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彩虹
社區護理干預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
鄧彩虹
目的 探究社區護理干預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實質性應用效果, 進而提升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質量。方法 120例社區醫院確診老年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 結合其長期病情特點, 有針對性的開展社區護理干預, 比較干預前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遵醫情況及血糖控制情況。結果 干預前患者按時檢查、科學用藥、血糖監測、運動治療、控制飲食遵醫率分別為27.50%、35.83%、46.67%、32.50%、36.67%, 干預后患者按時檢查、科學用藥、血糖監測、運動治療、控制飲食遵醫率分別為90.83%、91.67%、94.17%、95.83%、92.50%, 患者干預后各項遵醫率均明顯優于干預前,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患者干預后血糖控制情況明顯優于干預前,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社區護理干預對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有良好效果, 因此, 需科學落實社區護理干預, 以此來積極指導社區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生活。
社區護理干預;老年糖尿病;應用分析;效果觀察
眾所周知, 糖尿病是目前世界性的高發疾病, 其致病因素有很多, 與遺傳因子、外界環境及飲食規律都有不可分割的原因[1,2]。在人們生活日漸豐盈的現如今, 高油、高鹽、高糖的飲食及抽煙、酗酒、肥胖及高強度的生活壓力, 都容易導致糖尿病的產生[3]。而這其中, 老年人糖尿病的發生率十分嚴重, 在我國逐步邁入老齡化之時, 糖尿病成為社會群體身心健康的潛在殺手[4]。對此, 為營造良好的糖尿病控制環境, 為糖尿病患者控血糖指明道路, 社區護理干預的應用勢在必行。社區醫療護理作為最貼近百姓生活的護理機構,應肩負起培育、指導、敦促社區居民調整作息, 科學控糖,以此來提升糖尿病患者的控糖意識, 培育其控糖手段, 最終能科學控糖, 有效調理身體, 從而真正的掌握治病根本, 優化自身生活質量[5]。為此本文進行相關探討, 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選取本社區醫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接診確診老年糖尿病患者120例為研究對象, 其確診標準以世界衛生組織(WHO)提出糖尿病診斷標準為主。該120例糖尿病患者年齡60~87歲, 平均年齡(75.42±13.11)歲;病程3~23年, 平均病程(13.54±7.64)年;男73例, 女47例;病情分型中1型糖尿病患者12例, 2型糖尿病患者108例。此外, 了解患者相關學歷, 其中大專以上學歷者12例, 中學學歷者71例, 小學學歷及以下者37例。
1.2 方法 在與研究對象及家屬充分溝通并取得同意后,本社區醫院對12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進行了相應的社區護理干預。在社區護理干預之前, 本研究機構了解并整理被研究者對糖尿病知識的了解情況, 并針對其遵醫率進行摸底, 同時記錄其血糖控制情況。
完成前期準備后, 社區醫院將調派專業的護理人員對12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進行為期1年的知識理念灌輸, 強化其健康信念, 培養其健康行為, 并針對不同老年患者制定相應的飲食、運動與心理引導方案, 尋求患者家屬配合, 定時、定點執行方案內容, 并嚴格觀測患者血糖情況, 進行科學的記錄。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本次研究針對患者的遵醫情況及血糖控制情況在接受護理干預前后數據進行比較。其中,遵醫情況調查主要包括按時檢查、科學用藥、血糖監測、運動治療、控制飲食;并觀測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的控制情況, 血糖控制分為良好、一般、不良, 良好以空腹血糖值3.9~6.0 mmol/L為準;一般則以空腹血糖值6.1~6.9 mmol/L為準;不良為空腹血糖值≥7.0 mmol/L。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 單向有序計數資料采用秩和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患者干預前按時檢查、科學用藥、血糖監測、運動治療、控制飲食遵醫率分別為27.50%、35.83%、46.67%、32.50%、36.67%, 干預后患者按時檢查、科學用藥、血糖監測、運動治療、控制飲食遵醫率分別為90.83%、91.67%、94.17%、95.83%、92.50%, 患者干預后各項遵醫率均明顯優于干預前,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患者干預后血糖控制情況明顯優于干預前,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120例患者護理干預前后各項遵醫率比較[n(%)]

