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近些年實體經濟企業成本攀升,經營困難加劇的狀況,中央打出降成本組合拳,效果逐步顯現,企業成本終止了攀升勢頭,略有下降。
點評:雖然成本過高的勢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但如果降成本誤區不能有效避免,就易陷入“降成本陷阱”,不僅會影響降成本成效,也會影響經濟治理,甚至是國家治理的成效。
誤區一:所有的成本都要降。不少企業將降成本理解為所有成本都要降,所有的成本都能夠下降,有些地方政府也理解為降成本就是做“減法”,就是將各種環節的成本都降下去。這就容易陷入“成本普降”的誤區。事實上,有些成本非但不能降,反而基本趨勢是上升的。如人工成本,不能為了讓企業有利潤,人為地降低職工工資,因為工資降低就意味著居民收入降低,而居民收入關系民生福祉,再加上人口老齡化帶來的社會成本,這意味著企業在這方面的成本從趨勢上是上升的。降成本需避免陷入“成本普降”誤區,政策性降成本不能妨礙正常的市場競爭,應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相結合。
誤區二:以行政方式降成本。不少企業把降成本簡單理解為“政府為企業解困”,寄希望通過降成本來擺脫企業面臨的生產經營困境,一些地方政府確實也推出了“一對一”救助式幫扶政策。政府在出臺降成本政策時也沒有“一盤棋”考慮,而多是通過下指標、定任務,以行政方式“運動式”降成本,導致“政府沖在第一線,企業不急政府急”的異化現象。事實上,企業才是降成本主體,政府可通過更好發揮自身作用,為市場機制的有效運行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條件。政府出臺一些降成本政策措施是必要的,但是如果不能與企業創新管理結合,單純以行政化方式降成本,可能會導致降成本表面化,不該降的降了,該降的沒有降下來,同時也會造成企業對政府的依賴,長此以往可能帶來更大的成本。
誤區三:為降成本而降成本。不少企業管理者把降成本的目標界定為“車間班組”式的目標,即通過在采購、生產、銷售等環節控制成本,為降成本而降成本。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降本增效的效果,但隨著降成本工作的推進,企業管理者會發現在現有體制機制下企業成本可降的項目越來越少,下降空間越來越小,降成本難度越來越大。其實,降成本只是提高企業附加值和盈利能力的一種手段,成本下降并不一定意味著企業盈利能力的真正提高。無論企業還是政府,應首先明確降成本的目標,不能為了降成本而降成本。企業降成本的目標應是將各個環節成本與整體成本結合起來,提高成本利潤率和成本轉化率,提高盈利能力和附加值。政府降成本的目標應是通過短期政策措施的出臺和長期體制機制的優化,為市場機制的有效運行營造良好的環境,以實現整個行業企業成本的合理化和最優化,提高整個經濟社會的運行效率。
誤區四:孤立地降成本。成本是系統性的,無論從企業各項成本構成來看,還是從上下游企業來看,還是從政府、企業與居民關系來看,成本都是相互關聯的,孤立地降成本會導致“抓住一點,不計其余”,易引發新的問題。比如,原材料成本,對下游企業來說是成本,對上游企業來說是收入;融資的財務費用,對實體企業來說是成本,對金融企業來說是收入。從政府、企業與居民關系來看,如人工成本,對企業來說是成本,對作為勞動者的居民來說是收入;涉企收費等制度性交易成本,對企業來講是成本,對政府來講是收入;再如稅收,在企業和居民的賬本中是支出,在政府的賬本中是收入,且從長遠看,政府通過出臺降成本措施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最終又會帶來稅源增加、稅基拓寬和稅收的增長。經濟運行本身具有系統性,一個環節既會是供給方,也會是需求方,我們不能孤立地去看待降成本問題。
誤區五:就成本降成本。降成本自然是要圍繞企業的各項成本來進行,但這并不意味著所有的降成本政策都是圍繞著對狹義的成本本身來制定,有些看似不是降成本政策,但其本質上都與成本有關。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補”五大任務,實質上都會落腳到降成本上來,“三去”和“一補”實質上也都是“一降”的措施。對于企業而言,成本高企是與產能閑置、高庫存密切相關的。大量產能閑置,一方面造成折舊費用不斷產生,成本上升,另一方面落后產能長期來看就變成了“沉沒成本”,不會帶來任何效益,成本自然也就居高不下。高庫存意味著產品過剩,庫存增加,導致倉儲保管等費用增加,資金周轉困難,財務費用也就相應高企。杠桿率占比高則意味著企業資產負債率高,在經濟向好時,這種擴張可能帶來收益,但經濟下行時,則極易使企業面臨資金鏈斷裂的風險,一旦風險發生則造成企業陷入困境?!叭ギa能”意味著減少固定資產折舊和相關人力成本的支出;“去庫存”意味著降低產品倉儲成本,實現現金回流;“去杠桿”意味著降低融資成本;“補短板”意味著提升管理水平和核心競爭力,實現增收入、增效益。
央行繼續實施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
央行發布2017年第二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稱,下一階段將貫徹落實好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精神,緊緊圍繞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三項任務,繼續實施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處理好穩增長、調結構、控總量的關系,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營造中性適度的貨幣金融環境。
Visa已遞交在華設立銀行卡清算機構申請
中國開放銀行卡清算市場進入實際操作階段。國際卡組織Visa相關人士確認,已向中國人民銀行遞交了在國內建立銀行卡清算機構的申請材料,并期待人民銀行會根據已頒布的相關規定和指南考慮其申請。
違規的郵幣卡類交易場所一律停業整頓
近期,一份《郵幣卡類交易場所清理整頓工作專題會議紀要》在網上流傳,文件要求各地區、各部門鞏固郵幣卡類交易場所清理整頓,統一認識、協調行動、形成合力,不得觀望拖延。
最高法嚴打逃廢債行為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印發《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為改善營商環境提供司法保障的若干意見》?!兑庖姟诽岢觯瑖绤柎驌舾黝悺疤訌U債”行為,加大對隱匿、故意銷毀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等犯罪行為的刑事處罰力度;持續完善公布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息、限制被執行人高消費等制度規范,嚴厲懲戒被執行人失信行為。
國家發改委將加大PPP項目推動力度
近期,國家發改委聯合證監會積極推進PPP項目資產證券化工作,提高資產流動性,促進PPP項目規范發展。持續推進中小城市PPP創新工作,確定43個中小城市推動PPP模式創新。與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就“一帶一路”PPP合作簽署了《諒解備忘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