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同亮
摘 要:通過對我國不同區域進行對比分析能夠看出,無論是在基礎設施、經濟結構還是在發展水平方面,各區域間均存在著較為明顯的差距,這對社會可持續發展是十分不利的。本文便以現階段區域經濟不協調的實際情況為立足點,首先分析了區域經濟不協調的原因,然后又說明了應用“一帶一路”戰略的原因,最后通過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方式,有針對性的提出了落實“一帶一路”戰略的建議,希望能夠在某些方面為相關工作的開展提供幫助。
關鍵詞:“一帶一路”戰略;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改革開放至今,社會經濟始終呈現出迅猛的發展勢頭,但是通過分析能夠發現,區域經濟不協調的問題始終沒有得到解決,由此而引發出的一系列社會矛盾也逐漸凸顯了出來,中央領導集體則針對這一情況提出了與之相適應的偉大構想,即“一帶一路”戰略。“一帶一路”戰略在不影響對外開發進程的同時,為區域經濟協調提供了相應的“抓手”,對該戰略進行貫徹落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決區域經濟不協調的問題。
一、我國區域經濟不協調的原因
導致我國西、中、東部區域經濟不協調的原因,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分析:首先是受發展模式影響。過去較長一段時間內所應用的發展模式,有利于東部區域的經濟發展。無論是開放沿海城市、創設經濟特區還是“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口號的提出,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東部區域經濟的發展,導致區域經濟不平衡情況加劇;其次是受資源和區位的影響。無論是從資源還是從區位的角度來說,西部區域均處于劣勢。東部區域由于沿海,所以國際貿易相對發達,中部區域受交通阻礙影響,導致經濟發展速度緩慢。中、西部區域均以礦業和農業為主,無論是政策還是技術,始終存在明顯的不足,資源具有的優勢也就無法被最大化發揮出來。東部區域則利用改革開放對生產要素進行了大量匯聚,因此,區域經濟發展水平被逐漸拉開,是必然結果;最后是所制定發展戰略始終未能使不同區域間經濟的差距得到明顯縮小。隨著社會的進步,區域經濟不協調的問題變得愈發嚴重,有關部門雖然針對這一情況制定了相應的政策,用以對差距進行縮小,但是受諸多因素影響,導致無法取得應有的效果。
二、應用“一帶一路”戰略的原因
1.與市場發展趨勢相符
我國早在多年以前就曾針對區域經濟不協調的問題,制定了包括“西部大開發”在內的一系列相關戰略,但是受生產要素流向等因素的影響,相關戰略并未取得應有的成績。隨著社會的進步,低成本具有的競爭優勢也逐漸消失,生產要素大量向中、西部區域進行集中,市場要素對區域經濟協調性具有的影響已經消失,相關問題自然能夠得到良好的解決。
2.能夠對所涉及國家具有的利益契合點進行銜接
“一帶一路”戰略最突出的特征在于它同時涉足國內、國外資源和市場,正是因為如此,才導致我國現階段具有的區域經濟不協調的問題,被轉移到了國際的舞臺上,想要解決這一問題,僅僅從國內著手是無法保證效果的。通過調查可以發現,“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增加了我國在東南亞進行投資的數目,并且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投資總額均會呈現出十分明顯的增加趨勢,這對區域經濟協調程度的提升是十分有利的。
3.存在符合該戰略特點的措施,負責對其進行跟進
我國在推行“一帶一路”戰略時,分別創建了絲綢之路基金、針對亞洲基礎設施進行投資的銀行,上述機構的創建,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現階段落后國家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另外,跨境支付以及清算業務的出現,也起到了推進“一帶一路”戰略落實的作用,為區域經濟不協調問題的解決貢獻一份力量。
三、落實“一帶一路”戰略的建議
通過“一帶一路”戰略的落實,實現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關鍵在于,嚴格遵循各產業具有的梯度轉移規律,以“外圍理論”為原則,向西逐步拓展,保證重點城市能夠帶動其周邊地區、產業能夠帶動經濟共同發展。想要實現上述要求,需要對財政、經貿、金融、規劃等諸多政策進行綜合應用,對西、中、東部區域,發展和改革,國際和國內等關系進行合理統籌,保證中、西部區域產業成功轉移升級,只有這樣才能達到區域經濟和諧發展的目標。
1.加強對配套措施進行建設的力度
