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紅梅
高血壓患者的藥學監護及施行價值探究
馬紅梅
目的 分析高血壓患者的藥學監護及施行價值。方法 3300例高血壓患者, 根據治療方法分為對照組和藥學監護組, 各15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用藥護理干預, 藥學監護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強藥學監護。比較兩組患者對服務的滿意度、用藥依從性、高血壓用藥知識知曉率、遵醫飲食鍛煉行為、血壓達標時間及治療前后患者收縮壓、舒張壓水平、生活質量水平。結果 藥學監護組患者對服務的滿意度為97.33%, 高于對照組的82.00%,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兩組收縮壓、舒張壓、生活質量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藥學監護組收縮壓、舒張壓、生活質量水平均優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藥學監護組患者用藥依從性、高血壓用藥知識知曉率、遵醫飲食鍛煉行為、血壓達標時間均優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高血壓患者的藥學監護及施行價值高, 可有效提高患者用藥知識認知率及用藥、合理飲食鍛煉依從性, 促進血壓達標, 改善生活質量, 患者滿意度高, 值得推廣應用。
高血壓患者;藥學監護;施行價值
高血壓是臨床常見慢性病, 需終身接受藥物治療控制血壓, 因此患者用藥依從性對預后至關重要[1,2]。本研究探討了高血壓患者的藥學監護及施行價值, 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3月~2017年4月本院收治的300例高血壓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 并根據治療方法分為藥學監護組和對照組, 各150例。所有患者有良好溝通能力,無智力障礙、意識障礙或精神疾病。藥學監護組中男93例,女57例;年齡46~79歲, 平均年齡(58.25±7.67)歲;發病時間2年~31年, 平均發病時間(17.24±5.36)年。對照組中男90例, 女60例;年齡46~78歲, 平均年齡(58.13±7.02)歲;發病時間2年~31年, 平均發病時間(17.13±5.32)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用藥護理干預。藥學監護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強藥學監護, 具體內容如下。①高血壓防治知識教育。對患者和家屬介紹高血壓發病機制和防治方法,提高患者對疾病和治療的認知。②健康生活方式倡導。倡導健康生活方式, 包括合理科學飲食、適當運動鍛煉、規律作息、睡眠充足、保持身心狀態愉悅等。③藥物護理。介紹藥物作用劑量、使用時間, 審查患者用藥方案的合理性, 對不合理用藥進行調整, 并通過不定期電話隨訪了解患者用藥規律性、依從性、用藥過程出現的不良反應等, 并給予相應的個體化用藥指導, 如血壓控制不佳的患者需更換降壓藥物或增加劑量, 更改用藥時間和頻次等。④用藥方案經濟性考慮。部分患者用藥依從性低下主要原因在于醫藥費過高, 可針對這部分患者進行用藥方案調整, 在患者經濟能力允許范圍內選擇藥效-成本較好的藥物[3,4]。
1.3 觀察指標及評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對服務的滿意度,采用本院自制問卷進行調查, 分為非常滿意、比較滿意及不滿意, 滿意度=(非常滿意+比較滿意)/總例數×100%。觀察兩組患者用藥依從性、高血壓用藥知識知曉率、遵醫飲食鍛煉行為(每一項滿分100分, 分數越高說明用藥依從性、遵醫飲食鍛煉行為和高血壓用藥知識知曉率越高)、血壓達標時間;統計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收縮壓、舒張壓、生活質量水平(滿分100分, 分數越高說明生活質量越高)。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對服務的滿意度比較 藥學監護組患者對服務的滿意度為97.33%, 高于對照組的82.00%,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見表 1。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收縮壓和舒張壓、生活質量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收縮壓、舒張壓、生活質量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藥學監護組收縮壓、舒張壓、生活質量水平均優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用藥依從性、高血壓用藥知識知曉率、遵醫飲食鍛煉行為、血壓達標時間比較 藥學監護組患者用藥依從性、高血壓用藥知識知曉率、遵醫飲食鍛煉行為、血壓達標時間均優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1 兩組患者對服務的滿意度比較(n, %)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收縮壓、舒張壓、生活質量水平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收縮壓、舒張壓、生活質量水平比較s)
注:與治療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比較,bP<0.05;1 mm Hg=0.133 kPa
?
