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余濤 江蘇省徐州市朱莊中心幼兒園
激發幼兒自主學習剪紙活動環境創設實踐研究
文/余濤 江蘇省徐州市朱莊中心幼兒園
“每個幼兒心里都有一顆美的種子。”如果給孩子一把剪刀,這顆美的種子會成長成什么?讓孩子“感受美、表現美和創造美”是幼兒園藝術教育的初衷,剪紙活動使幼兒在藝術的氛圍中感受藝術帶來的愉悅性和視覺沖擊,提升美的體驗與創造。我園自開展剪紙活動以來,以幼兒的發展為主體,探索幼兒自主剪紙活動的環境創設,多角度地開展剪紙活動的材料設計與投放,與主題活動相結合,完善指導策略等方面的研究,把剪紙活動滲透到幼兒園活動的各個環節中,激發幼兒自主學習的愿望。
1.剪紙主題的環境設計。
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要讓學校的墻壁說話。”走進我們幼兒園,處處是剪紙主題的環境設計。幼兒園的鐵藝大門、班標是剪紙的藤蔓圖案,一樓大廳中間是十二生肖的剪紙吊飾,樓梯墻圍是剪紙拉手娃娃的裝飾,各活動室的規則邊框也是剪紙花邊裝飾,洗手池處是剪紙的洗手步驟圖……在創設幼兒園環境時,我們不只著眼于各個活動室的一面墻、一個角,而是把幼兒周圍的所有環境都充分利用起來,變單一為多種,變平面為立體,讓孩子們所到之處都能受到剪紙作品的熏陶。
2.美術室的布置、作品賞析。
美術室是幼兒百玩不厭的活動室,幼兒園配置了安全剪刀、尖頭剪刀、花邊剪刀及各色彩紙,還專門布置了民間傳統剪紙作品和法國大師馬蒂斯的剪紙作品供幼兒欣賞。同樣都是剪紙動物、人物、花草,我國傳統剪紙作品注重花紋的繁復對稱,鏤空的美感。而馬蒂斯的作品注重色彩的強烈對比,形象的大膽抽象。特意布置了這兩種對比明顯的剪紙作品,讓幼兒開闊了眼界,收獲剪紙世界綻放的朵朵奇葩。
3.班級美工區的特色展示。
設置在教室的美術角,彌補了美術室空間有限的不足,讓幼兒在區域游戲的時間就能選擇自己喜歡的剪紙活動。同時還有作品展示墻、展示架,讓幼兒充分展示、欣賞自己和同伴的作品。
4.心理環境的積極影響。
心理環境的創設也一樣重要,壓抑、局限的活動氛圍會讓幼兒有厭學的傾向,事倍功半;而輕松自由的氛圍能讓幼兒對學習產生更大的興趣,事半功倍。活動中多鼓勵幼兒通過剪、貼、拼,對材料進行造型,自由創作,盡情表達,并及時給予肯定表揚,讓幼兒在剪紙活動中收獲成功的情感體驗,愛上剪紙。
豐富的材料在激發幼兒剪紙創作中有著積極的作用,多元化的材料為幼兒創作剪紙作品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打開幼兒自主探索和學習的愿望。教師不應包辦代替,幫助幼兒準備現成的材料,可以放手讓幼兒運用已有經驗,自己收集材料,豐富活動內容。
1.傳統剪紙材料的運用。
傳統剪紙注重對稱、鏤空、連續等技巧,可多為幼兒準備正方形、長條形彩紙等紙質材料,供幼兒嘗試,還可以準備記號筆、卡紙、復寫紙等供幼兒描畫喜歡的形象。剪刀可準備尖頭剪刀,供幼兒完成絞花、掏空等較難的作品?,F在流行的花邊剪刀、圖案打孔機也是很好的工具,很適合初學剪紙的孩子使用。

