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軍
業務集中在云南的紅塔證券非但沒有鞏固好自己的“大本營”優勢,近年來,經紀業務市場份額還縮水嚴重。因不甘心“偏安一隅”,紅塔證券計劃通過資本市場獲得資本金來改善業務結構、拓寬發展渠道。
券商IPO進程再次加速,越來越多的中小券商進入上市排隊名單,紅塔證券便是其中之一。
根據公司在不久前披露的招股說明書,紅塔證券擬在上交所公開發行不超過3.64億股,占發行后總股本比例不超過10.02%,發行后總股本不超過36.33億股。此次募集的資金將計劃用來補充公司資本金和拓展公司相關業務。
如果說,紅塔證券在2016年營業收入與凈利潤雙雙下滑是受行業的周期性因素影響,還算是情有可原的話,那么其經紀業務的市場份額不斷下降,尤其是近三年來,其在大本營云南地區的市場占有率也在下降,應值得引起投資者的廣泛關注。對此,《投資者報》記者致電紅塔證券相關負責人,對方表示,因在上市靜默期,“不方便接受采訪。”
經紀業務依賴大
紅塔證券成立至今已有近16年歷史,總部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公司注冊資本為32.69億元,法定代表人為況雨林。
經過6次股權變更,截至2015年年底,公司前5大股東分別是合和集團、云投集團、雙維投資、華葉投資和中煙浙江省公司,持股比例分別為33.48%、20%、16.31%、8.16%和7.34%。不過紅塔集團持有合和集團75%股權,而云南中煙又持有紅塔集團100%股權,中煙總公司持有云南中煙100%股權。所以,中煙總公司為紅塔證券的實際控制人。
作為一家地方性中小券商,紅塔證券各項業務并不算突出,大部分收入和利潤來源于與證券市場高度相關的證券經紀業務、證券投資業務、信用交易業務等,公司的盈利水平容易受到證券市場周期性波動的影響。
紅塔證券招股說明書顯示,截至2016年年底,公司總資產為154.09億元,同比減少14.98%,主要因為金融產品減少35.10%,信用業務資產減少14.02%。同期公司實現主營業務收入 9.75 億元,同比下降50.63%;實現凈利潤為3.39 億元,同比下降 67.56%。
在當前上市的券商中,凈利潤排名墊底的山西證券2016年凈利潤為4.68億元,紅塔證券較其仍有一段距離。
從具體業務上來看,紅塔證券對經紀業務的依賴仍然較大。數據顯示,2014年~2016年,經紀業務收入占營業收入比重分別為74.43%、87.3%、54.02%。經紀業務“半壁江山”地位難以撼動。
然而,這一需要倚重的業務市場占有率卻不斷遭受蠶食。紅塔證券招股說明書顯示,2014年-2016年期間,其經紀業務交易金額占全市場份額分別為0.22%、0.22%、0.12%,顯示2016年下滑近一半。
此外,股票交易市場份額依次為0.29%、0.26%、0.23%,債券交易市場份額為0.18%、0.15%、0.07%,均有不同程度下滑。
即便是在“大本營”云南省,紅塔證券也在逐漸喪失主場優勢。據悉,截至2016年年底,公司共有38家證券營業部,其中22家位于云南省。公司在招股書中表示,未來,如若云南地區證券經紀業務競爭進一步加劇,將對公司證券經紀業務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事實上,2014年~2016年間,紅塔證券經紀業務在云南省內市場份額分別為9.29%、9.54%和 4.15%,2016年市場份額降幅過半。
在各項業務市場占有率減少的同時,紅塔證券在業內的排名也出現下滑。根據中國證券業協會發布的《2016年度證券公司經營業績排名情況》,在129家券商中,2016年末該公司總資產位居70位,以凈資產計則位居39位,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位居102位,營業收入位居88位,營業利潤位居77位,利潤總額位居78位,凈利潤位居76位,較2015年度均略有下降。
高傭金難以為繼
隨著近年來網上委托、移動證券等非現場交易方式的普及、A股賬戶“一人一戶”政策限制的放開、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證券經紀業務傭金費率呈現下滑態勢。
數據顯示,2014~2016年度,我國證券市場股票基金平均傭金費率分別為 0.66‰、0.50‰、0.38‰。而紅塔證券同期傭金率卻分別為1.10‰、0.93‰和0.76‰,均高于行業平均值。
紅塔證券也意識到了這一問題。其在招股書中表示,隨著證券公司分支機構設立數量和區域限制的放開、客戶非現場開戶規范的實施以及各種創新業務模式的涌現,傳統經紀業務競爭的區域邊界已逐漸被打破,西部地區經紀業務的競爭將進一步加劇,從而使得公司經紀業務面臨盈利空間被壓縮的風險。
實際上,在以凈資本為核心的監管體系下,凈資本水平的高低決定了公司各項業務規模的大小。紅塔證券2014年~2016年凈資本分別為46億元、87億元和96億元。其表示,偏小的資本規模無法滿足公司業務擴張的需要,對公司改善業務結構、拓展業務范圍和業務規模產生了一定的制約。因此,公司擬通過本次公開發行上市募集資金擴大資本規模,緩解資本規模對公司業務發展的掣肘。
欲借創新來破局
我們看到,證券行業競爭日益白熱化,證券公司傳統業務的獲利空間逐漸減小。紅塔證券主要收入來源于證券經紀業務、證券投資業務和信用交易業務。2014 年至 2016 年,三項業務收入合計占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 85.30%、89.52%和 61.82%。收入結構單一又難以與大中型券商抗衡競爭,紅塔證券開始積極拓展創新業務,希望借此實現“彎道超車”。
公開資料顯示,紅塔證券自2012年5月,設立全資子公司紅證利德開展直接投資業務;同年次月,設立控股子公司紅塔基金,開展基金管理業務;2013年1月,紅塔基金設立子公司紅塔資管,開展特定客戶資產管理業務;同年7月,設立全資子公司紅正均方,開展另類投資業務;2015年8月,公司設立互聯網金融業務部,開始運作互聯網證券的相關業務。
“傳統證券業務的競爭日益同質化,公司管理層充分認識到創新業務將是證券公司未來的利潤增長點。”紅塔證券在招股書中表示,公司在穩健經營的基礎上,積極拓展業務范圍,豐富產品種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