想要保證“一帶一路”戰略在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方面具有的作用能夠被最大化呈現出來,加強對配套措施進行建設的力度是很有必要的。具體來說,加強建設力度需要涵蓋的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大力宣傳“一帶一路”戰略;推動產業和科技的革命進程;對“一帶一路”戰略具有的社會基礎和民意基礎進行夯實;為“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提供所需資金;保證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其中,推動產業和科技革命進程需要各科技領域給予大力支持;在對“一帶一路”戰略進行宣傳時,需要對“一帶一路”戰略在合作方式和合作對象方面具有的多元化特征進行重點推廣,明確和平、共贏的理念,始終遵守“平等協商、互信互利”的原則,爭取更多國家的認可和支持;想要夯實該戰略具有的社會基礎和民意基礎,需要對文化、教育、科技等諸多領域間的合作和交流活動進行推進。提出上述要求的原因在于實踐結果表明,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區域經濟不協調的問題,實現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2.對財稅制度進行改革,強化市場力量
第一,對中、西部區域各試點現階段所實行的地方稅體系加以完善,通過針對轉移支付制度、地方債務規范性等項目所開展改革工作的落實,保證財稅制度對市場機制具有的決定作用能夠被完整的發揮出來。
第二,對出口退稅、對外投資、關稅等財稅政策加以完善,這樣做對中、西部區域雙向投資以及貿易發展具有十分明顯的促進作用。
第三,對區域互動發展、產業鏈條發展進行整體考慮,針對部分行業或企業,在增值稅、所得稅等方面給予相應的優惠措施,例如,延緩費用收取或是見面費用收取等。
3.對投資以及貿易所涉及政策進行完善
對投資以及貿易所涉及政策進行完善,同樣是落實“一帶一路”戰略的基本要求。具體來說,所涉及政策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將倉儲物流基底以及相應的分撥中心建設在中、西部區域,以此來實現包括建材、紡織在內的傳統優勢產業“走出去”的目標;加強質檢、海關、過境運輸的檢查力度。上述政策具有的共性特征在于,它們均可以保證區域經濟不協調程度得到一定的緩解。
4.建立健全執行規劃,保證戰略的貫徹落實
一方面,根據不同區域的實際情況對發展戰略進行制定,西部區域雖然資源充足,但無論是所投入資金還是經濟基礎都相對不足;中部區域與西部區域相同的一點在于資源充足,除此之外,中部區域的工業化程度較低;東部區域的資源和經濟均處于飽和狀態,發展重點則落在創新以及人才這兩個方面,也就是說東部區域的發展趨勢應當是相對高端的制造業和科技創新。
另一方面,應當在不同區域內對重點城市進行規劃,這樣做的目的在于通過促進重點城市經濟發展進程的方式,帶動該城市周邊地區經濟的發展。
5.結合實際情況,將金融創新和改革進行結合
其一,吸收并借鑒西方國家具有的經驗和教訓,結合我國國情,對“一帶一路”戰略所對應資金框架進行一定的更改和創新;其二,為民間金融機構提供途徑,保證其能夠在“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過程中發揮自己的作用;其三,引導并鼓勵各金融機構,以“一帶一路”戰略內容為依據,對自身金融業務進行相應的創新。
四、結論
通過對上文所敘述的內容進行分析可以發現,區域經濟不協調的問題已經對社會發展產生了一定的影響,而“一帶一路”戰略的落實,對增強區域經濟協調性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主要從加強配套措施建設力度、完善投資貿易政策等四個方面,針對“一帶一路”戰略的落實提出了相應的建議。只有不斷縮小甚至消滅不同區域經濟間的差距,才能實現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也才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參考文獻:
[1]丁任重,陳姝興.中國區域經濟政策協調的再思考--兼論“一帶一路”背景下區域經濟發展的政策與手段[J].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2016,5301:26-33.
[2]孫緒,劉競爽.搭“一帶一路”快車,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J].人民論壇,2017,21:96-97.
[3]鄒元婷.“一帶一路”戰略視閾下我國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研究[J].中國高新區,2017,1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