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筱英
富陽古稱富春,位于杭州西南郊,是一座歷史悠久、人文底蘊深厚的城市。富陽置縣于公元前221年,已有兩千二百多年建城史。元代大畫家黃公望就曾在此地隱居,并創作出山水長卷《富春山居圖》。龍門古鎮是三國時期東吳孫權的故里,作家郁達夫的故鄉也是富陽。一脈靈秀溫婉、天下知名的富春江橫貫全境,既富山城之美,又具江城之秀,素有“山水,古今推富春”之盛譽。
富陽竹紙同樣歷史悠久,有文獻稱早在漢明帝時已開始手工造紙,至今已有一千九百余年歷史,是聞名全國的“造紙之鄉”。竹紙,顧名思義,就是采用嫩竹(筍)作為主要原材料操造出來的古法紙。上等的竹紙微含竹筍清香,薄如蟬翼,柔韌如紡綢,纖維密實,易著墨不滲染,耐貯藏且不招蟲蛀。這些特性,讓竹紙成為紙中上品,得譽“紙中君子”,從古至今都受到文人墨客青睞。
富陽竹紙品種豐富,不論是追求品質的貴族,還是講究實惠的百姓,都能在此找到一款適合自己的品種,因而在民間有“富陽一張紙,行銷十八省”的說法。至宋代,富陽竹紙以質地柔韌細膩而名揚天下,有“京都狀元富陽紙,十件元書考進士”之說。蘇軾、米芾、王安石都喜歡用杭州富陽產的竹紙創作書畫,書寫信札文稿。故宮博物院藏王羲之《雨後帖》、王獻之《中秋帖》,皆竹紙本。
施宿《會稽志》(1202)卷十七論竹紙五大優點:惟工書者獨喜之。滑,一也。發墨色,二也。宜筆鋒,三也。卷舒雖久,墨終不渝,四也。惟不蠹,五也。
米芾(1051-1107)認為竹紙比杭州產的藤紙好,《評紙帖》云:越筠(竹)萬杵,在油掌上,緊薄可愛。余年五十,始作此紙,謂之“金版”也。米芾代表作《珊瑚帖》即為竹紙書寫。
近年收藏界拍賣曾鞏《局事帖》及宋元善本書都以天價成交,便是竹紙壽逾千年的佳話。宋元明清經典古籍,用富陽竹紙印刷的更多,而且保存完好,極少霉變發黃變脆的現象。
富陽手工造紙不僅歷史悠久,而且具有造紙技術的多樣性,這在全國也是罕見的,元書紙、坑邊紙、桑皮紙、雨傘紙等各類竹紙,應有盡有。富陽的高橋泗州宋代造紙遺址列入全國文保單位,竹紙制作技藝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富陽湖源鄉新三村冠形塔自然村的李法兒,是竹紙制作技藝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今年六十七歲的李法兒自十八歲開始,就沿襲父輩的手工造紙技藝,開始了竹紙的制作、銷售。上世紀六十年代,李法兒便進了人民公社工作,開始為公社推銷本地竹紙“元書紙”。那個時期元書紙還不那么好賣,但因為李法兒懂紙,也一心想把世世代代傳承下來的手藝推廣出去,讓人們接受,所以就特別用心在做。到了上世紀八十年代,李法兒調入縣供銷社當部門經理,專銷元書紙。
如果說富陽是中國的竹紙之鄉,那么富陽區湖源鄉新三村冠形塔自然村,就是富陽傳統竹紙制作工藝的源頭。而在冠形塔村,李法兒家的造紙作坊被公認是現存歷史最久、規模也是最大的一家竹紙作坊。李法兒的先祖曾于明朝嘉靖年間創造“裕”字品牌,并續用至上世紀五十年代,后入公社歸集體所有。1993年,李法兒創辦了新三元書紙品廠。
李法兒所制竹紙中的珍品,原料釆集時間、位置、品質都極為講究。高山厚壁毛竹筍,小滿節候砍下,纖維質地最優。成紙其色淡黃或潔白,其質柔韌,聞之有竹子清香,久藏不蛀、著墨不發灰不變色。北宋真宗時期,富陽紙就被選作“御用文書紙”、科舉考試用紙。古時候十件元書紙相當于五萬張,每張尺寸為41×45厘米。一直有“十件元書紙考進士”之說,即指古時士子讀書之勤奮。作坊五十年代為中央政府制作過公務用箋紙。李法兒說起竹紙的故事,充滿自豪。
宋朝時期,整個富陽山嶺上分布著大大小小的造紙作坊,那為什么湖源出產的竹紙特別出名呢?做紙關鍵要有好的水,還需要好的毛竹原料,而且做元書紙的毛竹一定要當年生的嫩毛竹,五月初,在竹子還沒分枝開叉發葉之前就要砍下來。因為竹子一旦老了纖維就會變硬,做出來的紙柔韌性就不夠好。
隨著時代的變遷,李法兒對竹紙制作技藝的探索從未停止,一是復古還原,二是推陳出新,他的熱情有增無減。
純竹料做的元書紙沒有大張規格的成品,為了制造大規格竹紙,李法兒用了十多年的時間,想了很多辦法,請教許多前輩造紙專業的學者專家,改進傳統元書紙生產工藝流程,嘗試調整新的配方,幾經失敗,多少坎坷,終于攻克了因為竹纖維局限,不能生產大尺寸書畫專業用紙這一難題,把元書紙發明改造做成了八尺、六尺的整張竹紙。開發的品種,基本滿足了書畫家們創作傳統書畫的種種特殊需求。
為了讓竹漿本色淡黃的元書紙改進成為白色竹紙,李法兒繼續夜以繼日地研究,至2002年,白色的竹紙誕生了,尺幅與品質得到根本性的提升,并遠銷日本、韓國和我國臺灣地區。同年,進入國家非遺名錄的富陽“竹紙制作技藝”項目,所有原始資料采集全部在緣竹坊完成。李法兒也被授予省級、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竹紙制造工藝)代表性傳承人。
近年來,在原有生產基地加大投入,新創緣竹坊、晉唐古法等竹紙品牌。創新古法,獲得多項專利與發明成果,開發出系列專業書法用紙和中國畫高級專用紙,尺幅更大,水墨效果良好,濃墨生光,淡墨潤澤,適用題材更加廣泛。特別是紙張壽命,經權威實驗室檢測,紙壽超過一千年,甚至可逾兩千年,質量得到極大的提高。在假宣紙充斥市場,世風唯利是圖的當下,李法兒和緣竹坊同仁返樸歸真,恢復古法綠色環保造紙,革新技術以質量信用為底線,得到許多有識之士、書畫大家的大力支持與質量認可。口碑與市場前景都穩步發展,必將受益越來越多的名人大家、書畫收藏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