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曉秋 韓錫玲
摘 要 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托拉斯壟斷組織產生,尤以鐵路托拉斯利用壟斷地位牟取暴利最甚。羅斯福入主白宮后,恰逢鐵路大亨們因惡性競爭而組建了一家高度壟斷性的鐵路公司——北方證券公司,借以牟利。羅斯福敏銳地意識到這一問題的嚴重性,同時也捕捉到了政府增大權力,復活反托拉斯法的契機。于是會同司法部長諾克斯等人,經一波三折的司法起訴,終于迫使北方證券公司解散。從而取得了美國有史以來的第一次反托拉斯的勝利,擴大了司法部與總統的行政權力,標志著美國政府有了對托拉斯的監管權力。
關鍵詞 羅斯福 諾克斯 司法部 權力
基金項目:本文為江西省社會科學“十二五”(2012年)規劃項目《西奧多·羅斯福執政思想及其實踐研究》(12ZZ03)以及2012年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課題《西奧多·羅斯福政治哲學及其運作》(ZX1204)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邵曉秋,江西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歷史學博士,研究方向:西方哲學史與西方思想史;韓錫玲,江西科技師范大學社科部講師,歷史學博士,研究方向:西方思想史。
中圖分類號:D771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9.293
從1789年美國設立總檢查長到1870年專設司法部,美國司法權都十分羸弱,無所作為。這種窘境一直延續到西奧多·羅斯福總統當政時,以司法部勝訴北方證劵公司方才結束。鑒于學界對羅斯福與司法部起訴北方證券公司案缺乏系統研究,下文通過梳理羅斯福與司法部起訴北方證券公司案的緣起、過程、結果及意義,以此看出美國總統行政權與司法部權力的變化,美國政府對托拉斯的監管權力狀況。
一、北方證券公司案的緣起
1882年,托拉斯壟斷組織率先在美國出現并在此后蓬勃發展。隨著托拉斯壟斷組織的出現,資本主義的自由競爭被打破,由此引發了惡性的無序競爭,北方證券公司就是這一典型的托拉斯惡性競爭的結果。19世紀80年代,隨著鐵路的大發展,各鐵路公司競爭劇烈,殆至20世紀初,其競爭愈發激烈,其競爭之慘烈,首推美國西北部的鐵路網。美國的兩家鐵路巨頭、控制美國西北三分之一鐵路網的大北方公司的西爾和擁有美國西北二分之一鐵路網的聯合太平洋與南太平洋鐵路的哈里曼由此走上了資本的角斗場。1901年4月,西爾成功地將鐵路延展到芝加哥、伯靈頓和昆西,但他不愿讓哈里曼染指,由此促發了耗時幾個月的金融戰。
西爾企圖吞并美國西北部的全部鐵路網絡,于是在股票市場上大肆收購哈里曼的鐵路公司股票。為了緩解收購帶來的財務壓力,西爾又將手中購得的大部分股票轉售給摩根財團控制的北太平洋鐵路公司。而哈里曼與紐約的金融家希夫聯手反擊,通過希夫和洛克菲勒的支持,他花費近一億五千五百萬美元又去收購了78萬股摩根掌控的北太平洋鐵路公司的股票, 隨后,摩根與西爾又展開了一系列的反收購行動。他們的相互較勁,很快就為投機商所知,他們盲目撲入股市,結果引起北太平洋鐵路公司的股價的劇烈上揚,由此助長了證券市場的投機行為。在這場鐵路公司的股權爭奪戰中,眾多小戶與散戶受損最重,“事態的發展已經超出西爾與哈里曼的預想,在幕后操縱的大亨摩根也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因此他不得不投入1000萬美元來穩定股市,結果卻收效甚微。為了避免兩敗俱傷,摩根建議在新澤西州注冊成立北方證券公司。該公司持有75%的大北方公司股票和97%的北太平洋鐵路公司股票,壟斷整個美國西北部的鐵路網絡,成為當時世界上最龐大的鐵路聯合體。
于是,1901年11月12日,摩根根據新澤西州法律組建了這家控股公司,它的資產包括大北方公司與北太平洋鐵路公司的全部股票,資本額達4億美金。可是,這個宣稱擁有4億美金的龐大控股公司,卻存在大量的摻水股票,實際資本卻不到它的一半 ,所以也就埋下了最后解散的伏筆。
二、羅斯福與司法部起訴北方證券公司的一波三折
對于北方證券公司的成立,羅斯福敏銳地意識到,如聽任北方證券公司的發展,它很可能借助西北鐵路網的實力進而控制全國的鐵路網,成為全國自由貿易與經濟發展的桎梏。1902年1月,羅斯福非常明確地指示諾克斯部長,對北方證券公司的問題,司法部先要拿出一個非正式的意見,然后再見機行事。于是,諾克斯秘密組織人馬展開為期兩月的認真調查并寫出了一份認定北方證券公司確實違反了《反托拉斯法》的報告。
