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龍
牛市尚需時日
臥龍
臥龍,接觸股市20余年。1995年開始給《股市動態分析》投稿,1996年入職深圳新蘭德,1998年轉職大鵬證券,2000年初因生性喜愛自由轉做個人投資者至今。
美國股市自2009年3月展開牛市以來,已經持續了8年。標普500指數自672點升至目前的2509點,最大升幅2.7倍,按年增長13.3%。當然,這是自最低點起的計算,不能作為美股的長期投資回報率。同期,香港恒生指數11015點(2008年10月)升至最高28588點(2015年4月),近期最高點28248點,最大升幅1.6倍,按年增長15%。若按現時指數計算,按年上升10%左右。再看看滬深300指數,2008年10月最低1606點,2015年6月最高5380點,最大升幅2.3倍,近期最高3866點,升幅1.4倍。若按最高指數計算,按年增長約20%;按現時指數計算是13.3%。用當下新聞標題流行語:驚!標普500指數竟與滬深300指數有著相同的投資收益率。盡管中途滬深300指數取得最好按年20%的收益率,但若你錯過了,只能取得與標普500指數相同的收益率。標普500指數雖然每日如烏龜般的爬行,但龜兔賽跑,兔子未必是贏家。中國每年GDP高速增長,增長率是美國的數倍,但計算股市的回報率,卻未見優勢。換言之,標普500家公司的發展速度仍然與新興市場的滬深300家公司旗鼓相當。而香港恒生指數成份股,每年的增長速度便慢了許多,只有10%,顯示香港本地公司的高速增長時期已經過去。
滬深300指數相對于代表整體A股市場的國證A股指數又如何?這里使用低點至低點的計算方式,更能反映真實的增長速度。滬深300指數2005年最低807點,2013年最低2023點,8年升幅1.5倍,按年上升12.2%。國證A股指數2005年最低636點,2013年最低2141點,8年升幅2.4倍,按年上升16.4%。其實不用計算,單單看指數的大小,便知道國證A股指數跑贏了滬深300指數。2005年是中國股市的最低潮,2013年經歷了所謂的資金緊縮最困難的日子。滬深300指數至今尚未升破2007年的歷史最高位,而國證A股指數盡管出現2015年的股災,但目前指數仍然高于2007年的最高位。可見,在中國,提倡投資藍籌股是個非常糟糕的主意。然而,投資者會發出疑問,你看,最近一年藍籌股的走勢不是遠遠好于其他股票嗎?這只是一種“短期”(一兩年)現象,統計成績要看“長期”(起碼5年以上,最好10年以上)。上證50指數是主要指數中長期表現最差的,中國是發展中國家,但上證50指數成份股大部分都過了高速發展階段,未來只能依靠穩定來發展,股價則依靠低估值來吸引投資者。
國證A股指數2007年10月最高4583點(不選取2008年1月的4635點是因為按年上升速度,后者反而較慢)至2015年6月最高7559點,作高點長期上升趨勢線L1,按年上升約7%;以2008年10月最低1340點至2013年6月低點2141點,作低點長期上升趨勢線L2,按年上升約10.5%;以2005年7月最低636點至2013年6月低點2141點,作低點長期上升趨勢線L3,按年上升約16.4%。三條不同上升斜率的趨勢線,有三種不同的長期收益率。L1是7%,速度較低,低于中國GDP增長速度加上CPI之和,因此,我認為不合適。這亦反映了2007年股票數目較少,市場總市值較低導致更容易炒作的虛高。L3是16.4%,這個速度不可能持續下去,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系,經濟增長速度已經從高位回落至少一半。因此,期望L2的10.5%增長速度非常合理。換言之,中國股市未來一段長時間,股市的最低位有機會觸及此線。當前L2位于3360點附近,明年10月是3713點,之后按每年10.5%的速度上升。目前國證A股指數4880點,高于L2約45%,換言之要4年后才可保指數不跌的情況下觸及L2。樂觀而言,以L3做對比,當前L3位于4230點,國證A股指數高出15%,要到明年9月之后才會觸及此線。
從幾條上升趨勢線可以看到,國證A股指數為何2007年之后一直未見牛市,需要等到2014年才展開牛市?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記住:股市不是GDP的晴雨表),經濟包括行業的盛衰、市場供求關系、利率的走向及宏觀經濟變化。中國GDP增長速度無疑很高,且每年穩定增長,但股市卻無法做到這一點。股市除了是經濟的晴雨表之外,還是投資者心態的反映。艾略特波浪理論正是為此而誕生。過去,我將2015年6月高位看作第3浪結束,之后的下跌劃分成第4浪,但整個2016年都無法等到第5浪爆發。如此,2013年6月低位結束高級浪(4)的劃分便不成立,應該是2014年5月結束高級浪(4),之后是一氣呵成的高級浪(5)。既然高級浪(5)結束,之后的下跌走勢,無論時間抑或幅度,都應該是相當長一段時間。
1994年1月,新加坡海峽時報指數最高2427點,到2016年最低仍然見到2529點,22年時間,相差僅102點。臺灣加權指數1990年最高12087點,如今27年過去,仍然只是10329點,未創新高。更慘的是日經平均指數1989年最高38957點,如今只是20000點附近。相反,阿根廷經濟奇差,惡性通脹,人家的股市連續8個季度上升,連續6年上升。單計算2011年低位以來的上升已經超過10倍,2001年低位以來共計上升了132倍(未扣除通脹)。同樣是亂糟糟的巴西,政治丑聞、經濟丑聞頻生,然而巴西股市6月份以來持續上升,9月20日創歷史新高。1998年低位以來,巴西股市上升了16倍。相當于上證指數自1994年低點325點以來,目前應該達到5395點。可見,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并非GDP的晴雨表。言必稱中國股市不反映經濟變化者,一是對“經濟的晴雨表”有誤解,二是從未經營過公司、未開過廠(不知這幾年經營之苦況,否則中央亦不會大力減稅了)。
從上述分析可知,中國股市最快1年后才有機會展開牛市,最遲可能要4至5年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