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宏武+姜一銘
摘 要:通過對沈陽市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現狀的了解,分別對沈陽市農產品物流倉儲不完善、標準化問題、品牌建設以及人才缺乏方面所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針對沈陽市農產品出現的以上四個問題提出相應的策略意見,重抓農產品電商平臺建設,推動農村信息化建設,引導農產品加工企業、農戶等在電商平臺建立合作關系。通過電子商務讓農民盡快走出“難賣”的處境,拉動農村經濟和農民收入,為沈陽市未來農產品電商的健康發展創造條件。
關鍵詞:農產品;電子商務;品牌化;標準化
信息化在不斷推動全球經濟的發展,世界各地對信息的需求量也逐漸增多,信息化的產品和服務也隨著需求的增加而增加,變得尤為重要,信息技術已經作為當今社會生活和經濟活動的重要基礎而存在。沈陽市也追隨著全球化的腳步,越來越重視信息技術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我國中央一號文件在連續七年里都有提到農村建設,可見國家對農村建設的高度重視。沈陽市雖然是老工業基地,但近年來沈陽市不斷加大對農業結構的調整力度,大力發展現代化農業,把“智慧農業”理念與傳統農業進行整合,為三農的發展注入新的血液。
一、中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現狀
農村電商近兩年發展很快,尤其是從2014年阿里巴巴步入農村門檻之后,各大電商平臺紛紛進入,2014年就已經大約200個淘寶村,在新一輪的電商革命中,農民已經成為電子商務的推動性力量,因此發展農村電子商務變得更為重要。但畢竟農村電子商務仍處于初步發展的萌芽時期,很多問題依然存在。農村市場擁有巨大潛力,未來的農村將會與電子商務緊密相連,當然電商要想前行也離不開農村,農村這個大市場會在這個城市市場日漸飽和的大背景下發揮實力,釋放活力。
二、沈陽市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現狀
1.沈陽市農村電子商務當前狀況
近幾年,沈陽市電子商務行業取得突飛猛進的進步,發展十分迅猛,沈陽市被國務院列為第二批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城市,這為沈陽農產品電子商務的發展提供良好的機會契機。沈陽市農委提出要在2017年年底之前建成200個農村電商綜合性服務站,推動線上線下綜合發展,使沈陽農村地區的優質農產品緊跟電子商務的腳步,更好地銷往國內外。為了解決農村電子商務物流資源匱乏的問題,沈陽市將進一步完善和建立農村電子商務服務系統,鼓勵雨潤等大型企業、各個連鎖超市以及物流企業整合資源,建立專屬于農產品的物流系統。
2.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趨勢
沈陽市政府將采用政府組織和企業運作的方式,利用市、區兩級政府的農業信息網絡與大型電商企業進行合作,建立起適合“特色沈陽”農產品發展的電子商務平臺,打造農產品電子商務示范基地,促成優質農產品和農業生產資料的有效在線交易。在政府的支持下,建立一批具備規范標準化生產能力、完備物流體系、具有獨立開發市場銷售終端能力的農產品電子商務企業,通過與城鄉政府以及居民社區進行對接,設立農產品電商直營店。在沈陽市第十三個五年計劃中提出:在遼中縣、新民市、法庫縣、康平縣分別建設一所具有區域性特征的農副產品物流倉儲配送中心,支持大型的農副產品物流企業進入四個縣級行政區,建設跨地區、跨行業的農產品電子商務物流倉儲配送中心,為生鮮農產品物流配送提供便利的條件,確保生鮮農產品的能夠完好的送到消費者手中。
三、沈陽市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存在的問題
1.農產品配送物流系統和倉儲設施不夠完善
