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敏
血清胱抑素C與血清肌酐聯合檢測在腎功能衰竭早期診斷中的應用價值
郭 敏
目的 分析血清胱抑素C(Cys-C)與血清肌酐聯合檢測在腎功能衰竭早期診斷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選取50例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作為觀察組, 并選擇同期健康體檢者50例作為對照組;全部研究對象均給予血清胱抑素C和血清肌酐檢測, 對比檢測結果。結果 觀察組血清胱抑素C、血清肌酐水平均顯著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15.0975、10.6989, P<0.05)。觀察組中, 血清胱抑素C和血清肌酐的陽性檢出率分別為70.0%(35/50)、40.0%(20/50), 血清胱抑素C的陽性檢出率顯著高于血清肌酐的陽性檢出率,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對腎功能衰竭進行早期診斷時, 血清胱抑素C和血清肌酐是非常重要的指標, 和血清肌酐相比較, 血清胱抑素C的應用價值更高, 聯合檢測血清胱抑素C和血清肌酐, 能讓臨床檢出率顯著提高。
血清胱抑素C;血清肌酐;腎功能衰竭;早期診斷
慢性腎功能衰竭俗稱慢性腎功能不全, 是腎功能遭到破壞的結果, 造成這種破壞的原因眾多, 帶來的臨床癥狀為新陳代謝緩慢, 全身系統受損, 生命體征逐漸下降直至死亡。對慢性腎功能衰竭而言, 早期診斷是延長患者生命的主要方法。腎小球濾過率(GFR)是反映腎功能的主要指標, 血清胱抑素C是腎小球濾過率的基本指標之一, 可以正確診斷早期慢性腎功能衰竭。臨床中在對腎小球濾過率進行測定時, 常用的方法主要為內生肌酐清除率和血清肌酐清除率, 然而該方法卻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1-4]。在現代醫學技術快速發展的過程中, 臨床研究顯示血清胱抑素C能對腎小球濾過率進行有效反映, 同時不會受腫瘤、炎癥、攝入飲食、肌肉活動、性別以及年齡等因素的影響[5]。本研究主要分析了血清胱抑素C與血清肌酐聯合檢測在腎功能衰竭早期診斷中的應用價值, 現做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4年3月~2016年4月收治的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50例作為觀察組, 全部患者均經過臨床檢查確診為慢性腎功能衰竭, 其中男21例, 女29例;年齡31~74歲, 平均年齡(51.7±10.4)歲;并選擇同期健康體檢者50例作為對照組, 其中男24例, 女26例;年齡33~72歲, 平均年齡(52.2±10.1)歲。觀察組中腎功能代償期35例,腎功能失代償期15例。兩組研究對象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于早晨采集兩組研究對象的空腹靜脈血3 ml, 分離出血清;選擇全自動生化分析儀來對新鮮血清進行檢測。所有檢查標準參照第2 版《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程》執行。選擇免疫比濁法來對血清胱抑素C進行檢測, 選擇酶法來對血清肌酐進行測定;全部檢驗操作均嚴格按照試劑和設備的相關說明書進行。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研究對象的血清胱抑素C和血清肌酐水平進行觀察比較;并對觀察組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血清肌酐陽性檢出率進行觀察比較。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血清胱抑素C、血清肌酐水平比較 觀察組血清胱抑素C、血清肌酐水平均顯著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見表 1。
表1 兩組血清胱抑素C、血清肌酐水平比較s)

表1 兩組血清胱抑素C、血清肌酐水平比較s)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