表2 120例患者護理干預前后血糖控制情況比較[n(%)]
目前社區護理干預手段開展, 需注重健康教育的落實,要擬定科學的社區宣傳講座, 定時定期安排家庭訪問、個別指導, 分發給糖尿病家屬糖尿病預防與控制宣傳冊, 并鼓勵其參與社區課堂, 了解控糖技巧, 聆聽他人的控糖經歷, 分享自己的控糖新路[6-10]。其次, 要積極提供適合于糖尿病患者食用的飲食, 要建議患者多食用高纖維素的食物, 少食用糖分較多的食物, 以此來保證控糖并提升患者機體免疫能力。當然, 少食并不代表要完全杜絕, 對此社區護理干預應注重為患者提供良好的飲食搭配, 要在50%~60%的糖水化合物吸收基礎上, 注意15%蛋白質, 25%的脂肪吸收, 并提醒患者食鹽使用量應每日<6 g, 杜絕油炸食品等。相對的, 適量的運動干預對減輕患者體重, 增加患者身體抵抗力, 減少糖尿病并發癥也有十分良好的效果。要擬定適合老年人興趣愛好的運動活動, 包括散步、慢跑、太極拳、騎自行車等運動,盡量讓老年人在飯后1.0~1.5 h內進行鍛煉, 并保證鍛煉時間在30 min~1 h。另外, 注意鍛煉前不可空腹, 以免患者血糖過低危及生命。還有, 值得注意的是, 老年患者在身患糖尿病之時, 往往因身體技能變差而影響其生存自信, 對抗病魔的消極及對糖尿病的恐懼造成了其心理上的壓力, 不利于其配合護理工作。對此, 開展心理護理十分必要, 社區護理干預需建立科學的心理引導機制, 令患者正視糖尿病危害及其可控制性, 并加強灌輸糖尿病正確防控所能改善的身體狀況,令糖尿病患者重拾信心, 以便積極的配合護理人員開展護理工作。此外, 定期測血糖, 科學的運用藥物等, 都需要社區護理干預進行科學的落實, 確保患者時刻掌握自己的病情,積極科學的運用藥物, 從而有效控制身體, 提升自身的各項機能, 保證擁有良好的身體來面對病魔。
本研究中, 在經過1年的社區護理干預引導中, 老年糖尿患者及其家屬在糖尿病知識認知上已經由原本全部人一知半解到現如今每一位都能詳述其發病原理、得病誘因、如何防控及如何護理。社區護理干預在這一點上取得了十分良好的成果。相對的, 在患者遵醫率的意識提升方面, 經由護理干預對患者的悉心教導與科學指引, 現階段患者遵醫率得到了全面的提升, 無論是檢查參與率, 用藥科學性, 還是血糖監測頻率, 運動治療參與積極性及飲食控制, 都有十分良好的效果。有超過90%的患者能良好的遵照醫護人員指導, 進行科學的血糖防控工作。此外, 在良好的遵醫率支持下, 老年糖尿病患者在社區護理干預協助下學會了科學的控血糖方法, 老年患者血糖值控制表現良好者達到了79.17%, 相較于干預前的12.50%有了十分明顯的進步。由此可見, 護理干預可協助老年糖尿病患者科學控制血糖。
綜上所述, 社區護理干預是糖尿病患者正確面對病癥、科學改善身體機能的手段, 積極落實社區護理干預, 從知識培育、飲食控制、鍛煉引導、心理疏導等眾多方面進行積極的護理干預, 是提升糖尿病患者生活質量的科學手段。
[1] 呂宇曉.社區健康教育對糖尿病病人干預的糖尿病相關知識和行為的影響分析.飲食保健, 2016, 3(20):237-238.
[2] 朱蘭英.社區護理干預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齊魯護理雜志, 2011, 17(28):14-15.
[3] 丁穎, 閆成銳, 汪曉嵐, 等.社區護理干預對糖尿病患者血糖指標的影響分析.中國初級衛生保健, 2016, 30(5):80-81.
[4] 韓煒, 趙繼開, 衣運玲, 等.社區護理干預對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質量的研究.社區醫學雜志, 2011, 9(10):43-45.
[5] 符劍.社區護理干預對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質量的分析與探討.中外醫學研究, 2013(18):103-104.
[6] 周星佑.社區護理干預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健康大視野, 2013, 21(3):186.
[7] 王杰.社區護理干預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分析.臨床醫藥文獻雜志(電子版), 2015(27):5697-5698.
[8] 朱芬.社區護理干預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6, 10(4):231-232.
[9] 張紅.社區護理干預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糖尿病新世界, 2015, 35(18):329-330.
[10] 周秀娟, 陳文貴, 葉秀文.老年糖尿病患者社區護理干預的效果觀察.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 2014, 35(10):1559-1560.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19.092
2017-08-17]
510760 廣州市蘿崗區東區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