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夢+徐慧+朱穎+李純潔
摘 要:旅游國際化是揚州旅游的必然發展趨勢,也是揚州市國際化發展水平的體現,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加之近年來揚州市入境旅游的發展以及經濟全球化的沖擊,將帶來國際化旅游專業人才緊缺的問題,這些都為研究如何建設國際化旅游專業人才體系提供了重要的契機。
關鍵詞:國際化;揚州;旅游;人才體系
一、國內旅游業和人才發展現狀
服務經濟時代來臨,2013年第三產業比重首次超過第二產業,標志中國經濟正式邁入“服務化時代”。目前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三大入境旅游接待國和出境旅游消費國,并形成全球最大的國內旅游市場,國內旅游已進入大眾化、產業化發展的新階段。2010年旅游從業總人數達到7590萬人,具有大專及以上學歷的旅游人才有272萬人,具有初、中、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人員比例達到62:27:11。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共有旅游院校1733所,包含了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本科、專科等各層次。到2015年,我國旅游從業人員達到了1.149億人,其中直接從業人員為1740萬人,間接從業人員為9750萬人。
二、揚州旅游業現狀和人才現狀
以2015年的數據來看,揚州旅游業勢頭好,揚州旅游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6.9%。以2016年數據來看,揚州2016年旅游業總收入691.39億元,增長15.1%,增加值比重7.5%。星級飯店客房出租率67.55%。已有星級飯店48家,其中5星4家,4星13家。總體看來揚州市旅游業發展態勢良好。2016新增導游“注冊會員”229人,揚州市導游協會注冊會員人數達到629人;普通會員(含導游服務公司及旅行社)總數累計2196人,會員總數累計2825人。揚州現有有關旅游專業高校7所。
三、揚州旅游業面臨的問題
近幾年來,對揚州市的旅游從業人員進行的人才培養嚴重滯后于揚州旅游業的發展速度,這給揚州旅游業的發展帶來了諸多問題,更是難以實現揚州旅游國際化這個目標。旅游人力資源結構不合理問題,中高層的管理人員管理水平與實際管理要求不匹配問題,旅游高校中培養的旅游人才流失轉業問題等紛紛遏制了揚州旅游業向著國際化發展。如果不單單只從人才培養的角度來看,比如人才流失和匱乏這個問題,就是要解決人才期望值與市場實際值之間的矛盾,可以提高薪酬待遇和基本福利,或者國家政策出臺提高旅游業從業者的地位等一系列方法。這些問題都是人才培養的不完善所導致的,因此我們必須探索研究出一套完備的旅游人才發建設方案。只有在源頭上解決問題,那么揚州旅游國際化就不再是說說而已了。
四、揚州國際化旅游專業人才體系的構成與標準
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像火箭一樣在飛速的提高,人們也越來越注重精神生活的水平,旅游業在這種大前提下也在飛速的發展。到今天為止,除了教育,旅游已經成為一種國際化關注度極高的產業,國際化的旅游專業人才構成及發展也是大家一直在研究的問題。我國傳統的旅游人才無外乎包括行政人才、職業經理人、一線服務人才和旅游師資人才等,隨著旅游業被重視的程度越來越高,旅游教育規模不斷擴大,我國旅游人才構建體系的層次也越來越合理豐富,現階段我國主要培養的旅游專業人才有五種:一般服務員、專業技術人員、初中高級管理人員、導游翻譯人員、研究人員。
揚州的旅游業發展也尤為迅猛,近幾年第三產業在揚州國民經濟的增值逐步上升,2016年第三產業的增值2000.26億元,增長高達12%,然而揚州的旅游專業人才體系構建十分不完善。在旅游教育方面,揚州高校旅游專業最好的是揚州大學的旅游管理專業,然而其不在2017旅游管理專業大學排名前108名之內,在江蘇省內的排名也不是很理想,由此可見其他的旅游專業人才也不是很強勢。