2.2 觀察組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血清肌酐陽性檢出率比較 觀察組中, 血清胱抑素C和血清肌酐的陽性檢出率分別為70.0%(35/50)、40.0%(20/50), 血清胱抑素C的陽性檢出率顯著高于血清肌酐的陽性檢出率,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慢性腎功能衰竭的發病率較高, 且死亡率較高, 目前依然無明確的治療方法。依靠早期診斷可以盡早的發現疾病,抑制病情的加重, 提高治療效率, 延長患者生命。現階段臨床中在對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進行診治時, 基本原則為早期診斷和治療, 進而來對患者的病情發展進行有效控制, 讓患者的預后得以有效改善。臨床中在評估腎功能時, 唯一的公認指標為腎小球濾過率, 而在對腎小球濾過率進行檢查時,血清胱抑素C、血清肌酐以及尿素等指標均能實現, 但是患者的年齡、身高以及體質量等因素則會對血清肌酐的檢查結果造成影響;蛋白質的分解代謝變化則會對血清尿素的檢測結果造成影響, 進而引起漏診或者誤診[6]。血清胱抑素C作為一種特殊的血清成分, 可在人體內以恒定的速度合成, 并且幾乎不產生變動。同時可以利用腎小球濾過膜, 由最近端的腎小管分解并吸收。血清胱抑素C在體內的含量只受腎小球濾過率影響, 因此采用血清胱抑素C檢查方法具有更高的穩定性。腎臟的代償能力較強, 腎小球早期損傷時, 血清肌酐和血清尿素水平可能不會發生顯著變化, 如果腎小球存在嚴重損傷, 血清肌酐和血清尿素水平則會顯著上升。血清胱抑素作為低分子蛋白質, 是由核細胞所產生, 在機體組織中的表達比較穩定, 甘油三酯、炎癥、溶血、年齡以及肌肉量等都不會對其表達穩定性造成影響, 透過腎小球基底膜比較容易, 在近曲小管處完全代謝, 是腎小球濾過率的主要指標[7,8]。對本研究結果進行分析可知, 和健康體檢人群相比, 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血清肌酐水平顯著上升, 所以可以將血清胱抑素C和血清肌酐作為慢性腎功能衰竭的早期診斷指標;另外和血清肌酐的陽性檢出率相比較, 血清胱抑素C的陽性檢出率更高, 表明在對腎功能衰竭患者進行早期診斷時, 血清胱抑素C的應用價值更高[9]。高血壓、糖尿病等常有腎臟病變的緩慢進行性惡化, 因此對糖尿病合并腎病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檢查是確診的關鍵, 同時還可將患者尿微量白蛋白(mALB)的檢查作為標準, 另外臨床上更多的專家對慢性腎功能衰竭與健康人的血清胱抑素C與血清肌酐指數進行對比, 顯示處于正常期和腎功能儲備下降期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指數均高于正常人, 與本研究保持一致, 腎功能儲備下降期血清胱抑素C、血清肌酐陽性檢出率顯也高于正常人, 可以作為檢測指標, 具有較高的檢測靈敏度。
總之, 在對腎功能衰竭進行早期診斷時, 血清胱抑素C和血清肌酐是非常重要的指標, 和血清肌酐相比較, 血清胱抑素C的應用價值更高, 聯合檢測血清胱抑素C和血清肌酐,能讓臨床檢出率有效提高。
[1] 曹獻芹.血清胱抑素C與血清肌酐在早期慢性腎功能衰竭診斷中的應用價值.中國實用醫刊, 2015, 42(21):68-70.
[2] 蔡利超.血清胱抑素C與血清肌酐在早期慢性腎功能衰竭診斷中的應用價值.河南醫學研究, 2016, 25(11):2055-2056.
[3] 董彩霞, 云紹麗.血清胱抑素C與血清肌酐在早期慢性腎功能衰竭診斷中的應用分析.中國繼續醫學教育, 2016, 8(12):32-33.
[4] 李燕, 蔡利超.血清胱抑素C與血清肌酐在早期慢性腎功能衰竭診斷中的應用分析.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 2016, 1(16):74.
[5] 李青.血清胱抑素C在慢性腎功能衰竭診斷中的價值.檢驗醫學與臨床, 2015, 12(16):2449-2450.
[6] 王一丁, 趙娟, 黃勇, 等.血清胱抑素C檢測在老年慢性腎功能衰竭診斷中的意義.四川醫學, 2015, 36(5):719-721.
[7] 霍燕微.血清胱抑素C對小兒急性腎功能衰竭的診斷價值.中國醫藥科學, 2015, 5(4):185-187.
[8] 李源斌, 王文祥, 丁銳, 等.血清胱抑素C對小兒急性腎功能衰竭的診斷價值.臨床醫學, 2010, 30(7):87-89.
[9] 劉瑩.血液透析治療腎病綜合征出血熱致急性腎功能衰竭的臨床效果.河南醫學研究, 2013, 22(4):533-534.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19.030
2017-08-08]
274000 山東省菏澤市第三人民醫院檢驗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