農產品屬于易腐爛變質的產品,因此在倉儲和物流方面都有較高的要求。在倉儲方面,運輸車輛的選擇極為重要,在沈陽市農村地區還沒有設置專門對農產品進行保鮮冷藏的倉儲基地,倉庫使用不合理。在物流配送方面,沈陽市農村地區缺少冷藏+冷凍的混合配送車輛。遼中等地區鐵路覆蓋率仍不健全,無法實現大批量的貨物運輸。物流功能不強,倉儲和運輸功能之間缺乏靈活協調能力,無法做到長途運輸和短途運輸的有效鏈接,沒有形成完整有效的物流系統。
2.農產品的標準問題和信任問題
農產品標準不統一、農產品的品種較多、難以統一定價、難以規?;洜I。缺乏統一、科學有效地農產品質量標準體系,使農產品在生產過程中出現無標準可依、有標準不依的情況,導致農產品的質量缺乏公信力,造成農產品銷售難度高,難以保證用戶體驗、消費者滿意等問題。由于中國農業生產加工運輸銷售過程的碎片化,使得農產品從生產到消費的整個過程中存在多處斷點,這就出現同一家電商企業不同批次農產品在質量上存在著較大差異,導致生產與消費在對接的過程出現信任問題。
3.不注重農產品電商品牌
隨著農產品市場競爭的不斷加劇。不能標新立異,便只有“低價營銷”。農產品步入電子商務領域的時間并不長,但已經主線兩個極為突出的問題:普通農產品與干貨類差不多,又沒有品牌,就只能陷入低價營銷的誤區,不得不做賠錢還得賣的買賣;而生鮮類保鮮成本較高,加上農村地區物流相對困難,使得虧損程度大。要想真正的解決這兩個問題,只能靠創造自己的品牌,不斷提高農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力。在沈陽市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的這幾年中,雖然形成寒富蘋果,遼中大米等地域特色,但基本被戴上已有品牌的帽子,成為品牌的假冒品。
4.農村電商人才缺乏
發展農村電子商務,人才缺乏已經成為一個非常緊要的問題。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是離不開電子商務人才的驅動的。城市與農村的各個方面存在較大差異,沈陽市高校電子商務學子眾多,而他們在選擇工作時很少會選擇留在農村,這就造成了沈陽市農村電子商務人才的流失。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同樣也需要信息化的人才,農村地區需要具有專業性的電商人才來建立、開發、運營和維護農產品電子商務網站,為農民帶來更大的福利。
四、沈陽市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的策略意見
1.加強農產品配送物流系統和倉儲設施建設
(1)在遼中等地區建設倉儲物流設施的原因
農副產品具有時鮮性,所以,在考慮倉儲基地的時候應優先考慮離生產基地近的地方。遼中等地區擁有大量的可供建設倉儲物流設施的空余土地。四地區中,遼中縣總面積1646.69km2,法庫縣總面積2320km2,康平縣總面積2175km2,新民市總面積3352.5km2,其中只有約20%的土地用于城區建設,70%的土地用于人們的生產生活活動,仍有10%的土地處于閑置狀態,這些土地完全足夠農產品倉儲物流設施的建設所用。endprint
物流離不開交通。遼中等地區緊鄰沈陽繞城高速,又在京沈高速輻射范圍內,無論是公路運輸和鐵路運輸都十分發達,各大物流企業也在遼中等地區下設了許多服務點,可以在短時間內將農產品送到客戶手里。農村電子商務之前在遼中等地區一直處于空白狀態,農村的農產品銷售一直是商販收購、農戶出賣的簡單模式,所以在遼中等地區建設倉儲物流基地,發展農村電子商務是一個很大的商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帶動農村經濟的發展。
(2)政府和社會資本的扶持
沈陽市政府應在遼中等縣級區加強開展推進農村電商試點工作,設立專項資金用于農村電商公共服務平臺建設。農副產品物流企業有效落實好沈陽市有關鮮活農產品運輸的“綠色通道政策”,為鮮活農產品的物流配送提供便利的條件。政府要優先保障財政對三農的投入,提高資金使用率,加強對農田水利和農業科技等基礎設施建設。依附于大型農產品電商企業供貨基地,在皇姑區和渾南區等對接社區,建立專屬于鮮活農副產品的電商銷售店。以遼中縣、法庫縣、康平縣、新民市為建設重點著力建設大規模的糧食供貨基地、果蔬供貨基地、畜產品供貨基地以及水產品供貨基地。