揚州的國際化旅游專業人才體系構建應該立足于我國的五種專業人才體系,更加面向國際化。揚州國際化旅游專業人才體系構成應該是: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導游服務人員和教育師資人員。管理人員不僅指初級管理人員,還包括中高級的管理人員。在一個產業的人才體系構成里面,管理人員是必不可缺的。專業技術人員就是指開展旅游業所需的專業人才,即電子商務、宣傳營銷、理論研究等。導游服務人員就是在保證有基本的中文導游外還要重點培育外語導游或者是外語翻譯人員,尤其是與我國相鄰的幾個國家的語言。而教育師資人員更是人才體系里面的重中之重,前文已經提過揚州的旅游專業教育情況并不是特別出色,試問在這種情況下,揚州的旅游專業人才發展前景是不是如想象中的那么美好,毫無疑問,那是不可能的。在培養專業人才時,更加可以將外語人才囊括到師資教育里面。
五、揚州國際化旅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1.高校旅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鑒于目前高端旅游專業人才缺乏且旅游高校畢業生缺乏社會經驗的現狀,需要改變傳統的高校旅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雖然企業培訓、社會培訓和高校教育都能各自發揮自身的優越性,但是這種優越性是片面的,在國際化發展水平越來越高的當今社會,單獨的培訓與教育已經無法培養出現如今所需要的高端旅游專業人才,其缺點正在一點點暴露,因此將高校教育、企業培訓和社會培訓三者相結合的旅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迫在眉睫。這樣的聯合人才培養模式不僅可以互相補短,而且能強強聯動,形成巨大的組合力量,把各自的長處完全激發出來,為培養高端的國際化旅游專業人才做準備。高校需要與企業和社會合作,這樣培養出來的旅游專業人才能以最快的速度適應企業,適應社會,盡快發揮出自己的才能,縮短適應期過渡期。將高校與企業、社會完美對接,避免出現在學校學習的理論知識在企業和社會無法運用的情況,并且要加強學生的實踐活動,高校要安排學生進企業實習,去社會實踐,將理論與實際緊密結合。
2.關于酒店的國際化旅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酒店需要實用型的人才,需要有足夠的實踐能力,能在酒店的運營管理中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切實有效的解決實際問題。隨著國際化的加深和酒店行業的不斷發展,酒店對人才的需求以及崗位標準都在不斷地變化,這也會導致酒店人才培養的目標發生改變。總之,酒店人才培養的目標要以酒店當前的需求為標準,要以社會需求為方向,要與國際化標準看齊,讓員工隨時掌握最前沿的行業信息,時刻以國際化標準要求自己。培訓的方式方法也很重要,傳統的培訓方法過于機械化,新的國際化酒店人才培養模式應采用更加科學合理的啟發式培訓方法。最后,不能忽視的是對培訓團隊的培養和建立,培養國際化水平的酒店專業人才需要能力高超的培訓師,酒店要重視培訓師的進修提升,比如組織相關培訓人員去國外高水平培訓機構進行學習,同時也可以從國外引入高水平培訓人才,保證培訓團隊的質量,始終國際水平接軌,這樣才能保證培訓的水平,培養出來的員工才能更加優秀,更符合新形勢下酒店業的需要。
參考文獻:
[1]李治,楊光,范士陳.國際水準酒店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研究,職教論壇,2013年17期.
[2]李自維,趙小魯,王寧.旅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優化探索,社會科學論壇,2014年第07期.
[3]依紹華.中國旅游業人才發展狀況,2005.
[4]國際化旅游人才評價體系構建研究,四川期刊采編中心.
[5]2016年揚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揚州市統計局,2017.
[6]冉祥云,劉莉,李美.中國旅游業及旅游人才現狀分析,2014.
[7]唐曉云.我國旅游專業人才流失狀況分析與高等教育發展方向探討,人力資源管理,2016.
[8]于春雨.關于我國旅游專業人才狀況的分析,旅游縱覽,2011.
作者簡介:李夢(1996.02- ),女,漢族,江蘇鎮江人,本科在讀,研究方向:旅游文化;徐慧(1996.03- ),女,漢族,江蘇鹽城人,本科在讀,研究方向:旅游規劃;李純潔(1995.09- ),女,漢族,江蘇蘇州人,本科在讀,研究方向:旅游消費;朱穎(1995.05- ),女,漢族,江蘇淮安人,本科在讀,研究方向:旅游人才