自主學習,比如在課上,設定給學員三個不同的公司背景和情景,讓學員以組為單位分析和設計這三個不同的新產品開發流程,并說出理由,這就鼓勵他們多參與、多思考和多討論。Mark說:“這避免學員在上課過程中打瞌睡,真真正正讓他們開動腦筋。”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實踐經驗證明,引進推廣國外先進、成熟、適用的知識體系和職業資格認證,是利用國外智力培養我國國際化人才的有效途徑。對于NPDP在中國的發展,Allan信心十足,“我相信,NPDP項目的發展定會產生‘雪球效應’,未來3年,中國考試人數預計將達到1萬人,越來越多的個人、機構和企業會關注和認可NPDP認證。”
「責任編輯:張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