1902年2月19日,諾克斯應總統的要求,舉行新聞發布會,公布司法部對北方證券公司的調查結果,報告顯示該公司的股票有30%的是空股,這種行為毫無疑問違反了《謝爾曼托拉斯法》的相關條款。隨后,諾克斯又聲明自己已受總統的指派,將在近期內向法院遞交關于調查大北方公司與北太平洋公司合并案合法性的訴訟。次日一早,各大報紙就競相刊登了這一要聞。聯邦政府即將對北方證券公司起訴的消息引起了紐約股市的再次震蕩,人們開始拋售手中的北方證券公司股票。在摩根的強力干預下,當天下午股票拋售狂潮才得以緩解,但股市行情依然嚴峻。華爾街的財閥們立即聞風而動,利用游說、交易和利誘等種種手段,與羅斯福和司法部展開較量。摩根立即布置了強硬回擊政府的方案,他決意聘請美國最負盛名的律師,不論花費多少金錢也要在法庭上挫敗羅斯福與諾克斯的圖謀。
羅斯福與諾克斯也知道摩根絕不會善罷甘休,做了多手準備。羅斯福一方面向國民發表講話,直接爭取民眾的支持;另一方面命令司法部要做好充分的調查取證工作。司法部在諾克斯的領導下,組織人馬,四處取證,又做了近一個月的前期準備。此時,諾克斯才認為一切準備就緒,提起訴訟的時機基本成熟,在征得羅斯福的同意后,他于1902年3月10日,正式委派聯邦檢察官珀迪向巡回法庭起訴北方證券公司。
司法部出人意料的起訴,不僅嚴重危及了摩根集團的利益,而且也使其他利益集團普遍感到唇亡齒寒的威脅,因此他們捐棄前嫌,組成律師團在法律上進行協助,而且利用各自的關系到國會與法院游說。他們指示公司的律師拒絕向法庭提供有關案件的任何真相,他們甚至否認北方證券公司是北太平洋公司與大北方公司的實際所有人。于是,北方證券公司這一案件進入了漫長的調查期。endprint
面對法院與檢方曠日持久的調查,諾克斯積極地推動事態向司法部有利方向發展。1902年10月,他前往匹茲堡發表演講,強烈呼吁國會立即著手制定補充法案以提高反托拉斯案件起訴的速度與效率并號召民眾支持他的這一正義行為;在匹茲堡,他還特意拜訪了他的前同事兼老友唐納德·沃特,請求沃特在訴北方證券公司一案進入審判階段時,能代表司法部辯護, 沃特欣然應允。為了能做到有備無患,諾克斯、沃特、貝克、戴、伯內特五人實際上在整個10月末,都是全日地投入北方證券公司一案中,經過他們五人的通力合作,月底取證工作基本告緒,諾克斯再一次敦促巡回法庭盡快審訊,但問題不像諾克斯想得那么簡單。不但摩根律師團尋找各種借口拖延審判,巡回法庭法官威廉也聽任控辯雙方無休止的口水戰,就連新上任的聯邦檢察官豪普特也認為部長諾克斯這樣做過于匆忙,他告知司法部副部長理查茲無論如何在1903年1月中旬前,法庭無法安排此案進入審案日程。
案件就在延宕不決中過去了九個月,到1902年12月,該案仍未進入審判階段。這時戴恰好想出一個辦法打破了這一僵局:他建議司法部把反托拉斯案件在第一階段就直接交與巡回上訴法院并限定其向最高法院上訴時間,這樣就能加速審理速度。這個合理化建議打動了諾克斯并得到羅斯福的認可, 他們決定以此快速采取有力措施。因羅斯福的大力支持,此建議沒經過多少爭論就在1903年2月11日由國會批準成為法律, 這項名為《緊急處置法》的法案規定:只要涉及到《謝爾曼反托拉斯法》或州際商業委員會的案子,并且只要有證據能證明此案確實關系到公眾的利益,司法部就可直接上訴到巡回上訴法庭,如對判決結果不服,訴訟方還可在60日之內上訴到最高法院。 因此,此《緊急處置法》明確了司法部反托拉斯的權限,極大地提高了其反托拉斯的效率。從此,《促進法案》成為司法部處置反托拉斯案件的殺手锏,在反托拉斯起訴過程中功不可沒。
三、羅斯福與司法部對北方證券公司的勝訴
1903年2月11日由國會批準成為法律的《緊急處置法》對諾克斯推動北方證券公司的案情進展大有裨益。《緊急處置法》剛一頒布,諾克斯就立即行動,他首先列舉大量數據說明北方證券公司已經嚴重違反了公眾利益,因此訴北方證券公司一案完全符合《緊急處置法》的相關條款;然后他要求第八巡回上訴法院的法官亨利·考德威爾盡快判決,但亨利·考德威爾卻尋找各種借口遲遲未動,最后迫于壓力才答應于1903年3月18日在圣路易斯法庭聽取庭辯。 應諾克斯之請,代表司法部出庭的是助理部長貝克,他的滔滔雄辯,極大地震撼了法官。他說,一條鐵路購買另一條鐵路所形成的壟斷與北方證券公司控制兩條鐵路的控股權并無本質上的差別,如任其發展后果可怕,民眾的利益還會受到更大的損害,他的辯訴對法官們觸動很大。1903年4月9日,歷時一年多的訴訟終于有了結果,第八巡回上訴法院的四名法官對此案的看法基本一致,由法官阿莫斯·塞耶代表法庭宣布政府對北方證券公司的舉證事實成立,北方證券公司事實上已構成了壟斷,因為北方證卷公司的持股者絕不會允許這兩條鐵路相互競爭,也不會準許其中任何一條鐵路降低運費或提高服務質量來增加貨源與客源,這顯然有悖于《謝爾曼反托拉斯法》的明確規定,依法應予解散。