2.加強農產品標準化建設
政府盡快引導廣大農民加快執行國家的有關農產品質量等級標準,扎實開展標準化生產,減少不必要的資源浪費。加大資金投入,建立和完善遼中等四個縣級行政區的農產品質量標準體系;加強科學研究,加大縣級質檢站、批發市場質量速測力度,不斷完善農產品農藥殘留量和污染物檢測標準。
3.加強農產品品牌化建設
(1)加強已有農產品品牌化建設
要深度挖掘和開發品牌資源,對已有的持名商標如輝山、禾豐,以及一些國家和省部級優名品牌如綠豐、金雞,進行積極培育,整合增加附加值,建立品牌農產品營銷網絡,提高農產品自身質量,重視注冊商標和網絡域名注冊,保護好已有的品牌文化,以農產品行業巨頭、農產品電子商務供貨基地以及具有地理標志的品牌產品為重點。
(2)建立沈陽地區優質農產品的新品牌
在沈陽市的農村地區,有許多在當地有口碑、有信任力的特色農產品,但是由于企業并不重視這方面的商機,所以導致這些農產品只在本區域流行,并沒有走出去。遼寧省省內很多地方,只知道盤錦大米,對遼中大米卻一無所知;只知道遼陽寒富蘋果,卻不知道新民寒富蘋果。遼中大米與新民寒富蘋果市場前景相當好,但是卻未注冊品牌,以致在同類商品的競爭中無法拼過已創立品牌的農產品。企業應該加強對遼中大米和新民寒富蘋果的宣傳力度,使人們更多的了解沈陽地區的農業特產,提升農產品的品牌影響力,為建立沈陽地區優質農產品品牌創造便利條件,使沈陽地區農產品在電子商務領域與其他同類商品競爭創造優勢。著力打造規范化的電子商務精品品牌。對于品牌的創造不能貪多,可以集中地區優勢,著力打造品牌,要學會依法保護自己的品牌,做好品牌商標注冊,嚴防假冒偽劣產品,把質量和口碑放在首位,讓消費者吃到滿意放心的農產品。
4.引進和培養農業電子商務人才
(1)引進電子商務專業人才
農村電商企業應增加農產品電商人才的薪資待遇福利,制定一套合理健全的薪酬體系和晉升機制,定期給電商人才按時發放績效和獎金,激發電子商務人才積極性,留住流失的人才。為了引進電子商務人才,農村電子商務企業可以與高等學校建立人才對接機制。重點放在電子商務行業人才培養的源頭,與高等學校建立合作關系。通過農村電子商務用人標準、電子商務人才所需達到的技能水平標準、電子商務人才在農村工作的最低期限等條款,與高等學校簽訂就業協議。
(2)培養電子商務專業人才
在引進的同時也要加強本地人員的職業技能培訓。隨著農村電子商務行業的不斷發展,農村電子商務所需人才的結構也在不斷發生變化,政府的相關單位可以定期組織人員參加職業技能培訓,這樣做不但可以提高在職人員的職業技能水平,而且還可以培養更多的適合農村電子商務行業的人才。
五、總結
農產品電商在沈陽市已經發展幾個年頭,農博會的開展為沈陽市農村地區的產品提供機會,在沈陽市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既是一個基于也是一個挑戰。伴隨著時代的發展新的機遇和挑戰也不斷涌出,從長遠角度看,沈陽市農產品電商要不斷完善農產品配送物流和倉儲設施建設,加強農產品標準品牌化建設,積極引進培養農業電子商務安全,釋放沈陽市農村市場潛質推進沈陽市農村經濟的發展,進而讓沈陽市在未來農產品競爭中具有自身優勢,得以長久發展。
參考文獻:
[1]趙力.黑龍江省農產品品牌化經營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9.
[2]傅波.我國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研究[D].湖南農業大學,2010.
[3]杜美丹,吳瑛莉,毛田宇,劉承良,鈄一土.金華市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狀況分析[J/OL].天津農業科學,2016,22(08):81-84.
作者簡介:謝宏武(1976- ),男,遼寧錦州人,遼寧對外經貿學院,副教授,管理學碩士,主要研究方向:電子商務、網絡營銷;姜一銘(1995- ),女,遼寧沈陽人,遼寧對外經貿學院,學生,主要研究方向:電子商務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