2.廢舊物品材料的開發利用。
除了制作平面剪紙作品,還可以讓幼兒用剪紙紋樣裝飾廢舊物品,提高活動趣味,變廢為寶。玻璃瓶加白色花邊變身小清新的蕾絲瓶,酒瓶加藍色藤蔓花邊變身青花瓷瓶,還可以裝飾拖鞋、膠鞋、花盆,剪貼廢舊報紙,用一次性紙盤做動物蹺蹺板、動物頭飾,用一次性紙杯剪菊花、煙花,購物紙袋做章魚、面具等。連剪下的廢紙都可以收集起來粘貼成美麗的作品。
3.自然材料的獲得及使用。
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師,孩子們在散步時撿回的落葉,拓印下來,就是很美的剪紙作品。美麗的雪花圖案更是帶給孩子們驚喜。萬花筒的圖案,教會孩子們幾種顏色疊加使用,有規律的重復都會有驚喜。這些常見的材料,激發了孩子們的創造。
1.活動前豐富幼兒經驗。
幼兒剪紙作品是對美的表達。剛接觸剪紙的幼兒只是隨意地剪,是無意識地使用剪刀改變紙的形狀。慢慢地,他們能夠有意識地沿著線剪圖案。這時,注意引導幼兒對生活環境中物體特征的觀察,拓展幼兒對剪紙作品的賞析,讓幼兒嘗試用剪紙表達觀察到的形象特征及內心的想法、情感的體驗。從喜歡觀察,嘗試觀察到學會觀察,逐步體驗“剪紙”的樂趣。欣賞馬蒂斯的作品后,幼兒感受到強烈的色彩對比、視覺沖擊,作品形象特征放大化、抽象化,使幼兒更易體驗作者傳達的情感,進而創作了一系列向大師致敬的作品,并在以后的作品中靈活運用。有了足夠的觀察,孩子們的創造力會讓人大吃一驚。剪紙內容越與幼兒的生活經驗接近,他們的表現力越豐富。
2.結合季節、節日等活動主題制定計劃。
一年四季,重大節日都可以和幼兒討論做做剪紙的活動。春天剪紙裝飾風箏,夏季觀察花卉,剪紙四方連續花飾,秋季剪落葉書簽,冬季剪小雪花,國慶節剪國旗,元宵節剪紙裝飾燈籠,春節剪拉花,圣誕節裝飾圣誕樹,復活節裝飾彩蛋……這樣有時效的剪紙活動可以讓幼兒有目的地剪紙,有針對性地欣賞裝飾圖案,激發幼兒參與剪紙活動的主動性。
3.設計難易梯度,按年齡特點制定活動目標。
孩子發展存在個體差異,應注意準備難易層次不同的材料,讓每個層次的孩子都能有所收獲。對小班幼兒重點激發興趣,發展動作,體驗成功的快樂。中班幼兒則引導觀察,增加趣味,培養剪貼拼的綜合技能。對大班幼兒重點鼓勵運用剪刀造型,發展空間的想象力和表現力。
4.重體驗輕技巧,開展創意立體剪紙。
鼓勵孩子自由表達,為孩子創設自由探索和表現的環境,孩子剪紙的技能自然會得到提高,而不應本末倒置,一味地訓練孩子剪紙的技巧,要求一定要剪出“像樣”的作品。創意立體剪紙是幼兒剪紙的趣味性體現。立體剪紙的創意是來自一次科學活動“紙會站起來嗎”,孩子們通過折、團、拼插、粘貼、懸吊等嘗試,讓紙站了起來,到美術區剪紙時,他們自發地想讓自己的剪紙作品也站起來。有了科學課的經驗,孩子們設計了許多有趣的立體剪紙作品:小兔吃草、樓房、圣誕樹、會動的小蛇等,呈現出奇妙的藝術效果,趣味十足。
剪紙環境的積極創設,使每個幼兒都有探索剪紙活動的愿望和盡情想象、自由創作的機會,使幼兒能更自由奔放地表達自己,向著更有利于他們成長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