北方證券公司的敗訴,極大地震驚了資本界,摩根集團更是大失所望,他們很快就于1903年5月11日上訴到聯邦最高法院,要求糾正巡回法庭的“錯誤”判決。于是案情又進入了控辯雙方無休止的爭辯中,從1903年4月司法部的初勝,到1904年3月14日聯邦最高法院的終審,耗時達11月之久,在這段時間內,諾克斯奉羅斯福的指示,事必躬親,每次都是親自到聯邦最高法院代表司法部起訴。
雙方為此派出了最強有力的法律精英,在最高院唇槍舌戰。代表北方證券公司的律師們認為,個人產權神圣不可侵犯,公司在新澤西州擁有合法的營業執照,其法人權利與自然人同樣,因此它可以和自然人一樣有自由處置財產的權利;而且北方證券公司也不存在限制州際商務競爭的事實。面對北方證券公司的狡辯,諾克斯爭鋒相對地一一對此進行了反駁,邏輯性地指出了北方證券公司違反競爭的合理依據。就這樣經幾個月的激烈庭辯,1904年3月14日,聯邦最高法院的9名法官對北方證券公司一案進行表決。多數法官們認為北方證劵公司摧毀了競爭者,因為北方證券公司的股票持有者絕不會允許這兩條鐵路間的競爭,它們中任何一條鐵路都不會降低運費,或者增加服務來吸引另一條同樣也屬于自己鐵路的貨源,這顯然構成了一種壟斷,最后以5比4裁定維持第八巡回上訴法院的判決, 久拖未決的北方證券公司一案終于落下了帷幕,北方證券公司被迫解散。
四、羅斯福與司法部對北方證券公司勝訴的意義
北方證券公司一案的勝訴,一改十多年來反托拉斯案件屢遭敗績的歷史,開創了反托拉斯勝利的新局面。趁著此案的勝訴,羅斯福時期的司法部一鼓作氣地根據《謝爾曼反托拉斯法》對托拉斯提起一連串訴訟,“司法部起訴18起,受理起訴25次,其總數超過以往歷屆政府提出的總和。” 繼北方證券公司解散之后,牛肉托拉斯、美孚石油公司和美國煙草公司等都在司法部的起訴之下相繼敗訴,繼而被迫解散。就這樣通過一系列起訴的勝利,總統與司法部終于建立起監管大企業活動的權威。
在起訴北方證券公司的過程中,國會通過了《緊急處置法》,這不僅有利于反托拉斯的進展,而且更為重要的是,它的出臺,成為司法部此后起訴托拉斯案件的一把利器,極大地加強了司法部的權力。諾克斯在北方證券公司的勝訴,為羅斯福政府贏得了巨大的民意支持與強硬政府的形象。羅斯福得以在1904年獲得第二次連任,與司法部這次的權力拓展密不可分,正是司法部通過北方證券公司一案,引領了反托拉斯的新時代,從此司法部的權力得到極大強化,反托拉斯運動也漸入常規。羅斯福大力支持、鼓勵司法部在反托拉斯過程中加強權力,本質上是出于維護資本主義的發展,在托拉斯的發展過程中,流弊太多,作為國家重要機器的行政機構應擔負更多的監管職能,實行一定程度的改良,只有這樣才能改善資產階級的統治。
注釋:
Thoms R. Wessel, Republican justice: The Department of Justice under Roosevelt and Taft, Ph.D Dissertation, the University of Maryland ,1972.49,50,52,59,64,65,71.
董澤.西奧多·羅斯福傳.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07.135.
Charles C. Haupt to Richards, December 20, 1902, DJ File 18429-01;Richards to Haupt, December 23, 1902, Department of Justice,””Instruction Book No. 171,” 31-32, NARG 60, The United States National Archives.
Anita Torres Eitler, Philander Chase Knox, First Attorney-General of Theodore Roosevelt, 1901-1904, Ph.D Dissertation, Catholic University, 1959.130-131.
劉緒貽、楊生茂.美國通史(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3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