表3 兩組患者用藥依從性、高血壓用藥知識知曉率、遵醫飲食鍛煉行為、血壓達標時間比較s)

表3 兩組患者用藥依從性、高血壓用藥知識知曉率、遵醫飲食鍛煉行為、血壓達標時間比較s)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
高血壓是常見慢性病, 需終身接受藥物治療, 但多數患者用藥依從性不高, 或治療過程不良反應多, 隨意調整用藥量或停藥等, 不利于血壓的控制和患者預后的改善[5,6]。
藥學監護的開展可給予患者用藥知識教育, 為患者提供個體化用藥指導, 給予安全有效用藥建議的同時充分考慮經濟問題, 根據患者現有經濟條件為其調整用藥方案, 確保用藥依從性的提高, 有效控制血壓[7,8]。另外, 在藥學監護過程中倡導患者形成健康生活方式也非常重要, 因藥物治療效果有限, 且用藥依從性和不良反應還受患者心理狀態、飲食情況的影響, 因此良好生活方式的形成對促進用藥依從性提高和減少不良反應有重要作用[9,10]。
本研究中, 對照組采用常規用藥護理干預, 藥學監護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強藥學監護。結果顯示, 藥學監護組患者對服務的滿意度為97.33%, 高于對照組的82.00%,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兩組收縮壓、舒張壓、生活質量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藥學監護組收縮壓、舒張壓、生活質量水平均優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藥學監護組患者用藥依從性、高血壓用藥知識知曉率、遵醫飲食鍛煉行為、血壓達標時間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高血壓患者的藥學監護及施行價值高, 可有效提高患者用藥知識認知率及用藥、合理飲食鍛煉依從性,促進血壓達標, 改善生活質量, 患者滿意度高, 值得推廣應用。
[1] 徐欽濤.臨床藥師參與高血壓患者門診治療的藥學實踐.實用藥物與臨床, 2017, 20(1):76-79.
[2] 陳麒.吲達帕胺聯合氨氯地平治療高血壓合并冠心病的藥學分析.數理醫藥學雜志, 2017, 30(2):251-252.
[3] 郝維彰, 李廣.高血壓藥物治療影響用藥依從性的危險因素及藥學干預探討.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7, 4(8):1553.
[4] Ballard-Croft C, Wang D, Jones C, et al.Resolution of pulmonary hypertension complication during venovenous perfusion-induced systemic hyperthermia application.ASAIO journal, 2013, 59(4):390-396.
[5] 湛捷臨.降壓藥物應用于老年高血壓患者中的藥學特點探討.中國實用醫藥, 2017, 12(5):145-146.
[6] 楊青.吲達帕胺聯合氨氯地平治療高血壓合并冠心病的藥學分析.世界臨床醫學, 2017, 11(5):101, 104.
[7] Shankarraman V, Kocyildirim E, Olia SE, et al.Biocompatibility assessment of the centrimag-novalung adult ECMO circuit in a model of acute pulmonary hypertension.ASAIO journal, 2014,60(4):429-435.
[8] 柴林巧, 楊曉云, 朱丹萍, 等.新型社區藥學服務體系對高血壓和糖尿病干預效果評價.浙江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7, 27(3):247-248.
[9] 鄭君良.高血壓病患者調脂聯合降壓治療效果及藥學分析.醫藥前沿, 2017, 7(4):115-116.
[10] 丁全, 陳世才.高血壓患者全程化藥學服務的臨床藥師實踐.臨床藥物治療雜志, 2013, 11(6):59-61.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19.088
2017-08-16]
100027 北京市安貞醫院藥事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